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分析

方波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15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边坡支护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进行其它施工分项的基础。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正确认识边坡支护,并对应用要点进行掌握,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作业,提升施工质量。要想在真正意义上保证施工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应利用边坡支护技术,加固边坡,进而提升边坡土体稳定性。相对而言,对边坡稳定性造成影响具有多种原因,当前建筑工程,经常利用的边坡技术主要以复合土钉支护技术和锚固支护技术等为主,会获得良好的支护效果,并且施工具有便利性,支护效果良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边坡支护技术;控制要点

1导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状况飞速发展,也为基础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在向高空发展的同时,地下空间等区域也逐渐成为了建筑需求的方向,这样就使得深基坑等边坡支护成为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技术难题,并且边坡支护的种类也非常繁多,每种类型适应不同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模式,达到的施工效果也各不相同。

2边坡支护技术的分类

2.1地下连续墙支护形式

该形式支护结构需要构建地下连续墙,利用挖槽机械设备在地下挖出一条相应的沟槽,沟槽尺寸根据设计需要而定,然后用混凝土泥浆喷涂,形成连续墙结构的支护体,以保证沟槽周围土体的稳定性。由于水泥具有固化的特点,通过适当添加软土剂和水泥浆,并搅拌均匀,最终可在沟槽内形成水泥土柱状和挡墙状。该形式构建的连续墙需要满足边坡支护所需的承载能力和降水要求等技术指标,要求支护墙体结构质量可靠、经久耐用,并具备适应性强、抗扰动高、震动量小、防渗性好等特点,否则不能保证边坡支护的安全稳定。但要达到以上设计要求,其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对施工技术要求标准也较高,同时工程造价方面也不低。因此,这种支护方式在大型建筑项目施工中如地标建筑或大型高层建筑的地下防护工程、地铁工程、矿井工程等项目上较为常用。

2.2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支护技术对边坡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支护方法也是现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比较多的支护技术,该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基坑周边土地的力学强度,使土体荷载成为支护体系的一部分。该支护技术是指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需要在坡面铺设一层钢筋网,利用喷射混凝土的形式将钢筋网与混凝土紧密相连,从而形成钢筋混凝土面板。这种面板能够抵挡很大的来自土层的压力,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护结构。这种结构经过降水处理之后可以使其达到很好的结构稳定性,并且可以使用不同地区的实际环境。由于淤泥的土质如果不做降水处理,不但起不到稳定的作用,还会对正常的施工有一定的影响。在正常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开挖的深度,不允许超过土钉层整体深度的0.5米。土钉送入土层的过程之中,需要安装一定的支架,当土钉深入的深度已经达到95%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注浆工作。这种注浆能够与土钉的添加达成有好的配合,从而保证土钉支护的施工效果。

2.3锚杆支护技术

在锚杆支护技术中,挡土墙和土层锚杆是主要构成部分,在锚杆作用下,可以有效连接土墙和土层,确保锚杆具有额外理想,有效固定边坡并加大边坡承载力。在施工过程中,支护体系参数,会在挡土墙和压力作用下,不断完善。在滑坡区边皮周围,都是以锚杆支护技术为主,如果基坑高度超过七米边皮,则不能利用这项技术。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锚杆支护力不能顺应施工要求,会导致坍塌的情况出现。

2.4逆作拱墙技术

逆作拱墙的施工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建筑工程实际的施工情况和相关图纸的设计施工,由于逆作拱墙的支护原理是墙体自身的压应力,所以在施工前必须对基坑周围的地质情况和荷载分布进行详尽的调查,经过严格的应力分析计算后才可以进行设计、施做。另外对于拱墙的设计,主要通过建立拱墙,利用拱型的力学特点把基坑土压力转化为墙体的压应力。通过对上文的了解,大家也能够清晰的了解到拱墙的作用。这种拱墙是分为从局部封堵和全局封堵两种方式进行施做。在选择类型的过程中,必须有相关经验的技术人员根据图纸的要求和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甄别。

2.5加筋土挡技术

在施工中,选择这种技术,需合理控制施工材料,针对拉筋与土方的互相摩擦力,需优化施工条件,不断提高土方的整体性、稳定性。加筋土档技术主要通过土墙、拉筋以及充填料组成支护结构,由于该技术的人员需求量较少,材料使用量较少,且外观简洁,可缩短施工工期,对于边坡承载力要求不高。在平坦路段较为适用。但边坡比较陡峭,必然会影响拉筋效果。在施工过程中,需确保排水通畅,防止出现积水问题,影响支护的质量。

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控制要点分析

3.1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支护施工中,由于支护技术的应用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支护效果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明确不同支护技术的使用要求,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边坡支护技术的价值,同时要制定科学的工程施工管理方案,确保边坡支护施工质量。施工准备阶段应首先收集工程周围的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影响施工的其他资料,对工程施工进行统筹与测算,据此筛选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及边坡支护技术,为建筑工程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另外,还应注重边坡支护技术相关材料的选择,将适用理念贯彻到支护施工全过程,在选择混凝土材料、钢筋结构和水泥材料时,要综合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佳的材料搭配方案。按工程支护施工进度,规范材料运输方式,合理汇总施工材料,确保施工流程能相互衔接,做到有条不紊,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工程构件大量堆积,又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构件不能发挥自身性能,间接降低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3.2地质情况监测

基于施工地域地质情况,应进行监测,这样才能得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这也是地质情况监测最为关键的内容,进而给边坡支护施工提供稳固保证。例如严格控制土层稳定性,利用土质情况监测土层中的不稳定现象,进而暂停后续施工。在边坡支护施工中,会保证地质情况监测工作。在这项工作中,会减少施工引发的地质风险施工出现频率,尤其是挖掘基坑时,应给予地质情况检测一定的关注。作为监测人员,应尽职尽责,依据相关制度,当存在问题时,应向上级部门将土质情况及时的反馈。

3.3了解建筑基坑施工的整体结构

了解基坑施工的整体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施工人员对于施工的整体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只顾着在细枝末节的部位完成施工技术,那么其整体的宏观效果不会达到最佳状态。也不利于管理人员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更加无法让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密切的配合。所以必须让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讲解预期可能的工程项目成果,以及每一个施工环节对于整体的影响和关联性。只有施工人员和施工团队了解到这方面的内容,才可能更好地完成边坡支护技术,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

3.4边坡支护施工质量把关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边坡支护技术建设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讲,边坡支护技术对建筑工程稳定性具有严重影响。基于这样的情况,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应定期检查支护设施,尤其是天气恶劣情况下,应勤加检查。当支护施工完成以后,应进行检测。除此之外,作为施工人员,应以检查记录数据为参考,进而制定支护结构方案。

结束语

总之,在边坡支护技术应用的过程之中,必须注意对于工程项目的实际勘察工作。保证工程的施工环境,可以应用特殊类型的边坡支护技术。否则必须采用其他技术完成相应的施工工作,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其他工序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缪应常.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3):49-50.

[2]刘鹏.边坡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城市建筑,2019,16(20):177-178.

[3]吕良宇.建筑边坡支护技术[J].城市住宅,2019,26(10):169-170.

[4]翟永峰.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7):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