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分析

路 涛

610111198708102***

摘要:建筑材料检测质量不理想,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其效果不能充分发挥。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影响整个建设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建材检测的重要性,加大重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确保建材检测质量,确保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建筑材料质量达标,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企业乃至建筑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探析

1建筑材料检测质量原因

1.1抽样不科学

在检测检测过程中,影响建筑材料质量的因素很多,而抽样是重要因素之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抽样的数量和数量不科学。施工企业和国家对检测有一定的标准,对抽样的次数和数量也有规定,但目前部分施工企业的抽样次数和数量不足。另一方面,所选取的样本缺乏代表性和典型性,导致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误差。

1.2非标准测试市场

从目前考试市场的总体情况来看,它存在着混乱和不规范的缺点。根据相关调查结果,目前,我国建材检测机构多达5000家,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这些机构分布广泛,检测项目众多,其前身大多是实验室。上述情况导致检测缺乏统一标准,检测过程不同,结果不同,最终影响检测质量。

1.3验收不合理

目前,部分检测机构的检测内容和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为了保证检测合格,一些机构会减少检测项目,从而降低检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一些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过于简单,只显示标准检测项目是否合格,没有显示完整的质量偏差、性能等信息。另外,监理人员在管理材料时不认真履行职责,只根据报告结果判断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导致建筑材料检测的目的和功能丧失。

1.4检测水平不高

目前,很多检测机构的检测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检测内容少;二是检测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不掌握先进技术,不能熟练操作先进的检测设备,导致其效果不能充分发挥;三是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履行职责,使人为失误不时影响检测结果,有时还会记录错误。

1.5环境问题

在建筑材料试验过程中,环境因素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湿度、温度等。如果检测过程中湿度或温度发生变化,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而且变化越大,误差越大,导致检测结果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材料的质量。以水泥为例,它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材料,温度对其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水泥硬化成块的速度就越快。同时,湿度也会影响其硬化成块的速度。

2建筑施工单位加大对材料检测的策略
  2.1加大对建筑材料资质办理的监管力度

为了保证政策的有效性,专门部门需要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加大对建材和工厂的监管力度,确保各方面的工作都能符合国家和政府的有关规定,及时制止和惩治一些违法违纪行为。政府要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加强对资质经办单位的审计,杜绝虚假信息的出现。此外,还要加强对员工专业技能的调查。对施工单位采购的材料进行检测时,要认真核对生产厂家和安全许可证,确保材料合格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最后,抽查材料的质量报告,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为企业办理相关资质,最大限度地防止劣质材料的出现。

2.2加强技术人员培训

在建材检测过程中,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检测机构应定期召开技术人员培训会,对当前社会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有改进就改进,没有鼓励就鼓励,同时责任到人,确保建筑材料检测的效果能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此外,还应为技术人员提供足够的学习机会和平台,确保每一位员工都拥有优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发挥建材检测的作用,就要注重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对员工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效率进行评估,制定严格的考核方案。当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该能够确定责任人,并对一些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奖励,以鼓励员工专业能力和技能的提高。

2.3合理控制环境温湿度


在样品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应明确每次检测的检测环境条件,严格控制环境条件指标,避免外界因素干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防水材料的检测为例,由于沥青防水卷材的温度敏感性较高,沥青防水卷材的拉伸试验应在21-25的条件下进行℃ 相对湿度为30%-70%。当环境温度为27.5℃时,材料的平均抗拉强度降低℃; 当环境温度低于18.5℃, 抗拉强度高于标准温度。在检测钢筋材料时,气温的不稳定会引起热膨胀和冷缩现象,从而导致钢筋内部结构的变化。检测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检测工作,并应根据当地气候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工作。他们可以利用温控设备来控制检测现场的温度和湿度,并不断完善控制方法,实现准确检测。

2.4试验标准的科学制定

在建材检测过程中,要根据工程实际落实相关措施,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具体来说,要结合建设工程的安全、性能、质量等要求,合理划分检测标准,不断完善检测标准,确保材料质量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使其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要加强技术更新,完善抽样标准和相关文件标准,使相关人员在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各项操作,从而保证检测方法应用的合理性,使材料检测更加规范、高效,从而为工程质量控制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达到提高工程整体质量的目的。

2.5加强检测仪器养护

加强检测仪器的维护保养,有利于顺利完成检测任务,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根据检测仪器的种类和频次,制定合理的维护管理计划,包括日常维护计划和定期维护计划。日常维护计划是指每台仪器使用后的简单维护,如清洗残渣、指针零点等;定期维护计划是指定期对仪器内部进行清洁,更换老化或损坏的材料,以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和良好的稳定性;建立仪器的维护管理数据库,对每个维护过程进行归档,定期汇总整理,根据整理结果调整仪器维修周期,提高仪器维修结果的可靠性。

2.6施工材料进场时应严格检查管理

在采购建材时,质量检验只是控制建材质量的第一步。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此基础上做好工程材料进场管理,在工程材料进场施工时严格检测。之后,要科学管理建筑材料的储存和交付。


现阶段,很多相关企业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不够严格甚至忽视,导致一些劣质建筑材料混入优质建筑材料,对建筑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理性看待建筑材料进场的管理,严格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材料进行检验。

对于采购的建筑工程材料,首先要在进场过程中认真把关,确保建筑工程材料质量达到相应标准。具体来说,要检查建筑材料上的合格证,仔细检查材料上的标志;要求材料供应商提供建筑材料的检验报告,包括材料的各种信息,如规格、型号、质量等。此外,供应商提供的检验报告必须是中文版本。

另外,施工材料进场时,监理工程师必须到场,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查。施工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施工的具体要求,方可进场。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

结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基础设施也在快速发展。其中,建筑原材料的质量对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原材料质量是建筑工程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建筑行业的材料工程检测。加强检测技术是保证我国建设工程应有材料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材料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是为我国建筑材料检验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卢江.探析影响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质量主要因素及其控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5):122.
  [2]王莹.探讨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J].价值工程,2020,39(6):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