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建设发展与管理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7
/ 2

胸痛中心建设发展与管理模式研究

袁霞 邹洁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医务处,山东 滨州 256600


摘要:目的:讨论胸痛中心建设发展与管理模式。方法:建立胸痛中心和管理模式,并对胸痛中心和管理模式在建设之前和建设之后的效果即治疗之后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胸痛中心的发展和管理模式在建立之前和建立之后患者的分诊正确率进行比较(P<0.05);胸痛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在建设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登记正确率比较(P<0.05)。结论:建设胸痛中心和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胸痛患者在分诊上的准确率,并提升生命体征登记的准确程度,在胸痛患者的临床治疗和诊断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胸痛中心;建设发展;管理模式

胸痛是现阶段急诊科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就诊率占整体就诊人数的6%到30%左右,患者的患病和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疾病是有较大关联的,严重的患者是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的[1-2]。怎样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胸痛是现阶段急诊处理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次研究利用建立胸痛中心和管理模式,对胸痛中心的建设发展与管理模式在建立前和建立之后进行比较,对胸痛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在我院急诊进行就诊的210名患者,并利用胸痛中心建立之前和胸痛中心建立之后的时间分成建立前组(105例)和建立后组(105例)。建立前组患者男75例,女30例,年龄在29岁到5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5.26±4.13)岁;建立后组患者中男65例,女40例,年龄在26岁到56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8.49±4.1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有关胸痛中心的建设,首先要对医院之中的急诊胸痛中心的相关硬件设备进行必要的完善,通过市120信息系统、中心专属手机、微信、钉钉、华为视频等方式,实现院前院内信息互通衔接;设置应急指挥大厅、一线指挥室并安装视频传授系统,在急救车安装视频可视系统,构建急救、抢救、指挥于一体“互联网+”急救模式引进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方式降胸痛中心和转送的科室之间进行关联,以实现患者基本信息的及时传达,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传送胸痛中心的相关诊断数据能够及时的传送心内科医生手中,保证为胸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有效的缩短。除此之外,医院在急诊科胸痛中心中配置一分钟办理入院、在负一层设立了第一导管室,在胸痛中心的管理模式的建设中,保证急性胸痛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诊治。正是因为这样,在胸痛中心的建设中,正确的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患者在发病的速度是非常快的,需要给与患者全程的监护,以保证患者能够及时的得到救治。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分诊的正确情况;观察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登记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 (61285073c7e72_html_974ceb15fce297b8.gif ±s)表示,并利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 表示,经X2检验,以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为标准。

  1. 结果

2.1胸痛中心建设发展和管理模式建立前后患者分诊正确率

在胸痛中心建设之前,有9例患者出现突发意识障碍,有35例出现经抢救离院的患者,分诊正确的患者31例,整体分诊正确率为58.1%;在胸痛中心建设之后,没有出现突发意识障碍患者,经过抢救离院的患者有8例,分诊正确的患者98例,整体的分诊正确率为93.3%,其中X2=35.4532,P<0.05。

2.2患者生命体征登记正确率比较

在胸痛中心建设发展和管理模式建立之前,在遗漏登记患者上有8例,在错误登记患者上有20例,正确登记患者上为77例,整体的登记正确率为73.3%;在系统中心和管理模式建设之后,在遗漏登记患者上有2例,登记错误的患者2例,正确登记患者101例,整体的登记正确率为96.2%,其中X2=21.2360,P<0.05。

  1. 讨论

胸痛中心是为了有效缓解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机构,其会涉及到急诊科、心内科、导管室和影像科等诸多环节,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和快速的诊疗结果,并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最终实现预防和治疗的目标[3-4]。正是因为这样,本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加强统一的管理,并设立组织中心委员会。胸痛中心的建设就是为了能够进行统一的管理并建设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胸痛中心要以主管的副院长为中心,并由其他科室中的骨干组成,以保证对胸痛中心的医疗现状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必要的审核,并在第一时间之内发现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且还要不断的完善会诊的机制,从而制定一个专业化和科学化的会诊模式及住院流程,进而保证胸痛中心可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5]。其次,要持续出台并完善相关激励政策。胸痛中心在实际的建设中,急诊科室是的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其接待率还是重要性都是不可替代的,但是整体的收益并不明显,所以要适当的调整其内部的经济政策,提升该科室中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保证中心中每一个工作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督促,保证责任到人且惩罚到人。

本研究显示,在胸痛中心建设之后,该中心中的分诊正确率和对患者生命体征的正确率上都有大幅度的提升,P<0.05.

综上,对于胸痛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模式的研究,对于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并减少误诊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召义,马懿,许官学.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立及其推动基层胸痛中心建设的意义[J].海南医学,2020,31(09):1179-1182.

[2]赵军娜.胸痛中心建设发展与管理模式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07):9.

[3]刘惠亮,张蛟,霍勇,葛均波,向定成.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J].中国研究型医院,2020,7(01):78-82+202-207.

[4]陈玉国,张敏,王文君,李苹,赵明.护士在胸痛中心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J].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2020,1(01):7-10.

[5]王立飞,甄立业,贾建峰,赵军娜,范焕英.基层胸痛中心建设现状与发展方向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