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肿瘤放疗专科护理敏感指标构建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胸部肿瘤放疗专科护理敏感指标构建与应用

刘雪梅 郭娜

泰安市肿瘤防治院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我科是胸部肿瘤放化疗专科,因疾病和治疗的特殊性,大多数病人都有呼吸系统相关症状,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通过临床大量实践我们总结出,护士作为放疗后副反应的直接观察者和干预措施执行者,健康宣教的主要实施者,其工作需要更加专业、细致和规范化。

关键词:胸部肿瘤放疗;专科护理敏感指标构建;应用;

前言:[目的]构建胸部肿瘤放疗专科症状管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根据敏感指标制作放疗专科症状管理护理评估卡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确定胸部肿瘤放疗专科症状护理管理敏感指标的关键内容。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我院胸部肿瘤I科和Ⅳ科首次接受胸部肿瘤根治性放疗的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计划放疗时长>4周;②此次单纯接受胸部放疗;③放疗总剂量50Gy~70 Gy,分25次~35次完成;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同步或序贯放化疗者;②糖尿病多年且有糖尿病足,或恶病质,或本身放射区有皮肌炎、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疾病者;③患有精神障碍性疾病者。各纳入病人100例,Ⅳ科病人为观察组,工科病人为对照组。

2.放疗相关性症状管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专科常规放疗相关性症状管理方法,根据放疗相关症状在放疗开始的第1天及放疗期间的每周五按护理评估卡进行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照处理指导及医嘱给予相关症状处理。观察组应用胸部肿瘤放疗专科症状管理护理敏感指标构建的放疗卡对病人进行放疗相关性症状管理,将构建的症状管理护理敏感指标制作成化疗卡,根据11项二级指标及42项三级指标相关症状的复评需求设计,并对相关症状的处理给予指导意见,便于临床护理人员对接受放疗的病人进行规范的观察和处理,以便在病人在出现相关不良反应时能及时得到规范治疗及护理。护士培训为消除因评估人员主观评估差异造成的误差,Ⅳ科全体护士统一学习该敏感指标体系及评分方法,统一各项评分标准。强调护士皆应秉持爱岗敬业对病人认真负责的态度,监测病人的症状,并加以护理及管理。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内容掌握情况进行当场考核,针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二次培训讲解,直至观察组护理人员全面掌握评估方法。症状管理依照症状管理理论进行,症状管理理论是动态的、多维的症状管理的理论模式,包含症状体验、症状管理策略和管理结局部分。根据该理论规定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症状即需要被管理。症状以自己陈述为主,没有表达能力的病人以照顾其最多的人的陈述为主;医生及护士的判断为辅助。同时规定无论是观察组或是对照组,护士一旦发现病人出现相关并发症,都应积极、正确的处置,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宣教。

3.评估方法。观察组自病人开始放疗起,责任护士启用科室由“胸部肿瘤放疗专科症状管理护理敏感指标指导构建的放疗卡”简称“胸部肿瘤放疗护理敏感指标评估指导卡”,定期参照评估卡中各条目对病人放疗期间的反应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和对症处理。具体内容为每日对病人放射性肺炎、放射性皮炎、放射性食管炎、疼痛、胃肠道反应、睡眠状态、疲乏程度、跌倒情况,每周对体重、每两周对精神健康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和评估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及医疗干预措施。以便及时解决病人放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护士收集病人症状数据时机:做晨问护理时、床旁交接班时、为病人进行输液等治疗时、普查体温时、下午治疗基本结束为责护病房病人做健康宣教时、通知次日查血及特殊检查时。因可评估的时机多,评估方便,可操作性强,不会影响护士正常工作及病人的休息。

二、结果

胸部肿瘤放疗科敏感指标体系应用研究,各项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以病人为中心是我国护理质量管理的宗旨,建立本土化、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是我国护理学科下一步完善和改进的重点。以往各科室质量指标大多以全院的质量指标为培训重点,专科的质量指标没有系统的制定,也没有单独的提出重点培训,年轻的护士往往需较长时间掌握。本研究是针对这一现状,顺应我国护理发展大方向而进行的一次大胆创新与尝试。结合临床而言,放疗病人因住院时间长,10次放疗内不良反应较少出现等特点,病人常常忽略了副反应的发生,角色意识逐渐淡化,在放疗初期很注意皮肤的保护、预防呼吸但感染、营养等问题,但随着放疗次数累加,病人因感觉不到副作用而忽略了自我保护和呼吸功能锻炼,到放疗10次、20次后期副反应明显时就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通过胸部肿瘤放疗科症状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放疗卡的设计,将放疗卡挂于病人床头,很好地起到了对护士及病人的双重提醒作用,护士不至于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忽略了对放疗病人的评估及宣教。病人角色意识强化,依从性加强,自我观察能力提高等。双管齐下,最终让病人获得更好的结局。应用胸部肿瘤放疗症状管理敏感指标的效果以往的护理质量研究往往通过病人的满意度来反映护理质量,而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监测的对象更多的是护士及护理文件,忽略了对病人整个治疗过程及结果的评价,这样做也可能造成护理质量的不稳定性,通过针对胸部肿瘤放疗病人症状管护理理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在该体系的理论基础上对放疗卡的建立及使用,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症状管理过程中的不足。本研究中的所有检测指标都有相关的评估工具或者细则,不存在模糊值、中间值等情况,故该研究的各指标符合敏感性。本研究可操作性强,且惠及护患双方。一方面,护士实施起来便捷,在完成对病人的常规评估的同时就可以完成当天应填写的内容,评估病人时对相关症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病人在参与评估的过程中,也可获得健康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以健康教育为手段.有目的地指导病人掌握常见症状的自我观察与基本处理方法,鼓励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应对疾病所引起的不适可引发成功体验,提高病人自我管理疾病的信念和决心,从而进一步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最终改善病人结局。敏感指标的应用效果敏感指标的应用可减少放疗三大并发症将胸部肿瘤放疗的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三大并发症的各级发生比例横向对比,观察组放射性炎症发生率较低,且发生的程度较轻(P

结束语:敏感指标的应用可提高病人整体满意度观察组病人整体满意度较高(P<0.05),使用放疗卡可以提高病人对此次就医的整体满意度。但对于护士的满意度,两组结果相当(P>0.05)。又因为两组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都≥98%,因此虽然该项P>0.05但不能说明放疗卡的应用对提高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无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敏,陈要武.设立质量敏感指标推荐普外科优质护理持续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9,30(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