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6
/ 2

机构改革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分析

江泽光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13


摘要:在单位机关中,人事档案地位凸显,对于服务型单位来说,其价值都是难以替代的,在机构改革背景下,更是要发挥出人事档案的功效。作为人资管理的依据,人事档案管理实效性可以影响用人的科学性,提高管理水平与实践能力。在信息化的今天,需要对人事档案管理进行规范化以及创新性地调整,提升档案管理效率的同时,增强单位机关运维能力。

关键词:管理创新;机构改革;人事档案


引言:人事档案的形成,涉及较多内容,是人事管理部门相关的人事管理活动记录,反映个人经历的同时,还会体现出品德才学等,属于重要文件材料。正是因为人事档案涉及信息较多,可以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依据,现实中,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完成向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高质量过渡。

一、基于机构改革人事档案凸显出的重要性

机构改革意义非凡,作为国家简政放权先进路径和转变机关作风的直接、科学举措,服务于民的思想得到了全方位的彰显。机关事业单位,想要提高服务能力,让组织内部充满活力,大部分要依托人事档案。在组织中,人事档案作用突出,人事档案管理更是考验职能部门能力的工作,其管理的好坏,将会对国家方针落实与政策执行构成影响。同时,在工作中,通过查阅人事档案,可以熟知和了解关键信息,从不同层面分析员工政治素养,在这样的基础上,可以合理开展干部的培养工作,为组织机构完善提供坚实基础。另外,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事档案不是所有人都具有查阅的权限,所以不仅专业性强,机密性也很强。为了落实好档案工作,档案管理需要严密,这是基本保障,不容忽视。特别是在查阅时,要通过流程和制度的制定,约束查阅者的行为,同时进行严格审批。为了提升档案管理品质,在档案管理阶段,需要及时发现问题,推行规范化、细致化管理,为事业单位稳健发展夯实基础,强化管理工作的效果,共同促进现代化建设。

  1. 基于机构改革人事档案的问题剖析

  1. 人事档案收集范围十分有限

结合现有情况看,人事档案收集范围并不理想,有待进一步完善,这是现存的比较明显的问题。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目前推行的)基本套用了固定模式,方法与干部档案的管理类似。通过查阅档案可以发现,在人事档案中,个人政治历史占据较大篇幅,反映该情况的材料比较多,而关于个人业绩则是寥寥几笔带过,能力、专长等更是介绍较少,反映综合素质的材料,还是相对缺乏的。

  1. 业务部门各自为政

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管理分散的情况,给许多工作的开展制造了困难,主要表现为业务部门各自为政,导致科室间沟通不强,档案查询关联度非常低,顺畅性有待提高[1]。举个常见的例子,人们经常会把人员信息资料分散管理,一般鉴定考察的结果,需要到组织部进行查询,而关于劳模获奖的资料和凭证会由工会部门保存,只有少数资料在人事,这样混乱的局面,将会让档案管理失效,档期利用也会受影响。由于管理松散、不专业,将会诱发查阅难的现实问题,最终成为历史遗留。

  1. 硬件设施难以跟上

除了上述问题外,硬件设施难以跟上也阻碍了档案管理创新。在现实应用中,由于人事档案非常看重专业性和机密性,所以通常需要保管期较长时间,为了不影响档案的参考价值,对档案室环境要求与标准极为严苛,温度、湿度等指标需要长期保持在合理区间,操作中更应规范践行规章制度。但现实情况却是,由于资金缺乏,各方面的存储条件并不理想,再加上领导不重视,导致资金投入较少,档案室保管条件差。通过实地了解发现,档案室无消防器材比较常见,并且缺少防虫措施,有些档案室还会和杂物间一样堆放杂物,安全隐患会增加[2]。除此之外,还有档案库房管理不严谨,会影响档案的机密性,非相关人员出入频繁,诸多不确定因素产生。

  1. 信息化水平不高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融合到了各个行业中,成为工作质量改善以及效益提升的关键,在人事档案管理中,更是要渗透信息技术,借此提高管理能力,发挥档案信息管理的实效性。但目前的现状却是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化设备没有匹配,信息化建设进展较慢。

  1. 档案管理发展路径

  1. 充实人事档案内容

据调查,现阶段推行的人事档案管理,管理模式相对守旧,采用的都是基本思路,完全套用了干部档案管理,因为在人事档案中,反映素质的材料缺乏,想要作出综合评价难度较高。这样的档案管理,将无法提供用人方面的参考,对人才选拔帮助不大。基于此,需要在现有档案中追加恰当的内容,收集反映综合素质的材料,尽可能从档案中可以看出个人能力,最好还可以反映出职业能力以及真实的信用情况,以便为科学用人提供保障。

  1. 坚持集中统一管理

坚持统一管理,是为了避免多头分散。当前,人事档案管理混乱,存在“政出多门”现象,管理的秩序一度被扰乱,分工不明始终存在,工作中相互推诿,档案管理的效率受到实质性影响。因此,为了改变现状,稳定管理秩序,需要奉行集中统一管理,借此推进档案管理改革,提高管理真实水平,为后续的人资开发助力。

  1. 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已经扎根多个领域,实现了多领域的渗透,在数字时代,想要创新工作模式,就要从管理信息化入手。如何适应信息化发展步调,利用大数据环境是现阶段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属于亟待思考的问题。随着社会发展,以纸张为载体的档案管理形式早已落伍。现如今,人员流动频繁,在这样的前提下,纸质档案收集整理不仅容易出错,而且耗时费力,在进行档案管理时,需要辅助大量的人力,所以急需改变现状。实践证明,传统统计和邮寄的效率,要低于网络传递的数百倍,数字载体的档案管理已经是主流形势,基于数字档案开展人事档案开发,质量和效率(人力资源开发)都将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将降低[3]。基于此,在现实工作中,需要利用大数据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将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其中,和人事档案管理融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云平台,这样便可以提升查阅速度,打造具有数字化与信息化特征的档案管理模式,方便档案利用以及信息内容的添加,提高档案管理的创新性。

(四)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硬件设施

除了上述措施外,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硬件设施。针对现有的配套不科学、不完善的情况,需要加大资金支持。在档案管理室配备高质量的消防器材,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为了防止蚊虫造成档案的损坏,还要采用防虫措施,通过防虫药剂和设备的使用,营造安全档案存储环境。温度和湿度不容忽视,在档案管理中,要控制好这两项参数,确保答案管理科学。为了强化档案管理效果,需要定期开展培训,灌输给管理人员新的技术,促使其掌握现代化管理的技能,同时通过健全监管机制,对档案管理和利用行为进行约束,保障人事档案齐全、完整,内容真实。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要需要注重加密技术的应用,避免信息被篡改,提高档案利用水平。

结论:综上所述,机构改革制造了新的人事档案管理发展契机,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意味着标准和挑战更加严格。当前机关事业单位都面临相同困境,就是人事档案的增多,随着数量不断激增,档案管理难度加大。想要实现有序管理,将管理难度降低,需要及时转变观念,在原有体制基础上,融入信息技术,创新管理制度,促使人事档案管理再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园.机构改革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思考[J].兰台世界,2020(S1):58-59.

[2]张瑶.关于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的探索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8(S1):74.

[3]杨晓梅.新时期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8(0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