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标准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1
/ 2

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标准体系研究

石小帅 张天坤 仲昭峰

国网伊犁供电公司 新疆伊犁 835000

摘要:电网公司主要通过众多设备的高效运行进而保障人们的基本用电需求,其设备的功能性、使用寿命等都对电力公司运行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建立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标准体系,有助于相关人员及时了解到设备运行状况、使用寿命状况等,并以此进行设备维护、设备更换及后期处理等,促使电网公司运行得到高效化、安全化保障。为提升资产管理效率,文章将主要研究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标准体系的现状及后续发展。

关键词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标准体系已在我国电网公司使用良久,促使资产管理效率取得大幅度提升,但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在不同阶段呈现出相应的问题,影响其资产管理及公司运营等,文章通过对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标准体系建立基本原则及当前现状的全面分析,进而建立更为健全、实用的管理标准体系,促使电网公司运营得到高效保障。

  1.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标准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1)统一性与协调性:由于电网公司所使用资产数量较为庞大,且每项资产的作用都至关重要,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进行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管理体系建立的统一性与协调性,进而提升后期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效率,减少电网公司周期管理成本,保障电网公司基本利益。(2)适应性:由于建立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标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促使资产管理效率显著提升,进而保障电网公司高效运行。因此,在建立管理标准体系过程中需结合实际运行现状进行制定,通过提升新建管理体系的适应性进而促使电网公司运行效率显著提升。(3)当今是信息化时代,通过通过将信息化技术运用至资产寿命周期管理体系中,可促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资产寿命周期使用状况,方便后续进行同一维护与更换等,提升管理效率。因此,信息化管理也是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标准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之一。

  1.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标准体系的发展现状

  1. 资产管理标准及映射现状

(1)初期阶段,资产管理规划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但在进行具体研究与提报过程中,设备清单与设备材料清除等未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在进行项目立项过程中,存在项目结构不清晰、项目维护信息不完善等问题,影响后期映射建立。(2)设计阶段,受时间因素影响,设备材料清册内容与提报过程中设备材料清册内容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设备和物料标准映射规则缺乏完善性,影响对设备材料清册的评审效果。(3)采购阶段,由于物料采购清册中仅有项目编号,但无WBS编号,促使在采购物料过程中,经常出现数据交叉、数据打包及数据替代等现象,影响后期资产信息、资产价值实现。(4)资产验收阶段:在进行资产验收过程中,由于设备清册的产生是由运检人员通过手工抄录、现场核对等方式实现,所生成的设备清册与前期采购清册及规划结果等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设备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5)决算、转资阶段:由于资产分类未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促使资产清册的准确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6)后期维护阶段:在进行资产维护过程中,伴随有维修工单产生,SAP系统与PMS系统工单需保证其一致性,但实际PMS系统中仅有主设备,而缺乏子设备,进而影响后期维护。(7)报废阶段:在进行资产报废过程中,由于缺乏原始物料信息,进而影响资产报废[1]

  1. 资产管理数据及颗粒度现状

由于设备所涉及专业领域相对较为广泛,不同专业所制定编码分类规则也有所不同,进而导致同类设备存在多种编码,促使后续在进行清册核对过程中,提高其出错率,资产信息准确性也因此较低。针对设备与物料颗粒度管理也存在着巨大差异性,设备与物料对应关系较为复杂,同时设备清册与物资间映射基础较为匮乏,进而促使无法实现对设备与物料进行同一性管理。

  1. 建立资产全寿命管理体系标准与映射

  1. 建立资产全寿命管理体系标准

在进行设备研究与提报过程中,所有设备清单与设备材料清除等工作均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进而保障其合法性与高效性。在进行项目立项时,需选择并建立相应的WBS结构,促使其设备级别明显化,与此同时,还需对项目定义信息等进行有效完善,对电网类别进行维护,为后期映射规则高效建立做铺垫。在进行项目设计环节中,设备材料清册不可超过设备颗粒度,进而促使设备材料清册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同时,设备分项需严格依照设计图纸、分项标准进行,进而保障设备分项统一性,促使后续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有效性可得到显著提升;设备名称设定还需遵照相应的映射规则进行设定,同时还需与物料编码进行对应,方便后期进行设备查询、维护及报废处置等。 设计人员在进行设备材料清册评审设计时,需根据国家电网设备材料评审规范进行,进而保障评审设计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及高效性等,为后续评审工作做基础保障

[2]。在进行设备采购过程中,为保障后续资产管理及维护的高效性,首先需制定完善且合理的采购清册,采购清册的制定需建立在企业当前现有数据模板基础之上;其次,采购的物料信息需与申报物料信息保持高度一致性;最后,相关申报人员需将所有采购物料进行申报,防止后期出现交叉采购、替代采购等各种意外性事件,既影响资产管理效果,浪费资金,同时还可有效防止在后期维护、管理中出现纰漏。在进行验收过程中,需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并将验收标准与相关参数等进行有效结合,进而保证验收统一化与合理化;针对当前转资现状,相关工作人员需将工程决算报告与资产映射规则等进行全面分析与结合,促使资产价值可得到高效提升。在后期进行工单维护过程中,SAP系统与PMS系统工单需保证其一致性,促使所有资产都可被进行有效维护,进而保障电网公司有效运营。在后续进行设备报废处理时,应通过映射规则实现所有物料与设备的“追根溯源。

  1. 确定资产全寿命管理体系数据颗粒度

电网公司所使用的设备有一级设备与二级设备之分,针对一级设备,需通过映射规则促使设备数量与物料数据保持同一性,设备颗粒度保持不变;针对二级设备,通常存在物料数据颗粒度大于设备颗粒度的现象,对此,需将以物料颗粒度为参照物,对设备进行再次划分,以物料颗粒度不超过设备颗粒度为基本原则。在进行物料、设备、资产管理过程中,资产与设备间的规则建立应严格依照国家相关要求进行,同时物料与设备间应建立相应的映射规则,促使物料、设备与资产可进行无缝连接,提升后续管理效率[3]

  1. 建立资产全寿命管理体系标准映射规则

电网公司所用设备主要分为变电设备与输电设备,其中变电设备又可分为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在为输电设备建立映射规则时,物料的转换需根据设备类型进行划分;针对需要与变电设备、输电设备双方对应的同种类型,可通过项目类型建立映射规则。在为一级设备建立映射规则时,需严格国家电网相关要求进行,针对符合主、子设备类型的设备,统一按照主设备进行划分;其他设备需按照物料信息进行分类,在分类完成后,所有物料数量与设备数量都应对应[4]。二级设备映射规则的建立,都应根据设置的WBS信息进行分类,促使WBS结构更加清晰化。

结束语

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标准体系涉及范围较为广泛,从初期项目规划、设计等到后期设备维护、报废等经历众多阶段,通过对各个阶段进行细项研究、有效改善,可促使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标准体系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及高效化,保障电网公司高效、安全运行,同时也促使广大市民用电得到高效保障 。

参考文献

  1. 华燕,王建红,葛凌云,等.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标准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19(009):105-108.

  2. 张莹.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标准体系探索[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003(010):268-309.

  3. 方静,张莉莉,王立.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在电网企业的实践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6,001(021):130-133.

  4. 李建军.电网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02(01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