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运红

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28000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采用普拉克索治疗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相关疾病能够取得怎样的治疗效果。方法:从近一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患者中随机抽取57例作为本次实验探究对象,首先将所有选中对象分成A组(参照组)28人和B组(研究组)29人;接下来对A组中的患者采取多巴丝肼进行治疗,对B组中的患者在保证其他条件与A组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利用普拉克索展开治疗;两种治疗方案完成后观察比对A、B组各自的疗效。结果:在开始治疗前A、B组患者的UPDRS评分数据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B组患者的分数相较A组均有所降低;同时B组患者在治疗后很少再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论:采用普拉克索药物来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相比其他药物能够取得更突出效果,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相关临床症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普拉克索;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治疗效果


帕金森病临床上又叫PD,其运动并发症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症状,也是现如今最棘手的治疗难题之一[1]。该类疾病的患者常见表现症状主要有静立时手指颤动不止、肢体肌肉强直僵硬、日常行动缓慢、姿势平衡障碍等。目前在临床研究上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多样,但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引起运动并发症,为有效减少以及控制这类情况发生,本文就以从我院抽取的57位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患者展开实验,探究普拉克索在其治疗中能否取得良好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近一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患者中随机抽取57例作为本次实验探究对象,将所有选中对象分成A组(参照组)28人和B组(研究组)29人。其中A组患者是由14位男性和14位女性组成,年龄普遍集中在55至72岁,平均值为(61.8±3.5)岁;病程在2至9年范围内,平均值为(5.6±2.1)年。B组患者是由16位男性和13位女性组成,年龄普遍集中在52至71岁,平均值为(60.4±2.9)岁;病程在2至9年范围内,平均值为(4.7±1.6)年。患者在一般性基础资料中未表现出明显不同情况(P>0.05),代表两组患者均符合本次对比实验分组标准。


1.2方法

①在患者入院后,及时对其进行专业病理诊断,详细了解并记录患者病情状况。

②对A组(参照组)中的患者采取多巴丝肼片进行治疗,在患者初次用药时每次加入0.125克即可,每天3至4次;后面依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发展适当增加药剂的使用量,保证平均用药量为每次0.25克[2]。连续不间断服用此药物,将3个月作为1个疗程。

③对B组(研究组)中的患者同样采用多巴丝肼片进行基础治疗,其用量用法与A组完全一致;与此同时对B组患者单独再采用普拉克索开展针对性治疗,在患者初次用药时每天使用量为0.375毫克;每隔一周对患者进行一次药物耐受监测,从而适当增加用量,保证平均用药量为每天0.75毫克,同样是将3个月作为1个疗程[3]

1.3观察指标

①采用该类疾病的专业评分量表UPDRS对A、B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评分,最终评定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病情越严重,并未得到有效缓解[4]

②统计记录A、B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21.0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患者的UPDRS评定分数用(X+S)表示,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用[n(%)]表示,经检验后以P<0.05作为明显差别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效果对比(X+S,分)

组名

人数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3个月

A组(参照组)

28

23.2±1.7

20.7±1.6

14.5±2.0

B组(研究组)

29

23.5±1.9

16.4±1.3

8.9±1.9

P

-

>0.05

<0.05

<0.05

观察表1数据得知:治疗前A、B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数据不明显(P>0.05);而治疗后B组患者的分数相较A组均有所降低(P<0.05)。


表2 治疗后A、B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名

人数

胃肠道异常

神经系统异常

精神障碍

不良反应

A组(参照组)

28

4(14.3%)

2(7.1%)

3(10.7%)

9(32.1%)

B组(研究组)

29

1(3.4%)

0(0.0%)

0(0.0%)

1(3.4%)

P

-

-

-

-

<0.05

观察表2数据得知:B组患者在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比A组更少(P<0.05)。


3.结论

帕金森病的症状是由大脑黑质纹状体系统中,神经递质多巴胺的水平降低所引起。大脑中生产多巴胺的神经细胞衰退时,多巴胺的水平就会降低[5]。普拉克索便是专门抵抗帕金森疾病的一类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是激动多巴胺受体,使其与多巴胺有效结合,帮助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高效减少运动并发症的发生。

本次实验以证明普拉克索能为帕金森运动并发症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为目的,对A组中的患者采取多巴丝肼进行治疗,对B组中的患者在保证其他条件与A组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利用普拉克索展开治疗。两种治疗方案完成后观察比对A、B组各自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B组患者的UPDRS分数相较A组均有所降低(P<0.05);并且B组患者在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比A组更少(P<0.05)。说明了将普拉克索采用合理恰当的方式运用到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治疗中,能够提高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效果,科学合理地帮助患者缓解相关症状,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从而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免受病痛折磨,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凌瑛.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吉林医学,2021,42(04):922-923.

[2]刘君.研究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20,39(27):105-107.

[3]卢继扬.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6):136-137.

[4]刘亚蓉.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9(02):158-159.

[5]吕云惠.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2):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