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荣童雅

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邮编 232001

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做出分析。方法:通过选取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94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为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然后对两组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做出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在经过健康教育之后的用药、锻炼、饮食依从性进行观察可以看出,观察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关系以及环境因素的兴奋作出观察可看出,观察组评分要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都得到有效提升,并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护理;作用

引言

在老龄化的社会发展当中,很多慢性疾病的患病人数都在逐渐的增加,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升。老年心血管疾病包括着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类型,主要是受到年龄、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也会导致这类疾病发生率的增加。老年心血管的发生会不仅会给患者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况。健康教育指的就是患者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引导下对疾病知识和基础胡的自我护理知识做好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疾病控制效果的提升。现选取我院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94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68.54±12.51)岁,平均病程(6.20±2.51)年。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68.61±11.18)岁,平均病程(6.35±2.60)年。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没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对照组主要是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通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并且要让其保持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当中,对患者的基础情况做好详细记录。观察组主要是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1.生活指导

不同的患者之间所面临的病情情况也会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健康指导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护理人员来说,需要做好对患者疾病的充分性了解,让其可以更好的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护理价值做好积极的了解,并且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让患者的依从性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在护理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不少患者心存疑虑的现象,相关护理人员需要重视这样的问题,采用合适的方式来帮助其消除疑虑,通过利用针对性的讲解治疗和康复内容,让其减少心理上的负担。

2.用药干预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一般都需长期服药,因此需要建立起适当的用药监督制度,将自我监督和家属监督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建立起完善的用药档案,并且要对不同阶段用药状况进行分析,为患者讲解用药后常见不良反应和处理方式,让患者可以及时就诊。

3.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做好沟通和交流,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做好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对于老年心血管患者来说,他们具有病情复杂且病程相对较长的重要特点,整体的身体状况都不够好,因此比较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会导致患者出现情感脆弱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心理上的疾病,其中焦虑抑郁情绪比较普遍。护理人员在开展健康指导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特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让患者可以树立起更强的信心,积极做好配合治疗。

4.运动干预

在开展运动干预之前需要由康复科医生为患者做好详细的身体检查,做好对心功能储量的有效评估,对患者的可接受运动量做出分析,通过制定出合适的运动量来让患者得到更好的锻炼。另外还要根据运动量和不同的锻炼部位来进行不同阶段的锻炼,从慢步逐渐过渡到轻微运动,再到慢跑,时间是从长到短过渡。

(三)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依从性进行分析,其中包括着用药、锻炼、饮食等方面依从性。另外还要对不同干预方式下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作出分析。

二、结果

(一)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对两组患者的用药、锻炼和饮食的依从性做出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组依从性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

组别

例数(n)

用药

锻炼

饮食

对照组

47

75.16±2.16

76.24±2.89

77.58±3.19

观察组

47

86.15±1.69

84.58±3.22

92.16±4.26

t值


30.569

14.094

19.716

P值


0.000

0.000

0.000


(二)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可以看出,观察组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组别

例数(n)

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关系

环境因素

对照组

47

2.46±0.23

2.34±0.19

2.50±0.22

2.69±0.13

观察组

47

3.16±0.18

3.46±0.20

3.51±0.17

3.62±0.22

t值


16.431

23.674

21.182

21.221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三、讨论

心血管疾病属于病程长且危害大的慢性疾病,其中以老年患者居多。对于这种类型的患者来说,其治疗周期比较长,并且对于治疗的依从性要求也比较高。为了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进行提升,进一步的改善改善其生活质量,需要在临床上做到对护理干预的高度重视,给予患者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一种组织性极极强的护理方法,将其应用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治疗当中,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需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促进病情的稳定和康复。

结语

综上所述,将健康教育应用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当中,可以对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进行提升,对增强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利盼.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患者中的效果评价[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06):121-122.

[2]刘琳,徐明明,毛艳芳,贺艳.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效果[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8(03):197.

[3]王爱华.健康教育在老年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