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预防性健康教育的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预防性健康教育的实施

尹秀菊

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邮编 :419199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健康教育运用在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社区医院2014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高危人群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预防性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糖尿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糖尿病发病率较低,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预防性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能力,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关键词】预防性健康教育、糖尿病高危人群、社区医院

糖尿病作为慢性的一种终身性疾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1]。在糖尿病的临床研究中,怎样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和降低糖尿病发病率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并且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所以预防性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因此,本文研究了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运用预防性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2月期间社区医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年龄31-46岁,平均(38.7±10.2)岁,其中18例为女性、23例为男性;观察组中女性16例、男性25例,年龄32-47岁,平均(38.8±10.3)岁。入选标准:①空腹血糖>6.1mmol/L;②HDL-C≤0.8mmol/L,且TG≥1.8mmol/L;③BMI>25kg/m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者;②不愿意参与研究者;③临床资料不完善者。两组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即通过发放宣传册、开展讲座以及设置宣传栏等方式,给糖尿病高危人群介绍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预防性健康教育:①建立健康教育小组:由6人组成,包括2名护士、2名具有授课能力且经验丰富的医生、1名护士长以及1名内分泌科主任,其中小组组长由主任担任,主要负责科研及设计与安排课程,并且落实活动的对外协调工作,包括对外宣传、请专家授课等。护士长则负责各项活动的接待、协调以及筹备工作,管理和收集各项资料,保管教育中心仪器,对护士和医生的分工与授课进行安排和调整,并且对护士的工作进行指导。医生则负责专科门诊的指导和咨询以及授课工作;而护士则负责发放宣传资料,定期对社区家庭进行访视,并对信息进行反馈等;②构建健康档案:小组成员要收集高危人群的相关资料,包括联系电话、性别、年龄、性别、家庭住址、职业以及疾病史等,建立个人健康档案;③教育形式:通过开展小型糖尿病知识竞赛、健康行为指导、个人健康咨询、发放宣传资料以及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2h/次,1次/月;④教育内容:a.糖尿病相关知识;b.保持健康的情绪和心态;c.控制体重,对于高血压患者,应该对血压进行控制;d.适当参与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e.合理安排日常饮食,避免高脂饮食和营养过剩。同时,开设糖尿病专科门诊,由专科医生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咨询,每周2次,护士每个月进行1次社区家庭方式,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解,并行健康检查和评估,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的糖尿病发生情况,并且运用自制调查问卷了解糖尿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包括糖尿病与家庭社会因素、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危害、糖尿病与遗传、糖尿病分型以及糖尿病诊断标准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8.5软件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运用X2对组间对比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1. 结果

2.1两组糖尿病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无1例发生糖尿病,而对照组5例发生糖尿病,发生率为12.20%,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

2.2两组糖尿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对比

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糖尿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较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比较[n%]

组别

糖尿病与社会家庭因素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危害

糖尿病与遗传

糖尿病分型

糖尿病诊断标准

对照组(n=41)

20(48.78)

24(58.54)

23(56.10)

27(65.85)

26(63.41)

25(60.98)

观察组(n=41)

34(82.93)

36(87.80)

35(85.37)

38(92.68)

37(90.24)

36(87.80)

X2

6.092

7.283

9.117

5.384

10.424

11.54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 讨论

    糖尿病作为多因素、多基因的一种疾病,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还与心理应激、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体力活动减少以及肥胖等密切相关,并且这些因素因为不科学、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2]。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作为疾病控制和预防的一个重要措施,有研究发现,人们的不良卫生生活习惯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要对这些疾病进行控制,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还应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使人们的不健康生活行为得到改善[3]。所以,给予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预防性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使人们的自我监护能力和糖尿病认知水平提高,还能使社区人群对糖尿病和糖耐量降低的认知能力提高,对社区人群的不健康行为进行纠正,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使糖尿病发生率降低,从而提高生活质量[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糖尿病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2.20%,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高,这一结果与邢书然[5]等报道一致,提示预防性健康教育能够使社区人群了解到糖尿病的危害性,使糖尿病的防治意识增强,从而使糖尿病的发生减少。

    综上所述,在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日常干预中,积极开展预防性健康教育,能够使人们的疾病认知能力提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使糖尿病发生率降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姚莉. 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预防性健康教育的实施[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3(19):275-276.

    [2]孙明芽. 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 健康研究,2012,03(20):191-193.

    [3]郑爱华. 社区预防性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影响[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08(19):692-693.

    [4]吴春苑,曾丽. 社区高危糖尿病患者预防性健康教育的作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1(12):190-192.

    [5]邢书然,张苏群. 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0(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