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有效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电网企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有效对策

赵璐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供电公司 山西省运城市 044000

引言:近年来,电力资源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促进电网企业的改革,使电网企业的发展水平和经营模式可以同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符合。而电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是推进电网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对此提出有效的建议,有助于保证我国电网企业的健康经营、高效管理与平稳发展。

1.电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定义以及特点

财务共享服务是在将企业内部的共有重复的会计技能进行重新的整合,从而使得企业内部的会计业务可以更加的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处理效率。节约企业的生产以及管理成本,帮助企业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自问世以来就在提升企业工作效率、控制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迅速得到了企业管理部门的喜爱。电网属于我国的传统国有企业,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需要适当的引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是其中之一。一般而言,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即:会计账务处理、现金管理、财务报告、其他会计业务(发票管理、差旅费管理、税务筹划)。

利用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开展各项业务可以有效的提升财务处理工作的效率,从而保证企业的管理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促进我国电网企业在新的时期的发展,进而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

2.电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

2.1业务标准化程度高,具备财务共享基础

电网企业为了促进自身在新的时期的发展,在企业内部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采取了厂网分开以及主辅分离政策,使得我国电网的工作侧重点发生了变化,使得输配电业务成为了目前电网企业的主要业务。企业员工对于具体的流程以及工作原理比较熟悉,从而为相关业务的开展提供基础,另外,会计核算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电网企业满足建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具体要求。

2.2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符合监管变化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的国有企业面临着产业转型,因此相关部门开始针对电力行业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在全新的政策下,输配电的价格需要依据电压的等级来确定。传统的电网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各个下属企业之间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独立性,使得输配电的相关信息比较松散,无法有效的集中有价值的信息,更无法将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及时的传递,另外,上级部门无法对下级部门进行及时的监管,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因此,在电网企业内部建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有效的集中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信息,提升信息的质量的同时提升信息的传递效率,从而提升电网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

2.3电网企业具备建设财务共享服务的基本要素

在信息化时代,电力资源成为最为主要的战略性资源之一,因此在新的时期采取合理的措施推进电网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使得电网企业自身具备了建设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基本要素。首先,电网企业推进了自身的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推进自身的管理制度以及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另外,电网企业在企业内部拥有了先进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我国最为主要的两大电力企业在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其相应的工作流程上实现了统一,建立了相应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财务信息的远程输送和精确化处理,为在电网企业内部建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电网企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有效途径

3.1明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

电网企业要发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积极作用,应首先明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根据国内外大型集团公司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成功经验,结合电网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电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职能应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会计账务处理,包括会计核算、资金支付、报表编制和会计资料管理等;二是财务数据管理,主要进行财务数据挖掘分析,提供多维度分析和预警,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三是财会人才培养,主要培养集团系统财务人员,将新进财务人员通过共享服务中心锻炼后,输出到各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职能应定位于为电网企业集团财务工作提供日常性、事务性财务服务的组织,应主要从事企业集团日常财务核算、报告和分析活动,执行标准的业务流程,主要业务活动包括日常财务核算,财务数据分析,编制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等工作。

3.2确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作为企业组织工作的基本框架,是流程安排的基础。因此也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部分。公司应在确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基础上,细化财务共享服务的目标和职责体系,结合公司管理水平和实际情况进行财务管理流程划分和部门职责界定,综合确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电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主要涉及财务管理的制度设计、流程调整和监督检查等三方面内容。首先,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伊始,应根据电网企业集团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对其组织架构进行分析和选择,确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经营方式,选择采取基本方式、市场方式、竞争方式或独立方式。其次,随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根据市场的发展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要求,对其职能和模式进行组织架构层面的调整。最后,在稳定经营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架构中,对不相容职务和信息系统管理岗位等重要岗位加大日常控制监督的力度。

3.3建立共享模式下财务管理制度标准化

将整个集团财务管理制度的标准化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构建的基础,也是财务集约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标准化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电网企业集团总部制订财务共享模式下适用于整个集团的财务标准业务规范,作为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制度规范基础。其次,对财务流程进行重新设定,财务流程的再造需要实现财务数据业务化、财务流程模块化和财务数据的全程共享。财务流程的再造容易引发企业组织内部的权力竞争,形成对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重大阻力,这需要电网企业集团总部管理层具备优秀的管控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再次,要加强各分公司的培训学习,使相关财务组织的员工全面掌握新的标准和流程,并对各分公司落实执行财务标准化的工作要给予持续的监督。

3.4发挥信息系统的支撑支持作用

从目前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公司来看,先进的财务信息系统是必须配备的支撑手段。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人员、业务的集中处理,包括资金结算、集中核算、单据传递、业务协同等均需要电子化处理。如果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持,人工手段是无法满足中心正常运作需要的。因此,建设科学的会计信息管理平台,提升电网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可以为进一步发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用提出良好的支持作用。会计信息系统可以通过添加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数据采集、数据转换、数据加载、数据挖掘等数据库技术,为企业集团定制相关的会计报表和会计图表,并提供个性化的数据服务,提升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利用能力,为企业集团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在财务信息系统建设中,需专门梳理共享服务中心业务需求,明确业务处理流程、统一业务处理标准,提前做好信息处理功能开发,重点是优化会计科目体系、统一核算标准、开发远程报销审批功能等,利用银企联通推进资金集中结算,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可以使得电网公司企业降低管理运营成本,提升企业间的竞争力,电网企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欧健军.创新电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3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