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潜阳通络方治疗老年高血压阴虚阳亢夹瘀证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滋阴潜阳通络方治疗老年高血压阴虚阳亢夹瘀证的临床研究

孙玉华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延安路街道团结东路社区卫生服务站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评价探究老年高血压阴虚阳亢夹瘀证患者采用滋阴潜阳通络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5月-2021年5月为研究时间区间范围值,样本共6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为阴虚阳亢夹瘀证,采用电脑抽签分组模式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样本各32例。对照组患者为西药降压治疗,研究组参照对照组治疗方案,加用滋阴潜阳通络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血压指标及临床有效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阴虚阳亢夹瘀证患者采用滋阴潜阳通络方治疗效果显著,可全面推广。

关键词:滋阴潜阳通络方;高血压;阴虚阳亢夹瘀证

传统中医理论中,高血压为头痛、眩晕,其致病因素包括情志不畅、劳累过度、禀赋异常、饮食不节等,阴虚阳亢夹瘀证为中医高血压主要证型,采用中医药治疗该疾病可清除病因,缓解临床症状[1]。本研究评估分析本院老年患者相关资料,探究评价滋阴潜阳通络方治疗的实际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5月-2021年5月为研究时间区间范围值,样本共6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为阴虚阳亢夹瘀证,采用电脑抽签分组模式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样本各32例。全部患者经血压测定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为头痛、眩晕、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等,符合《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阴虚阳亢夹瘀证诊断标准,无药物过敏,同意参与研究。总结分析两组基础性资料,研究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中位值(68.75±2.69)岁,病程中位值(2.83±0.45)年。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中位值(68.89±2.75)岁,病程中位值(2.72±0.38)年,基线临床资料对照分析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为西药降压治疗,每日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1次,单次用药剂量为5mg;每日口服缬沙坦胶囊1次,单次用药剂量为80mg,共用药4周。

研究组患者参照对照组用药方案,加用滋阴潜阳通络方治疗,药物组方为枸杞15g、生地黄12g、生牡蛎20g、制黄精20g、石决明20g、川芎10g、白菊花10g、红景天20g、葛根20g、干地龙10g。上述药物组方加入适量水煎煮,浓缩并取汁400ml,每日早晚各服用200ml,共用药4周。

1.3评价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评估两组治疗后头痛、眩晕、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等中医症状积分,单项分值为0-5分,得分与症状严重程度为正比关系。

统计两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指标,如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降低幅度超10mmHg可评估为治疗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引入SPSS23.0软件进行研究数据计算分析,计量资料为正态分布的(611e0ebbe82aa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表示法,并采用t检验模式对比分析,计数资料为%表示法,并采用χ2检验模式对比分析,如检验值P<0.05则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1. 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

对比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611e0ebbe82aa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

组别

头痛

眩晕

五心烦热

腰膝酸软等

研究组(n=32)

2.08±0.42

1.96±0.38

1.77±0.24

2.03±0.56

对照组(n=32)

3.77±0.58

3.85±0.64

3.62±0.47

3.68±0.62

t值

13.350

14.364

19.830

11.172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2对比两组治疗后血压及临床有效率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舒张压为(82.25±1.64)mmHg,收缩压为(124.76±4.89)mmHg,临床有效率为(29/32)90.6%。对照组患者舒张压为(93.76±1.82)mmHg,收缩压为(138.65±5.63)mmHg,临床有效率为(21/32)65.6%,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1. 讨论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综合征,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长期血压包括可导致肾脏、心、脑等组织器官损伤,并可诱发脑卒中、心力衰竭、肾衰竭等危重疾病[2]。西药降压为高血压治疗的主要方案,单纯采用西药降压副作用多发,远期疗效不佳。

中医理论认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肝肾阴虚为发病之本,肝阳上亢为发病之标,受年龄影响,患者生理机能衰退,肝肾衰虚,肝肾具有同源性,肾阴亏虚则无法敛阳,进而导致肝阳上亢下相关证候,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眩晕头痛、五心烦热等症状[3]。中医治疗阴虚阳亢夹杂证需滋阴潜阳,滋肾水以抑制肝火。滋阴潜阳通络方中生地黄为苦寒类药物,其主要功效为凉血清热,生津养阴,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眩晕、头痛等症状。枸杞可明目滋肝,填精补肾,安神养血,可改善肝肾阴虚,缓解眩晕及腰膝酸软等症状。制黄精可养阴补气,止渴生津,适用于肾精亏虚治疗,可缓解头晕及腰膝酸软等临床症状[4]。生地黄、枸杞、制黄精配伍可养阴补气,滋补肝肾。牡蛎可潜阳敛阴,软坚化痰。石决明可潜阳平肝,可生阴水以制阳。菊花可抑制肝阳,并可散热疏风。牡蛎、菊花、石决明配伍可平肝息风,潜阳降逆。川芎可活血理气,葛根可生津退热,红景天可健脾理气,活血退热,地龙可通血脉。不同组方合用可达到潜阳平肝,滋补肝肾的临床效果,可清除病因,提高临床效果[5]

本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血压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滋阴潜阳通络方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分析可知,老年高血压阴虚阳亢夹瘀证患者采用滋阴潜阳通络方治疗效果显著,可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朱静波.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21(8):97.

[2]杨立平.化痰降压汤加减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108,111.

[3]薛凤.研究加味平肝降压汤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J].糖尿病天地,2021,18(6):34-35.

[4]杨丹梅.肾虚血瘀型老年高血压采用中药治疗的的临床疗效分析[J].健康大视野,2021(4):110.

[5]李斌,陈因芝.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老年高血压阴虚阳亢型患者的临床研究[J].特别健康,2021(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