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产品的质量监督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军工产品的质量监督研究

杜桂强、吴鹏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青岛分所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控制军工产品生产质量对于我国国防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务必要善于采用良好的质量控制策略来保障军工产品的生产质量,以具体的方式来说,应通过提升工艺的稳定性,构建标准作业方式,进行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开展零缺陷生产以及培养产品质量管理人员等诸多方式,来切实保证军工产品生产质量的控制效果,从而真正提高和推动我国国防建设。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军工产品的质量监督。

关键词:军工产品;质量;监督

中图分类号:TU75 文献标志码:A

1、引言

军工产品即为军品,其为一种对于人才、资金和技术等方面需求量均较高的高风险产业,若缺失上述要素,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军工产品的生产质量。并且,军工产品不但要以充足的资金为基础,还需具备良好的科研水平和充足的生产时间,这样才能够井井有条地进行军工产品的生产,以便进一步保证其具有合格的生产质量。

2、军工市场的特点

2.1、复杂性

关于军工产品的管理比较复杂,在产品的采购过程中也设置多个不同的部门,军工产品的采购并需要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导致军工市场存在复杂性的特点。

2.2、容量性

当前我国军工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是结合国家的标准以及预算费用所进行的,因此不会出现突发性的生产任务,因此军工市场也具有明显的容量性特点。虽然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出现,给军工市场发展增加了市场竞争力,但是军工市场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容量性特点。

2.3、集中性

因为军工市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相关的政府部门和军队部门,因此,军工企业的供应商数量会比较少,导致军工市场会存在着明显的集中性特点。此外,军工企业在和政府部门合作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局限因素,使得军工市场会出现垄断的现象。此外,在进行军用产品销售过程中,一般采用直接销售的模式,没有中间环节,使得军工市场的集中性特点非常明显。

2.4、影响性

当前我国军用市场具有四个特点,分别是影响性,集中性,容量性和复杂性。军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是受到国家宏观营环境的影响,因为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以国家军队为主。因此国家政策环境对军工企业的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军工企业的宏观环境影响中,所包含的影响因素较多,比如有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因此军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受到多方不同宏观因素的影响。

3、军工产品质量监督领域现存的常见问题

3.1、军工产品质量监督标准与制度体系尚待健全

目前,我国对军工产品的监管基本上还沿用着传统的三级管理体制,即上级集团负责总的统筹监管工作,对下属的分工厂等直属单位有着直接管理和监督的责任。下级的成员单位负责产品的生产研发以及之后的调试销售等后序工作,还要接受上级集团的领导监督,并将产品情况实时汇报给总公司。这一题下乍一看比较完善,但实际操作中由于集团与成员单位的实际接触并不能保证上述流程能够高效高质的完成,成员单位的质量监管往往也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因此这一体系的质量管控的效果实际上是打折扣的。

3.2、监督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军工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是由成员单位对各项军工厂品进行研发和生产,成员单位自行对单位负责的军工厂品先进行各项质量检测,形成专业的质量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及军工厂品直接交接给二级直属相关负责单位,由直属单位安排人员对其进行二检,二检之后也会出具检测报告,这次是直接交付给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军工产品的集团总部,由总部对所提交的两份检测报告进行最终核查,这种分级监督体系相对来说是比较完善的,但是这种分级监督体系往往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

3.3、专业人才紧缺

军工产品的生产研发不同于其他行业普通产品的生产研发,军工产品是非常注重各项指标精准的产品,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而对军工产品的质量监督工作人员要求更是极高,要求军工产品的质量监督人员必须熟悉各项军工产品的操作流程、验收标准以及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4、军工产品的质量监督

4.1、提升工艺稳定性

在研发与设计军工产品时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须做到从无至有,可在不断实践之中,选择出符合相关要求的军工产品,且在此环节之中不需过于注重生产成本和稳定性,只考虑军工产品的生产质量则可。第二,应促进稳定,在进行工艺试验的过程中,应明确满足要求的各项条件,而后通过测试的方式,固化设计军工产品,确保所生产的军工产品间能够保持一致。所以说,若想良好控制军工产品的生产质量,那么还需提升工艺的稳定性。

4.2、构建标准作业方式

构建标准作业方式,有利于客观性探析现阶段作业方式是否具备合理性以及有效性,能够将制度建设和科学技术等作为重要根据,为军工产品的质量生产制定出更为符合要求的目标,还能够完善相关的生产作业流程,进一步提高生产作业的效果。

对于军工产品的生产环节来说,也应运用标准性的建设方式,探寻出最佳的生产方式,并进行大力推广,使得生产人员可针对统一的标准来开展相应操作,也能够保障相关环节人员的操作效果,进而更利于保障军工产品的生产质量。

4.3、进行信息化、自动化建设

在生产军工产品时,也包括小批量生产这一形式,个别军工类企业还具备相应的手工操作程序,但在构建标准性生产模式后,就需保障具备生产层面的一致性,但因生产的时间会延长,且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同时工作人员也并非为机械,其会受到精神和情绪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军工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所以为改变上述情况,就应积极改进各项生产工艺,确保所拥有的生产工艺能够更为满足于当前军工产品生产的迫切要求。

4.4、强化质量监督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如前文所述,目前国内对于有着较好专业素养的军工企业产品质量监管人员还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许多军工企业还缺少专业监管人员。对此,企业应该对症下药,对于质量监督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问题有所重视,可尝试联合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相关专业培训,并委派在职监管人员多去进行学习交流,开拓视野。同时有实力的企业也可以广泛从社会上吸收各类专业人才进行针对性培养,新组建自身的专业管理团队,从根本上提升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4.5、零缺陷生产

在生产军工产品的整个阶段,务必要积极贯彻“零缺陷”这一理念,早在20世纪,此理念已在西方国家开始推行,而在我国军工生产领域中,若能够贯彻这一理念,那么不但利于保障军工产品的生产质量,也能够使我国在当前世界市场之中更具竞争优势,从而推动我国获得更好的发展与进步。而若想实现“零缺陷”生产,那么对于军工类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则务必要及时转变自身生产观念,摒弃以往落后观念,增强自身“零缺陷”意识,并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相关企业的先进生产以及管理方面的经验,以此促进军工产品生产质量不断提升,并且也应注重强化管理整个生产过程,使得军工产品生产质量能够获得持续性支撑与保障。

4.5、加强军工企业实施精益管理的力度

随着军工企业逐步市场化,尤其是“十二五”以来,国防科技政策转型升级战略全面实施,军工企业为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谋求自身发展,纷纷推动改革。国际军工产品竞争激烈,军品市场竞争难以持久保持竞争优势。但是,我国军工制造企业长期的传统管理思维固化相对严重,长期在体制内形成供需链条,竞争、成本等理念不强。需要先选择一个或者少数几个改革试点,要么以容易突破的点先见成效,或者找到难点“啃下硬骨头”,通过试点突破树立标杆,有助于进行全面、深层次的精益管理改革。在试点标杆的引领下,逐步推进系统性精益管理改革,并且根据系统响应能力逐步降低批量,注重生产环节之间的均衡和调节,通过建立看板系统或者线平衡,将生产线逐步推向一个流。全面监控质量问题,建立质量识别系统和质量问题处理改进程序,从源头消除质量问题,以试点带动全面改革。

5、结束语

我国目前的军工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距离完善仍有一段路要走。目前其所存在的诸如监管标准与制度不够完善、缺少专业从业者等一系列问题已对我国军工制造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笔者认为相关部门与企业应当对于这些问题体育生意重视,立足于国情和市场,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从制度到人才设备从头到脚武装起来,以期在从根本上保证军工产品质量的同时推动我国国防建设大业的快速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明山.军工产品制造的质量监督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9):171-172.

[2]张平.军工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中目标管理的运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4,12(24):140+142.

[3]庞军,涂健.浅谈军工产品过程质量监督[J].国防技术基础,2010(06):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