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消防监管工作的思考

/ 2

新时期消防监管工作的思考

夏增升 1 胡铮 2

  1. 上海化学工业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科

  2. 2.上海化学工业区消防救援支队综合指导科

摘要:随着消防体制和执法改革的深入,消防监督执法体制也进入崭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全面提升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质态,全力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监督执法队伍面临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关键词:新时期;消防监管


消防监督工作是国家赋予消防救援机构的神圣职责,是依照消防法律法规对机关、团体、企事业等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然而就当前消防监督工作来看,虽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但在法律运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之消防监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能力存在短板,纪检监察滞后,造成消防监督工作受到人民群众的诟病,需要我们紧密结合消防监督工作实际,转变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构建、完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来提高消防服务效能和消防监督执法形象,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一、当前消防监督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均十分重视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消防安全形势相对平稳。尽管如此,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与面临的消防安全形势任务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

(一)消防监管对象多而杂。消防监管市场主体量大面广,静态隐患量大面广,动态隐患屡治不绝。另外,新产业新业态、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新老问题交织并存,对新时期有效化解重大风险提出新挑战。

(二)监管人员与现实不匹配。消防执法人员数量十分有限,且专业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有较长时间从事安全监管经验或专业素养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与辖区单位数量严重不匹配。

(三)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由于工作性质,消防监督与各级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联系沟通较多,特别是从部队转到地方后,消防部门与地方各个政府部门的联系更加紧密,地方一些不良习气对消防执法工作影响很大,给消防执法的公正和廉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四)消防监管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消防监管存在监督检查隐患问题多、督促整改少,缺少固化整治成果、建立治理长效机制的措施,信用监管落实不到位,还未能实现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效应。“互联网+”监管多数运行层次相对肤浅,技术手段也较单一化、平面化、零碎化,远未达到预期。

二、做好新时期消防监管工作的几点想法

一是转变消防监管工作思路。过去消防监督部门对单位消防工作实行“保姆式”管理,承担了单位消防管理的职责,对单位消防工作大包大揽,错位了责权对等的原则,最终导致单位消防安全观念产生偏差,致使消防工作成了摆设,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员工不懂得火灾事故防范,不会有效处置初期火灾事故,不会引导人员疏散和逃生自救,酿成了许多惨痛的教训。新时期消防监管工作应该以督促社会单位掌握了解如何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如何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逐步建立和完善长效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机制,一点带面,进而有效提升全社会火灾防控水平为主。

二是完善消防执法内部监管体系。从提高消防执法人员素质下手,制定执法人员培育计划和教育方案,多种形式、多途径开展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岗位知识、理论的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全力改变监督人员执法水平。进一步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消防行政处罚公开、执法回访、好差评等制度,加大执法过程的监督和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群众参与和支持消防工作的热情。落实执法人员公开述职述廉、执法质量考评等制度,加大对消防执法人员的纪检督察力度,确保消防执法的公正、公开、公平。

三是健全共防共治消防安全体系。把消防工作纳入党务政务督查、政府目标考核、人大法律问询、政协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常态化落实明查暗访、督查检查、视频调度、通报追责、结果运用等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各级消防工作责任。实体化运作消防安全专业委员会,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牵头负责人,提升消防工作的政治地位,定期向行业部门发送消防安全提示函和隐患整改函,全面发动行业部门履职尽责。加大火灾事故追责力度,特别是对亡人火灾或有较大影响火灾,建立由各级政府明确授权或委托消防部门牵头组织实施火灾事故调查机制,倒查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完善消防安全信用体系,建立消防安全信用备案和信用修复机制,联合多部门依法依规实施信用联合惩戒,提升消防执法威慑力。进一步拓宽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的广度和深度,坚决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措施,并明确督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四是创新消防管控手段。依托“智慧城市”布局,加快实施“智慧消防”工程,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设消防物联网、消防车通道智能监控系统,对社会面消防工作情况实施动态监测,智能化研判、差异化监管。开展消防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维修改造住宅小区消防设施,建设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场所,在沿街店面推广安装独立烟感报警器、简易喷淋,切实打通火灾防控“最后一米”。创新消防宣传教育,改变传统消防宣传模式,通过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培育第三方机构等手段开展社会消防培训,努力培养更多的消防安全“明白人”。着力打造消防文化,通过建设消防文化主题公园、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聘请社区消防宣传大使,将消防文化渗透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加大投入,丰富手段,增强力度,常态化开展消防宣传,不断扩大消防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 李洋;关于如何筑牢消防监督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中国科技纵横》;2017-07-30

  2. 钟立刚,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公安消防支队,黑龙江牡丹江;浅谈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7年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2017-09-01

  3. 马晓玺;浅谈消防大队如何加强廉政执法;《管理观察》;2015-04-10

  4. 郭铁男;以基层基础建设为牵引全面提升公安消防队伍战斗力和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公安研究》;200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