关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伦理评价概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6
/ 2

关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伦理评价概述

张桂芳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 滨州 251900

摘要: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产物,参与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之后成为了人们所必须的社会产物,所以土地资源的高效使用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近年来土地资源的利用性问题频繁地出现,对其的伦理性评价应该从社会生产生活、社会形态等多个方面入手,最重要的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本文引入了伦理评价理论,对土地资源的合理性利用问题进行了详细化地探究,利用全新、发展的眼光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了探究,要求工作人员要尊重土地,站在伦理道德角度评价土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性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伦理评价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的利用方面矛盾越来越多,不仅影响到了城乡的经济建设,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也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这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评价也产生了很大的挑战。土地资源的合理性利用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对于土地资源能否达到合理利用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区域规划以及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伦理评价,从土地伦理行为的角度对土地资源的合理性使用和开发进行了探析,企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土地资源的合理性利用进行更加科学和全面的评价,在推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1.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伦理评价内涵

土地的伦理评价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道德性关系,这提现了人类是自然界中的成员之一,但并不是自然的统治者与领导者,人类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也是一样的。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对于土地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破坏,而土地资源的不可利用也是人类毁灭自己的结局。土地伦理评价的另一个内涵是人类不可肆意挥霍不具有可再生性的土地资源,要严格地按照土地发展规律以及自然界的规律利用土地资源。人类与兔子资源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具有对立和统一性,所以人类虽然拥有开发土地资源的权利,但是也必须要承担起保护土地资源的义务。人类在开发与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要摆脱过去征服土地,改造土地,战胜大自然的错误理念,要尊重土地,尊重大自然,构建保护土地系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土地使用观。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伦理评价,将人类社会的伦理观与自然生态系统结合到了一起,目的在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发展。因此,在土地资源伦理观的评价中要见识以下原则:

  1. 公平性原则。土地资源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但是在利用土地资源时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要保证资源利用的公平与公正性,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和使用,保证土地资源可以得到尊重和善待。

  2. 协调性原则。土地资源利用的伦理性评价要建立在尊重人类本身,尊重土地自然价值的基础之上,充分地尊重与利用土地资源,给与土地资源相应地关怀。

  3. 生态性原则。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伦理性原则,要建立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性,维护自然和谐,保护生存环境的基础上,所以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对接起来,极大地尊重自然规律以及生态性,促进人类与土地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发展。

  1.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伦理性评价指标

土地资源的伦理性评价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以及评价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人类在该方面的认知还不到位,而且人类受长期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将土地作为征服的对象和自有的产物,所以在伦理评价中纳入土地资源是非常必要的,构建土地资源合理性利用的伦理性指标体系也是非常关键的。

  1. 善待土地资源的指标体系。土地对于人类的生存生活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人类创造非常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但是这些都是基于土地资源不被破坏的基础上,避免对生态效益产生不良的影响。人类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是从原始粗放性使用到后来的集约性管理,这不仅是管理方式上的转变,也是人类对于土地态度以及认知的变化。在人类的伦理性评价当中,对于土地资源的善待就是要与土地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这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完善我国土地资源的伦理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2. 从发展角度构建伦理评价指标。从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的评价情况来看,重要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是发展水平,对于土地资源的潜力以及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力等没有充分地考虑进去。因此,土地伦理评价指标的构建要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发展等发展性的角度出发。

  3. 思想教育宣传指标体系。土地资源对于人类生存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对于土地伦理性评价应该建立在人与自然平等关系基础上,要利用人类的道德水准规范土地资源的利用。因此,在对土地资源进行伦理性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地意识到伦理性评价对于土地资源评价的影响力,要逐渐地摒弃过去过分崇尚土地资源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倡导土地资源伦理观的实现,这其中就包括了要转变人们群众传统错误的土地认知观念,强化人类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起人与土地和谐相处的新的伦理观。

  4. 土地资源伦理利用原则的遵循。土地资源评价与人类伦理评价的结合,需要将评价的内容和体系进行相应地拓展和延伸 ,要摆脱传统评价内容的束缚性。评价工作还需要与学科以及实际相应做好交叉和渗透工作。经过很多的数据和实验研究得出,很多的环境问题都是由土地因素导致的,所以土地问题的解决要从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多个角度下执行,所以要严格地遵循土地资源伦理性利用的原则,并辅助一些伦理道德的手段,健全土地资源的伦理性评价内容。

    1.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伦理性评价对工作人员的要求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伦理性评价将土地资源的自然价值观与人类的伦理价值观实现了高度的融合,不仅能够让评价人员了解到评价行为具有好坏的差异,还要求工作人员在评价时不将结果局限在所产生的效果上,也应该放在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方面。所以土地资源伦理性的评价要突破传统的土地使用与管理理念,要打破以往固定性的思维,但也需要对工作人员的评价进行约束,让他们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可以遵循人类的伦理道德。

    1. 评价考核制度的完善。伦理性评价与考核制度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要转变以往固有的思维定势,从伦理层面上转变评价人员的思想,让他们将土地视为人类发展的共赢伙伴,将人类与土地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载体,而非征服与对立关系。土地评价管理部门要对评价考核制度进行完善,对评价考核标准进行优化,将伦理性因素纳入到评价考核体系当中去,健全评价考核监督管理机制等等,从多个方面推动评价考核制度的完善。

    2. 转变工作人员的思想。土地评价工作大多数都是由专业的农业科技人员或者土地资源管理人员完成的,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较强的伦理道德素养,并对土地的价值和所属属性有更加充分的了解,能够在工作中尊重土地本身的生态性特征,维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结束语:

    由此可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中伦理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要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要突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对土地资源和伦理性评价内涵进行深入性地研究,构建丰富的土地资源伦理性评价体系,保证土地资源的评价更加科学和全面。文章中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一些看法,但是各项指标的设置以及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尚大鹏. 浅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J]. 建筑与装饰,2021(14):122,124.

    2. 白泽惠.关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伦理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12: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