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重点探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0
/ 2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重点探寻

杨军、黄建峰、孟斌

37082619910326****

37290119720626****

37292919860215****

摘要:为了促使建筑单位的稳定进步和发展,解决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十分重要。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大思考力度,在促使其工作价值发挥的情况下,还需要在激烈的市场上占据有利位置,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重点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使建筑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技术质量和控制水平也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但是,由于技术的复杂性以及与建筑工程项目有关的众多因素,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仍面临许多挑战,严重阻碍了中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模式老旧

无论是工程管理项目还是建筑企业,都必须要秉承着公平、公正的发展态势,如果两者之间出现了对立,或者不匹配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建设的效果,特别是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必须要选择极具现代化、人性化的方式,施工质量控制在近年来也是建筑企业必须不断完善、加强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十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了迅猛的发展趋势,在国家政策的鼎力支持和市场供不应求的条件之下,建筑材料市场也随之出现了各种类型、各种工艺的建筑材料,也正是因为建筑行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进程,使施工质量的控制难度越来越大,再加上现阶段的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施工质量控制模式根本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更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所以必须要得到有效的优化和创新。

1.2施工流动性过大在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由于建筑设备需要根据建筑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因此建筑工程项目普遍具有施工流动性过大的特征;②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结构上的联系。如今,许多建筑工程项目主要采用合同分包制。不同的施工环节由不同的施工团队执行。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的过度流动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

1.3工程质量的监督存在疏漏

工程中许多环节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例如施工、原材料采购、人员配备等。当前,我国大多数工地的管理模式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使工程管理存在较多的漏洞,进而使得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存在漏洞。例如,很多工地中,原材料采购的流程以及记录都不够规范,这使得一些心怀不轨的采购人员在进行原材料购买时会借机谋取私利,通过购买劣质材料、向商家索要回扣等方式取得非法利益。这些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突入施工后,对建筑质量影响巨大,甚至可能造成极为恶劣的建筑安全事故。

1.4施工单位方面的不足

施工单位在执行期间过多的重视经济效益,缺乏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在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期间,未按照规定程度严格施工,违反操作。同时,也没有按照图纸要求施工,未按照具体的执行顺序实施且使用的技术措施不合理等,无法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同时,在一些工程中发现存在严重的多次转包现象,出现严重的资金流失情况等。基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展,还出现偷工减料行为。大部分施工人员的素质比较低,人员以农民工为主,他们甚至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建筑技术训练,且工程内的管理人员水平较低,未予以严格的制度和体系来对其进行制约,不仅无法促使其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也无法保证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工作人员质量意识的增强

建筑工程在质量监督工作中,内部的流程都比较复杂,其包括的内容为经济、法律和技术以及行政等方面。但是,质量监督工作中,内部人员的质量意识较低,且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引起各个问题。所以,需要提高建筑工程项目质量,避免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期间,要增强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引导所有人员积极参与到培训教育中,使人们对质量监督工作引起更多重视。还需要结合实际,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职能,增强建筑工程中监管人员的质量意识,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把握各个环节,当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时候,需要马上给予处理,这样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不仅顺利实施,也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2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制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中国建筑业必须建立合理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以确保监督管理工作有效开展。要合理安排监督管理人员,以确保人员数量合理,从而保证工作效率。要安排人员进行专业监督管理,并对所有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监督管理人员必须经过认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出现一人担任多个岗位的问题,使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这也会对提高监督管理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在改善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中适当进行各级监督和质量管理,避免环节出现问题,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全面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措施,对改善建筑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加强施工材料的监管

建筑企业在选择施工材料上,必须要结合施工的地点以及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建筑施工材料。选择材料也是材料监管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造价和施工质量。要对各种工艺的材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最需要注意的是材料质量,只有在保证施工材料能够符合施工标准以后,才能按照性价比来选择施工材料。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后,建筑企业要安排专业技术过硬的材料检测人员对入场的材料进行二次检测,主要检查的是入场材料的质量以及性能是否切实际满足施工标准。待材料的检测环节都显示合格之后,才能正式使用。材料二次检测能直接从根源上避免因施工材料不合格而造成的后续质量、安全事故等问题。

2.4应用相应的技术支撑,全面控制建筑质量

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应用相应的技术支撑,这样才能全面的控制建筑质量。以往的建筑质量检验过程缺少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比如在检验钢筋配置参数、混凝土强度及氯离子含量时未按照国家规定实施检测,导致建筑工程工程质量检测缺乏有效性。而在质量检查过程中质检机构也要不断学习创新质检技术,并乐于吸收国外的经验,增强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使质检工作拥有更先进的技术,保证检测数据更加准确,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加长保质期。

2.5做好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

当施工项目的整体施工计划和设计都已经基本完善后,为提高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施工人员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法。当遇到一些技术难度比较大的施工问题时,应该及时商讨解决方案,并将相应的施工指导书和总计划书交给审计人员。为提高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效率,施工团队可以合理地借鉴西方的先进施工经验,但也不能一味地照搬西方的施工手法,而是应该从实际的施工需求出发选择恰当的施工操作方法,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质量管理检测增强建筑质量,相关工作者也要重视这一问题。目前建筑工程建筑质量检测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建筑管理人员要寻找问题的根源并实施相应的对策增强数据准确性,使质量管理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的标准,充分发挥管理作用,促进建筑行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良龙.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门窗,2019(24):200.

[2]杨卫红.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与质量控制管理构建[J].门窗,2019(24):211.

[3]嵇高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要点解析[J].大众标准化,2019(18):163-164.

[4]李雪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控制[J].门窗,2019(23):193.

[5]褚锦锋.探析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J].门窗,2019(23):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