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氨咖黄敏胶囊的质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浅谈氨咖黄敏胶囊的质量分析

陈治宇

哈药集团制药六厂 150000



【摘 要】目的:旨在分析和评价氨咖黄敏胶囊的总体质量以及现行质量标准的可行性,为日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103批氨咖黄敏胶囊进行试验,利用现行氨咖黄敏胶囊的法定检验标准和探索性研究两种方法进行试验,评估了其质量状况。结果:通过抽样的方式随机选择了103批氨咖黄敏胶囊进行检验,合格率为百分百,通过探索性研究检验,合格率仅为32%。结论:通过试验评价发现,氨咖黄敏胶囊按照现行标准进行检验,质量良好,但现行检验标准往往因设备简单、检验流程简便的特征,使得无法全面有效的分析药品质量,容易引起用药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药品质量标准,保证用药安全。

【关键词】质量;氨咖黄敏胶囊;伤风胶囊;感冒


氨咖黄敏胶囊也就是过去我们一直说的速效伤风胶囊,是临床诊疗中常用的感冒药品,为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含了咖啡因、乙酰氨基酚、人工牛黄、马来酸氯苯拉等,其在国家标准第三册中收录。氨咖黄敏胶囊中的乙酰氨基酚成分能有效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能够解热镇痛,对流行性感冒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这些成分还能有效的减轻流鼻涕、鼻塞以及打喷嚏等症状。马来酸氯苯那敏本身属于抗组胺药,能减轻各种感冒症状。人工牛黄则有着解热镇惊的效果,能减轻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药物被作为感冒治疗的主要药品。自药品研制以来,产品不良反应极少,即使出现不良反应也仅仅表现出头晕、乏力、恶心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对人体的整体不良影响并不是很大。但在过去氨咖黄敏胶囊生产中,由于大多企业采用硅胶G板测定,在测定中只能同时对药品中的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进行鉴定,牛黄成分的鉴定一直十分薄弱,因此文章在原版标准定型检验基础上寻找出其中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策略。

1、仪器与药物

经过国家药监局网站罗列的氨咖黄敏胶囊生产企业而言,全国共有554个,生产批文也有554个,其中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药品生产研发厂,其他为授权生产商,本次检验抽取了江苏11个城市的氨咖黄敏胶囊进行鉴定,具体的企业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6125b0ae43090_html_69db46456ff3c2e1.png

氨咖黄敏胶囊的质量鉴定标准比较统一,为了更好的分析每个鉴定标准的独特性,分别采用了两个不同标准做了鉴定,分别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鉴定标准和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三册罗列的地方标准,两个标准的内容大致相同,但药物性能规定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本次试验中随机抽取的103批药品中,设计生产厂家有17个,批准文件有17个,具体的生产厂家、抽样批数以及执行标准如下表2所示。

6125b0ae43090_html_9fa6325c5d86c13c.png

2、方法与结果

2.1、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及马来酸氯苯那敏的鉴定

取出样品中适量成分进行溶解、过滤和真敢,残渣中加入无水乙醇进行溶解,作为试验溶剂。通过现行标准中的规定,利用薄层色谱法对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进行鉴别,对咖啡因和胆酸进行了化学鉴别,检查了装量差异和崩解时限,采用提取后滴定的方法测定了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含量。按现行质量标准检验样品共103批,合格率为100.0%。运用Excel2003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生产厂家氨咖黄敏胶囊的平均装量、对乙酰氨基酚含量、咖啡因含量等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各厂家所使用的原、辅料,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各工艺流程、生产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药品质量指标有所差异。部分厂家氨咖黄敏胶囊中咖啡因含量测定值偏低,存在低限投料的情况。同一厂家的样品在不同区域抽取,除含量测定外,其他各项检验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品稳定性较好,在药品流通使用的各个环节中,在不同的保存条件下,药品整体质量状况改变不大,本品整体质量状况良好。

2.2开展的探索性研究

2.2.1HPLC法测定主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含量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含量,共测定103批,含量限度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结果,103批样品的对乙酰氨基酚含量均合格;咖啡因含量有15批不合格(均为同一厂家的样品),测定值在88.0%~89.9%之间,不合格率为14.7%。不合格产品厂家可能存在低限投料情况。

2.2.2HPLC法测定主药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

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氨咖黄敏胶囊中的微量组分,现行质量标准中只在鉴别项下设置了薄层色谱法鉴别该成分,没有对该组分的含量进行控制。根据实验情况,以自拟标准:含马来酸氯苯那敏应为标示量的85.0%~105.0%,检验了103批胶囊。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含量测定结果,103批样品中有4厂家6批次样品的含量值低于85.0%,不合格率为5.8%。通过分析看出,有90.3%样品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在85.0%~94.9%之间,只有3.9%的样品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在95.0%~100.0%之间。说明各厂家氨咖黄敏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测定值整体偏低,普遍存在低限投料的情况,有些厂家样品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值的离散程度较大,反应在样品批间含量测定值的RSD上,说明在该组分的生产工艺控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2.2.3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均匀度检查

采用上文建立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测定方法,对原研厂和其他17个生产企业的43批样品进行了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均匀度检查。结果43批样品中有11批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5.6%。出现不合格样品的厂家中,有些主要是因为标准偏差大,说明厂家在混匀工艺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主要是因为相对含量值低,这些厂家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低限投料量的情况。

2.2.4HPLC法测定人工牛黄中代表成分胆红素的含量

对104批(103批抽样样品+1批原研厂样品)氨咖黄敏胶囊采用HPLC法测定了胆红素的含量。有10家生产企业共60批样品胆红素含量值低于人工牛黄最低投料量的85.0%,不合格率为57.7%,说明由于检验标准中没有人工牛黄中成分的含量测定,生产企业普遍存在人工牛黄低限投料甚至极低限投料的现象,也有可能由于人工牛黄质量较差造成。

3、讨论

经过试验评价分析得出,氨咖黄敏胶囊按照现行标准进行试验总体质量良好,合格率为百分百,但采用检索性研究方法进行检验,不合格率远远大于现行标准。其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溶出度、咖啡因含量。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远传超标,按照限行规定这些环节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在本次抽样鉴定中发现了众多质量问题,这也是我们研究目的所在,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李海霞, 陈银华, 付平方,等. HPLC法同时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中两组分的含量[J]. 人人健康, 2019(4).

[2]陈炜,李洁. 电位滴定法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J]. 医药论坛杂志, 2020, v.41(10):97-100.

[3]田静, 许亚玲, 许斌.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三组分的含量[J].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