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出院肠造口患者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4
/ 2

延续性护理对出院肠造口患者的重要性

刘婷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胃肠外科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观察肠造口患者出院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效果和重要性。方法:设定实验时间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从中挑选我院肠造口病患资料共计80份,得出常规组与实验组并对80例患者按照回顾分析抽样分组法将每组40例对象纳入组中,其中常规组应用基本护理、实验组应用延续性护理,观察并对比患者护理实施前后肠造口状况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对象肠造口护理评分对比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实验组肠造口护理评分高于常规组,且生活质量表现对比可见实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肠造口患者出院后须接受延续性护理来维护造口卫生,防止感染从而提高生活顺利性,对病患恢复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肠造口;延续性护理;出院影响;生活质量


肠造口患者因其缺乏正常的排泄功能,因此需要建立肠造口来完成基础排泄,此类患者为防止造口污染同样为了清洁卫生在造口处会贴一个袋子将排泄物及时收集到袋子中,而此造口出院后的长久使用也需要护理干预防止发生感染。而排便方式的改变也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更是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1]。因此,为保证患者的出院生活质量,医院主张执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并建立统计完成观察。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80例对象纳入实验统计,锁定研究时间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完成肠造口手术治疗者,按照抽样分组法将对象分为两组并以提高对象肠造口生活质量为主要原则分析延续性护理的重要性为目标设立,即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分别基本护理和延续性护理。参与前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未见合并症者。

常规组男:女为20:20名,年龄范围在35-78周岁、平均年岁(48.8±4.9)岁。实验组男:女为22:18名,年龄范围在35-77周岁、平均年岁(49.0±4.7)岁。对组间对象一般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得出P>0.05能作为基本数据。

1.2方法

常规组:对患者做好居家常规护理,并完成基础的出院药物应用指导,告知患者定期复查的时间,交代对象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自我护理肠造口,并怎样积极预防感染,叮嘱护理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及时登记联系电话。

实验组:做好延续性护理。第一,心理支持。肠造口术后患者的肠内容物、液体及粪便等物质会不由自主的排出体外,导致有严重的异味对生活带来不便。护理人员应指导家属用耐心与患者进行交流,使患者接受已经进行肠造口的事实,护士给予心理上的疏导,在生活上给予多一些的照料。鼓励患者进行一些社交活动,多与身边的亲戚、朋友沟通,每个社区或医院相关联名机构也会有关于肠造口病患的交流联谊讨论会,可以报名参加交流生活技巧获得心理安慰。第二,肠造口护理。多观察造口情况,出院后仍旧需要观察肠道是否有出血、正常回缩和坏死等表现。延续性做健康指导让护理行为延续到出院后,教会患者确定怎样维护造口的清洁。如造口周围应该应用生理盐水、碘伏等相关的溶液对肠造口粘膜及周围皮肤进行擦拭、消毒在家。出院前指导患者或家属参与到自我护理指导中,整个护理过程要求患者观看1-2次,一直到患者可以独立完成操作1-2次为止,一定要确保患者可以在出院之前就可以完成自我处理造口,以便于在家中进行护理。

1.3观察指标

病患出院后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组后,对比指标肠造口护理前后状况和生存质量评分。

1.4统计

本统计计算于SPSS22.0软件中,数据内容以卡方和(x±s)为准,T、X2值所示结果,对比P<0.05有意义。

2.结果

2.1肠造口护理前后状况

表1中统计显示,护理前组间肠造口评分和状况相近,而护理后实验组的肠造口状况优于常规组,比较P<0.05有差异。

1:组间肠造口护理前后状况比较表(61246f9cf2773_html_8c46e40ec81455e2.gifn=40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常规组

45.0±2.5

56.3±2.0

实验组

44.9±2.6

67.8±2.2

T

0.175

24.463

P

>0.05

<0.05


2.2生存质量评分

实验组的生存质量高于常规组,比较有差异P<0.05能见下表1.

2 组间生存质量评分比较表(61246f9cf2773_html_8c46e40ec81455e2.gifn=40

组别

躯体能力

角色认知

社会功能

情绪功能

常规组

70.5±3.3

43.5±7.0

52.0±6.3

73.9±6.6

实验组

82.8±6.7

61.2±9.2

66.4±9.3

60.5±4.3

T

10.416

9.684

8.108

10.759

P

<0.05


3.讨论

按照截止2020年底的最新临床统计报告显示,在我国每年有将近10万人口因为身患疾病而需要接受肠造口手术治疗,造口手术广泛应该也挽救了不少患者的生命,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了一个保障。通常肠造口手术实施对象为结直肠癌症患者,需要重新建立一个“肠道”来保证患者的消化功能正常,但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所用的肠造口治疗术在完成后,患者排便系统失去了正常肠道功能控制便会不受自主的排出大小便,对此出院后仍旧需要对其开展延续性护理。延续性护理在提升患者自控能力上效果理想,是一种能维护患者机体功能健全的一种自我照顾能力,实际应用后相比于传统护理缺点影响较少,可积极调动病人的自我疾病管理积极性,能够通过饮食规划、随访等建立患者的预后身体维护[2-3]。通过多媒体途径和患者建立沟通,针对其个体状况和家庭条件组间小组对其做健康教育指导和针对性护理指导等,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更能帮助出院患者积极预防造口感染,在护理中了解更多健康知识从而改善生活质量[4]

结果可见,护理前对象肠造口护理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实验组肠造口护理评分高于常规组且生活质量表现高于常规组,对比P<0.05。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对维护出院肠造口患者生活状态重要性明显,还能增加对象自我管理能力,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张莹,段昀盈. 应用微信平台对接受肠造口术后出院的患儿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3):266-267.

[2]潘连线. 延续性护理对改善出院后肠造口患者负面心理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46):290-291.

[3]汤苏怡.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改善结、直肠癌造口术后出院病人生存质量的评价[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5):142.

[4]刘玲, 邓岚, 邱少蕾, et al. 肠造口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10):2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