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理论指导下的中风辨证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现代化理论指导下的中风辨证方式

方黎

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中属于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年以来因为中风而引起的致残或者死亡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使我们闻“中风”而色变。中风其临床症状多端,且疾病变化迅速,其主要的后遗症就是导致人的身体肢体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严重的后遗症竟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对患者家属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经济压力。而现阶段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科学技术应用于中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过程中,这也对中风的辨证分型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更准确的研究中风的相关中医类型,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帮助中风患者有效改变康复现状。那么在现代医学技术的应用下对于中医辨证分型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 CT检查与中风辨证分型

我们在对中风患者进行头颅CT诊断扫描的过程中,其检查结果是对患者进行确诊的重要指标。借助于现代化医学技术的应用将CT扫描应用于中风患者能够针对患者的病灶部位、病灶范围、病灶大小、病灶性质进行量化显示,通过这些显示结果使相应的病情能够与中医辩证在危重程度上保持一致性,为中医辩证分型提供量化指导。例如我们在进行CT检查时对于中脏腑病人 CT表现为脑出血为主,而在CT图像上显示出的出血部位于患者基底和丘脑、脑叶较为常见,而且相应的病灶部位范围较为广泛,密度较高,病灶周围会出现水肿,受压明显,破入脑室者较多,中线位移明显,而这些现象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患者丘脑、脑干结构,使相应的部位病损程度较大。结合大量关于中脏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在基于CT检查结果就能够对患者的中风症状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再如对于中经络病人,在进行CT检查时其一主要展现为脑梗死病灶部位往往集中于患者的基底核区,病灶呈小片状,低密度,病灶周围的水肿程度较轻,脑室的受压程度较小,中线结构位移较少,对于脑干、丘脑造成的影响较小,因此其病损常位于表面。再如对于中风闭症、脱症患者其临床CT显示出患者的脑出血较为严重,同时患者的血肿往往迫入环池脑室系统或者血肿梗死灶的体积较大。

对于现代化的CT扫描技术应用于常见的中风病辅助分型以外对于中风病急性期的发展也能够提高一定的指导性作用,临床CT结果显示对于中风病而言其中I型、II型中经络后脑中脏腑闭证、中脏腑脱证等相关病变部位从患者的外围脑叶肌底结区以及深部脑干丘脑、脑室系统等各个方面所占的比例以及分布情况都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此外中风病的风、火、痰、瘀辨证分型进行分析其证型分布从高到低为痰湿蒙神证、风火上扰证、风痰火亢证,其相应的梗死数量与中脏腑中经络各证型均没有显著的关系。

2血液流变与中风辨证分型

对于中风患者且血液粘稠程度会呈现一定的差异,血液粘稠度越高、血细胞凝聚能力越强等相关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都是临床中常见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因素。例如对于气虚血瘀症血液流变血患者其主要表现为风痰阻络、痰热腑实证,而相应的肝阳暴亢和阴虚风动证则症状不显著。此外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若出现中经络阻、风痰淤血、痹阻脉络型,则具有相应的红细胞电泳减慢现象,此外肝阳暴亢、风火上饶型显示出其血浆粘稠度较高,而痰热腑实、风痰上扰症则显示出患者的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增高,而对于中脏辅助患者其全血比黏度较高、红细胞压积增高的现象则更为显著,这些基于现代医学技术所得出的血液流变学研究结果均对中风患者的病症分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3生化指标与中风辨证分析

对于中风辩证分型的相关发病机制研究越来越深入,借助于现代医学技术以及现代医学理论的应用,能够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中医辨证分型相应血液生化指标进行分析,集中在患者的炎症细胞、炎性介质、细胞因子、集体免疫、受体平衡等相关指标方面。现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中风病患者,其火热症主要与患者的血浆内皮素关系密切,中风火热症其血浆内皮素显着高于非中风火热症状,以此理论可以使血浆内皮素作为火热证的征信分类标准。此外也有相关研究显示对于中医证型的不同患者采用血浆一氧化氮含量进行检测,其结果显示气虚血瘀阻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含量显著下降。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肽的相关检测结果也能够针对其在人体内的代谢失衡进行准确分析,而按照这一检测结果的失衡程度由弱到强,可以依次作为肝肾阴虚、气虚血瘀、痰瘀蒙蔽三个证型的判断,即患者的病理损伤程度与中风的辨证分型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4血压与中风辨证分析

对于脑动脉硬化其重要的发病因素在于长期高血压,血压较高会导致患者的血管弹性减弱,瞬时的血压增高又是患者出现中风的危险因素,所以高血压被公认为中风患者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而我们在进行临床研究时在现代医学技术的应用下基于血压的测量,结合血压的基本情况为患者的中医证型提供指导。对于肝阳暴亢、痰热腑实证相应患者的血压明显高于阴虚风动、气虚血瘀症。此外对于收缩压和舒张压其变化情况不同,使患者出现中风症状的机理也不相同,研究显示对于收缩压升高的患者,其病症风险大多以肝阳暴亢为主,而相应的痰热腑实证其收缩压变化情况只要不显著。

5中风辩证的现代化研究方向

针对中风辩证分析相关的理论从中医以及现代医学技术方面都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而要想使中医辨证分型能够更加准确我们就必须紧紧抓住风、火、痰、瘀、气虚、阴虚6个关键病理要素,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研究确立证型。如果不能针对中风患者深层次的相关本质研究,只是简单的依照四诊八纲,或者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应用辅助,那么对于中风辩证分型所得出的结果往往具有空泛肤浅的弊病,不能紧紧抓住中风患者固有深层次的病机本质很难做出准确的进行判断。

因此基于现代理论的指导在未来进行中风中医辩证分析的过程中就要遵循传统的辩证原则,同时也要充分把握中风患者的风、火、痰、瘀、气虚、阳虚等相关基本规律和本质,然后辅以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和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辨证分析,实现中风辩证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晓依. 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研究进展[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006(082):198.

[2]姜海伟, 笱玉兰, 张忠文,等. 基于络病学说辨证分型对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及侧支代偿情况的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 018(003):40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