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预防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3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预防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效果研究

马国兰

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 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保政策的完善,各种骨科内固定术和人工关节置换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减少患者痛苦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静脉血栓栓塞症(TVE)是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的风险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国内外文献报道,约有2.8%的VTE患者接受了全髋关节置换术(THA),2.1%的VTE患者接受了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比例不容小觑。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预防骨科;预防骨科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住在我院外一科行骨科大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骨科大手术(MOS)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8例。治疗组男58例,女70例,年龄26~90岁,平均(66.37±13.09)岁,初中及以下文化者76例,VTE风险等级低、中危患者0例,高危患者63例,极高危患者65例,THA患者31例,TKA患者25例,HFS患者72例。对照组男52例,女76例,年龄22~90岁,平均(63.46±13.82)岁,初中及以下文化者80例,VTE风险等级低、中危患者0例,高危患者59例,极高危患者69例,THA患者39例,TKA患者24例,HFS患者6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术后VTE风险指数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该方案已经陕西中医药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项目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VET风险等级

骨科大手术构成

危险因
素评分


高中

初中

专科及以下

低危

中危

高危

极高危

THA

TKA

HFS

治疗组

58(45.31)

70(54.69)

66.37±13.09

76(59.37)

35(27.34)

17(13.29)

0(0.00)

0(0.00)

63(49.22)

65(50.78)

31(24.22)

25(19.53)

72(56.25)

5.21±1.51


对照组

52(40.63)

76(59.37)

63.46±13.82

80(62.50)

33(25.78)

15(11.72)

0(0.00)

0(0.00)

59(46.09)

69(53.91)

39(30.47)

24(18.75)

72(56.25)

5.22±1.70

t/χ2

0.952

1.616

0.370

0.031

0.080

-0.054


p

0.317

0.107

0.821

0.862

0.946

0.957

注:THA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KA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HFS为髋部骨折手术。

1.2 纳入标准

髋部骨折手术者;因关节病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者;住院满3天以上者;年龄≥18岁,认知判断正常,无交流障碍,无精神病史;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以上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未签署知情同意书;不能配合治疗者;入院时或术前诊断有VTE者。

1.4 静脉血栓栓塞症(TVE)诊断标准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有静脉血栓者,通过静脉造影确诊。

1.5 护理方法

1.5.1 治疗组

给予本研究建立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入院宣教、血栓风险评估、分级预防、基本预防、传统功能锻炼、中药外用等。

1.5.1.1 入院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及可预防性,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中来,同时给予一定的心理关注;指导每日饮水量≥3000ml,避免血液浓缩,清淡、高蛋白、高纤维素及低脂饮食,戒烟酒,预防便秘,控制血糖。注意肢体保暖,抬高患肢,正确摆放髋、膝关节位置,以防引起或加重静脉损伤。

1.5.1.2 血栓风险评估

Cpirini血栓风险因素评分量表,骨科大手术患者为极高危(5~7分)人群,根据血栓风险等级进行重点防控。

1.5.1.3 分级预防

基础预防基础上给予物理预防加药物预防。(1)评估患者在给予物理预防时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评估患者的术后状况并尽快治疗。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治疗1次/日,1h/次(全程由护士操作)。持续预防时间遵从ACCP10及《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预防指南》中推荐的预防时间可以适当延长至35d。(2)药物预防:护士根据医嘱正确给药、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健康宣教,取得患者配合。①采用低分子肝素钙4000IU/支,皮下注射,1次/日。②术后第2天至第7天,手术部位若出现皮下瘀斑、肿胀,予以中药伤科黄药外敷(生大黄30 g,黄柏30 g,蒲公英15 g,金银花15 g,乳香10 g,没药10 g,土鳖虫10 g,川芎15 g,红花20 g,防己20 g,栀子30 g,薄荷20,厚朴15 g,陈皮15 g,延胡索15 g,冰片10 g,制川乌15 g,制草乌15 g,甘草10 g。将上述中药磨成粉末,放入无菌换药碗中用200 ml生理盐水混匀,用无菌纱布块置入换药碗中浸泡,待浸润后即可将纱布块外敷至患处);术后若出现腹部不适可适当用吴茱萸100 g+盐100 g放入布袋中加热置于肚脐周围轻揉,每天2次,1次20 min。③术后第1天,若伤口部位疼痛明显,可予以揿针疗法(也称埋针疗法或皮内针法),予以合谷、内关、外关、太冲、足三里、阿是穴处给予揿针治疗,每次取4个穴位,1次/日,30min/次。一次性使用无菌揿针,型号规格:平板式0.25/2mm/16,浙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270138号。

1.5.2 对照组

实施预防血栓常规护理 介绍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医学知识,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每日饮水大于3000 ml,进食清单、高蛋白、高纤维素及低脂饮食,戒烟酒;指导患者正确摆放体位,使髋关键和膝关节处于功能位置,注意保暖;适度补液,避免血液浓缩,纠正脱水;病情观察,观察VTE症状体征,每天正确测量肢体周径,评估肢体肿胀程度,观察抗凝药物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疼痛护理,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取阶梯式护理干预措施,各项操作动作轻柔,放置机械性损伤。

2 结果

2.1 VTE认知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对预防VTE认知量表评分如表2所示,治疗组、对照组在护理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对预防VTE认知量表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 2 两组患者VTE认知量表得分比较(x¯±s)(x¯±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治疗组

128

59.63±17.51

81.01±10.94

-14.121

0.000


对照组

128

59.14±15.08

62.89±11.40*

2.526

0.012


t


1.752

-17.804




p


0.631

0.000



注:两组护理前比较p>0.05; 两组在护理前后组内比较p<0.05;护理后,*与治疗组比较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的快速发展,中医康复护理也受到广大患者的关注。中医康复护理是基于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传统康复理念,配合康复医疗(如CPM机等)、传统康复训练和保健方法,通过积极的护理措施,患者的身心健康可以恢复到原始的健康状态。中西结合护理是将基础护理程序与中医特色护理、疗法相结合的临床护理过程,这是以基础护理为理论框架的一个开放性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从诊断—护理—效果评估,对相应的疾病、相应的并发症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同时配合中医护理诊疗,最后达到中西医结合,标本兼顾,直至患者完全康复。

参考文献

[1]刘霖芯,张韬,杨珉.利用多水平模型计算及校正Cronbach alpha系数[J].中国卫生统计,2018,35(6):838-842.

[2]朱红兵,何丽娟.在EXCEL中实现多总体方差的Bartlett齐性检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1):114-116,125.

[3]王璐,史铁英,尹安春,等.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护理学报,2014,21(3):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