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3
/ 2

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孟兰兰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摘要:因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外界细菌等物质的抵抗能力较弱,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出现痰液粘稠、气管痉挛等症状。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儿科常见疾病,幼儿及儿童为主要发病群体,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喘息、发热等,病情发展迅速,如未给予及时有效治疗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而寻求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对患儿极为重要。随着临床治疗方案的不断完善,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在临床该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效果

引言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儿科疾病类型之一,因患儿的自身各器官发育还不是很完善,再加上患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发病时不能及时排除呼吸道分泌物,这样就影响了后期治疗的有效性,严重时还会使呼吸系统疾病进一步加重。雾化吸入是现阶段临床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比较常用的方法,这种治疗方式能有效缓解患儿的喘息、缺氧以及呼吸困难等情况。常用的雾化吸入治疗法分成超声雾化和氧气雾化。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采用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相对传统的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不仅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还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儿的临床治疗安全性。

一、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科室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研究组中的55例患儿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患儿的年龄是4个月~6岁,患儿的平均年龄是(3.12±1.62)岁,患儿的病程是2~12d,平均病程是(8.13±2.34)d。参照组中的55例患儿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患儿的年龄是5个月~5岁,患儿的平均年龄是(3.09±1.88)岁,患儿的病程是3~12d,平均病程是(8.42±2.53)d。研究组和参照组患儿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疾病种类对比差异不明显,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研究方法

在患儿确诊之后都先进行抗炎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生理盐水加上5%NaHCO3、庆大霉素、德沙美松、一糜蛋白酶以及氨茶碱进行治疗。参照组患儿实施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每天治疗一两次,每次治疗15~20分钟,连续治疗6天。研究组患儿实施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同样每天治疗一两次,每次治疗15~20分钟,连续治疗6天。治疗完成后分析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3疗效诊断

显效:患儿的喘息、缺氧以及呼吸困难等情况,且精神状况恢复良好;有效:患儿的喘息、缺氧以及呼吸困难等情况得到改善,且精神状况有所好转;无效:患儿的喘息、缺氧、呼吸困难以及精神状况等都没有发生好转。治疗的总有效率是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的实验数据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理分析,对计数资料行x2检验,而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二、结果

2.1研究组和参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4.55%,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87.27%,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1。

612335fa761d5_html_1c00c3dcd1315b1d.png

2.2研究组和参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参照组中共出现了9例不良反应,其中气促患儿有4例,胸闷的患儿有3例,还有2例患儿出现了气闭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16.36%;研究组中出现了3例不良反应,其中气促有2例,还有1例是胸闷,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45%,对比差异参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

三、讨论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特点是病情发展的比较迅速,再加上患儿的气管发育不成熟,气管比较窄小以及黏液腺分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就会造成患儿的黏膜肿胀,进而引发系统疾病。采用常规疗法不仅治疗时间长而且疗效还不明显,因而雾化吸入法被广泛的应用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临床上的主要雾化吸入法就是超声雾化和氧气雾化器。这两种仪器的主要特征是:超声雾化器的吸入时间以及出雾量都能自行设定和调节,其使用的原理是借助高频振动的作用将液体分成高密度且均匀的雾滴,这些雾滴的直径大概是5~8μm,且水分含量高。在惯性撞击的作用下很多雾滴会轻易的沉积在口腔以及气道壁上,进而浸润气道表皮细胞,因而其在口腔疾病、上呼吸道炎症等方面应用效果比较好,但是若长时间吸入就会造成气道过度湿化,进而引发支气管痉挛等,且雾化时药物会排入大气,进而影响室内气候。氧气雾化器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使用方便;其是将氧气作为动力把雾化液吹至气道,这样雾化液就能进到很小的气道。在雾化的过程中还能吸氧,这样就能改善一部分患者的缺氧状况,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比较适用,能用在急症以及家庭雾化等。氧气雾化器雾化时,雾滴直径存在差异,但通常都在6~30μm的范围内,所以不会轻易进到支气管,所以也常用在咽喉、上呼吸道感染中。但是雾化时要求吸氧流量是4~6L/min,因而不能用在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的患者中。总之,两种吸入法各有优缺点,但是通过研究发现使用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法疗效显著,表明氧气雾化吸入能直接作用患儿的呼吸系统,所以见效快。同时氧气雾化吸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较低,这是因为氧气雾化吸入有利于患儿肺泡中O2与CO2的交换,进而改善患儿的喘息、缺氧、呼吸困难等症状。

本文的研究结果与相关实验基本一致,可见,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应用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乐成敏.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47,49.

[2]金霞.探讨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2):22-23.

[3]刘冬华.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20):30-31.

  1. 谭润霞.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疗效评估[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0):116-118.

[5] 杨荣凤 , 薛秀丽 , 白丽华 , 等 .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5,24(8):838-839,844.

[6] 韩飞 , 黄潇 , 赵志冬 , 等 . 肺部药物传递系统—雾化吸入剂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14,29(7):2084-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