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中政府职能转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探讨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中政府职能转变

周晶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一直以来,国家和政府都非常重视退役军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也加大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力度,旨在把退役军人就业工作落实到位。因此,本文从地方政府职能出发,全面分析了政府职能在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建议和手段,以帮助退役军人提高综合能力。

关键词: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职能

1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职能现状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地方政府在退役军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主要体现在对上级人民政府出台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上。如对退役军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小额贷款、减税免税等。然而,在实际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由于地方政府自身缺乏主体意识和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无法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职能和作用,导致退役军人开发和管理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2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问题

2.1缺乏政府主体意识

目前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不足的主要因素是政府的主观意识不够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地方政府的宣传方式和力度明显不足,现有的宣传方式非常单一和落后,主要采用面对面的理论教育和宣传,或者电话、微信、QQ群通知。这种宣传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信息狭窄,最终导致退役军人获取的信息落后,无法获得全面的政策支持和教育培训。第二,地方政府在人力资源开发上被动,只能通过政策支持,比如提供技能培训,主要是通过聘请社会培训机构来完成技能培训。在整个技能培训中,政府没有进行全面的监督和参与,社会培训机构普遍注重经济利益,但培训持续时间和效果无法保证;第三,政府在政策执行方面表现不佳。在实践技能培训中,退役军人的参与率不到50%,这是由于政府对于退役军人培训形式的追求,以及其未能深入分析培训需求。因此,退役军人觉得技能培训的形式枯燥,没有意识到技能培训对自身发展的意义。

2.2政策缺乏长期规划和考虑

大多数地方政府提出的政策只考虑退役军人退役后的短期时间,没有考虑退役军人几十年后人力资源开发的持久性。从政策科学的角度来看,退役军人人力资源的开发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全面的、战略性的重要问题,应该纳入政府重大问题的考虑和设计中。

2.3缺乏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

目前从市场供求角度来看,退役军人就业基本属于先就业或创业,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运行的理解和认知还不够。因此,政府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服务和培训服务,为市场推荐合适的退役士兵,解决退役士兵的就业问题。但是,一些退役军人创业时,经常会遇到贷款难的问题。虽然当地政府为退役军人提供优惠贷款服务,但由于贷款流程复杂,需要填写的表格多,各部门盖章签字等,贷款办理中出现“多头问、多头跑”的现象,直接降低了工作效率。此外,但由于缺乏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在管理方法和手段上没有一定的执行标准,无法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在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实际作用和实效。

3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中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建议

3.1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首先,要完善地方法律法规,加强依法发展。目前,关于退役军人人力资源的开发,虽然有很多关于技能培训和自主创业的法律法规,但现有的法律法规水平较低,尤其是在实施细节上,缺乏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政策执行力。因此,地方政府应在省市法规调整完善的基础上,不断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完善符合地方法规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各参与方的权利和责任。其次,深化军民联动合作机制,通过经常性有意义的活动,加强军民感情,促进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顺利开展。比如在每年的征兵工作中,地方政府不断提高士兵素质,选派政治素养好、文化程度高的年轻人参军,提高大学生或应届毕业生参军比例。条件允许时,地方政府要积极了解退役军人的基本情况和家庭背景,有利于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实施。此外,加强退役军人信息平台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退役军人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一方面,退役军人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充分了解国家政策;另一方面,信息平台可以随时更新技能培训的内容、时间和选择,有利于退役军人随时随地自由学习。此外,信息平台的建设还可以为退役军人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3.2实现政策改革,完善监管机制

每个阶段出台的政策都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当时的社会需求。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策需要适当调整。但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一些人往往利用政策漏洞钻空子,进而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此时,需要通过调整和完善政策及时处理问题。地方政府要结合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实际,向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提供研究报告,为决策提供参考。此外,相关部门要定期对退役军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进行监督检查,通过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提高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的质量和效果,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的效能。

3.3加强就业培训的监督管理

首先,地方政府在开展退役军人技能培训前,要不断分析人力资源开发需求,主要是对退役军人的文化素养、技术能力、就业情况、岗位要求、培训公司收费、师资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从整体上设计和规划退役军人培训内容和课程。只有提高培训课程的实用性,才能提高退役军人的参与率,相应的技术能力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兴起,为退役军人的网络平台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提供了诸多便利。当地政府对网络培训课程进行了优化和梳理,选择了实用性强、对网络建设有较高好感度的课程。此外,通过加强培训设施投入,完善视频课件、思维题库等专业资料,方便退役士兵利用闲暇时间上网学习,充实自己,通过网上考试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对于在线课程,也要建立一个问答区,为老兵解读课程问题,同时推荐最受欢迎的在线学习平台。学习平台可以通过创业视频课件,为退伍军人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3.4为退役军人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

退役军人的社会保障直接关系到退役军人的基本礼仪,也对其家庭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老百姓的各项社会保障力度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对于退役士兵,也要健全和建立符合时代和社会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国家和军队的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一方面,在社会保障内容方面,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同时,社会保障制度要立足当前和长远规划。在设计上,要紧跟国家宏观调控趋势,缩小城乡差别,防止因制度不完善导致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是保证退役军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强退役军人的医疗保障,加强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增强其体育锻炼意识。此外,在省市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退役军人医疗保障,对其身体状况有深入的掌握和了解,建立医疗互助基金,避免退役军人因病返贫现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方政府在退役军人发展中存在参与不足、主体意识有待强化、公共服务体系缺失等问题,进一步影响了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地方政府应充分参与退役军人人力资源的开发,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为他们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同时,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就业培训监督管理,不断提高退役军人综合素质,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思婷.退役士兵人力资源开发中政府职能转变探析〔J〕.卷宗,2019,9(1):292-293.

〔2〕王玉青,陈志凌,冯国文.融合发展语境下退役士兵教育培训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0(9):72-76.

〔3〕苏晓涛,郑韦,张学宇.中外退伍军人社会保障及福利待遇简析〔J〕.中外交流,2019,26(23):54-55.

〔4〕苏赞来.新时代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9):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