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诊断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6
/ 2

螺旋 CT低剂量扫描在诊断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

李海东

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19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诊断泌尿系结石中采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共计60例。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所有患者先后进行常规剂量扫描与低剂量扫描,对比两种扫描方式使用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诊断率。结果:低剂量扫描辐射剂量使用明显少于常规剂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和诊断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泌尿系结石中采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能够获取较好的图像质量且可减少辐射剂量使用量,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诊断效果


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发病率较高,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典型症状是排尿困难、血尿、腰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及时并准确的诊断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临床常采用CT扫描技术,因辐射剂量对患者可造成一定的损伤,控制好辐射剂量对患者来说极为重要[1]。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在诊断泌尿系结石中采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23-53岁(38.23±1.23)岁,结石部位:12例膀胱结石,17例肾结石,19例输尿管结石,12例前列腺结石。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知晓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自愿配合。

1.2方法

使用仪器:16排螺旋CT扫描仪(美国GE Lightspeed)。所有患者先后进行常规剂量扫描和低剂量扫描。参数设置如下:常规剂量扫描:管电压设置为120kV,管电流设置为240mA,准直设置16×1.25,床速设置18.75转/圈,层厚设置为10mm,螺距设置为0.6。低剂量扫描:管电压设置为120kV,管电流设置为80mA,其他参数参照常规剂量扫描。

告知患者开始扫描前需饮水充盈膀胱,扫描时保持仰卧位,从肾脏上部开始扫描直到膀胱和输尿管。先进行平扫,在进行动脉期扫描30s、实质期扫描90s,再进行排泄期增强扫描10分钟,CT扫描仪自动调节平扫、动脉期和实质期的参数设定,排泄期的参数管电流设置为250mA,管电压设置为120kV,层厚设置为5mm,对其注入对比剂,速度维持在3-4ml/s,根据患者的体质量计算使用剂量,通常为1.0-1.5ml/kg。重建CT图像时厚度设置为1.25mm。

1.3观察指标

(1)对比辐射剂量。(2)对比两种扫描方式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率,优:图像清晰,能明显的将结石大小、形状等显示出来;良:图像一般清晰,能够显示出结石的大小、形状等;差:图像不清晰,无法明确结石大小、形状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23.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型的数据使用6119c81356ff1_html_91ae0d424823e2af.gif 来表示,运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型的数据使用%来表示,运用6119c81356ff1_html_b5ee59f62c179818.gif 值进行检验,当计算结果P<0.05则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对比辐射剂量。

如表1所示,低剂量扫描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常规剂量扫描,P<0.05。

1辐射剂量(x±s)(n=60

组别

CTDlvol(mGy)

DLP(mGy·cm)

对照组

4.96±0.78

195.42±9.03

研究组

3.35±0.13

132.42±9.34

T

15.7709

37.5630

P

0.0000

0.0000

2.2对比两种扫描方式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率。

如表2所示,两种扫描方式图像质量优良率和准确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率 [n%]n=60


图像质量

诊断准确率

组别

优良率

对照组

37

19

4

56(93.3)

55(91.7)

研究组

38

20

2

57(95.0)

54(90.0)

-

-

-

0.1517

0.1001

P

-

-

-

0.6969

0.7517

3 讨论

近些年,泌尿系结石发病率逐年增多,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引发尿路感染以及肾功能损伤,典型症状为腹部剧烈疼痛。临床诊断泌尿系结石多采用螺旋CT检查,具有扫描速度快、可三维成像、层厚较薄等特点,在检查时能够对患者进行大范围扫描,误诊率较低,诊断准确性较高,但是在接受检查时患者承受的辐射加量也较多,为了减少患者因辐射量而受到的损伤,有必要适当的减少辐射剂量[2-3]。在螺旋CT扫描时将管电流降低,提高螺距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且不会影响图像质量。

综上所述,在进行泌尿系结石的诊断时采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获得清晰的图像并降低辐射剂量,建议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超平,周星辉,吴钢飞,苏红兵,熊立军.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诊断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01):95-96.

[2]麦兆绵.低剂量CT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03):106-107.

[3]许杰雄,汤彩敬,李智健.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的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检查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8):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