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

罗小蜜

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 530003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以我科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79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自愿原则,将患者分成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情况及发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中出现了1例发绀(2.5%),对照组中出现了7例发绀(17.95%),经统计比较,结果有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显示有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加强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肺部功能,降低发绀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健康。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呼吸肌功能;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首先而特征的疾病,该疾病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言行反应增强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危害很大,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等常见的慢性疾病,有着很高的致残、致死率。针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十分必要,有效的呼吸肌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患者肺部功能的恢复,预防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有研究表明[1-2],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呼吸肌功能锻炼过程中,加强相关护理工作,可以提高呼吸肌功能锻炼效果,促进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就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作了相关探讨,现将具体内容作如下介绍。


1.对象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科79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患者入选时间为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应用自愿原则,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40例(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39~63岁,平均(51.25±0.25)岁;对照组:39例(男22例,女17例),患者年龄41~64岁,平均(52.35±0.35)岁。经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指标》诊断标准,且患者均处于康复期。经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康复期实施的是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指导、生活指导等;研究组患者在前者基础上实施呼吸肌功能锻炼的儿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心理护理

面对疾病的困扰,患者难免会产生一些消极心理,这些心理是不利于患者健康的。对此,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做好心理干预。一方面,护士要告知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向患者普及相关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让患者安心、放心,积极配合治疗;另一方面,护士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密切关注患者,多劝导、引导,避免患者出现焦虑、恐慌等情绪。

1.2.2排痰指导

为了防止气道堵塞,避免痰液累积而引发细菌感染,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排痰。首先,护士要知道患者进行科学的咳痰,让患者掌握相应的咳痰技巧,让痰液充分排出体外,必要时可以利用重力原理,对痰液进行引流;其次,对患者进行雾化治疗,雾化前,先让患者吸入解痉剂,以此扩张气管,然后进行雾化,雾化过程中,指导患者重复做深呼气,屏气5S后在深呼气。另外,在患者出现咳嗽。咳痰时,可有节奏地拍击患者背部,手指并拢呈空心状,然后从下往上、由边缘至背部中央叩拍,从而帮助患者顺利咳嗽、咳痰。

1.2.3饮食护理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而言,他们的机体很容易出现呼吸机蛋白分解和肌纤维结构改变,进而出现呼吸肌力量减弱,容易一番呼吸衰竭。为了防止出现这一问题,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的饮食指导。结合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叮嘱患者多食用含蛋白、维生素高的食物,增强机体营养[3]。对于消化能力较差的患者,可执行少吃多餐原则。同时,叮嘱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2.4呼吸肌功能锻炼的干预

首先,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时,必须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护士负责;其次,在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控制好呼吸肌功能锻炼量,同时密切关注患者锻炼过程中的变化,以腹式呼吸为例,在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时,要注意闭气的时间,不要过长的憋气,要有节奏地进行吸气、呼气,且腹式呼吸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5~10min。

1.3判定指标

记录患者护理过程中发绀发生情况,同时对患者的肺部功能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绀发生率及肺部功能改善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1.0处理本次研究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数据结果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患者中,发生了1例发绀(轻度),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了7例发绀(2例重度,4例中度,1例轻度),两组患者的发绀发生率比较,结果有差异,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发绀发生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重度发绀

中度发绀

轻度发绀

发绀发生率(%)

研究组

对照组

P

40

39


0

2


0

4


1

1


1(2.5)

7(17.95)

<0.05


2.2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两组患者肺部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差异较大,p<0.05,如表2。

表2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组别

VC max

FEV1

FEV1/FVC

MMEF

PEF

研究组

对照组

2.52±0.25

2.01±0.45

1.71±1.25

1.33±0.68

72.35±11.44

61.28±10.33

1.69±1.24

1.13±1.08

5.05±0.45

3.36±1.22



3.讨论

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发病率有了明显的上身趋势,尤其是老年人,这一疾病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十分重要。康复期呼吸肌功能段,可以预防疾病的加重,增强患者体质,降低发绀的发生,改善患者肺部功能[4]。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中,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健康有着促进作用。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饮食指导以及呼吸肌功能锻炼指导,可以提高患者整体质量,增强患者膈肌,促进患者肺部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沈春燕,陈文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期的呼吸肌功能锻炼和护理[J].科技资讯,2020,18(32):179-183.

[2]杨琦.细节护理联合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0,39(17):160-162+177.

[3]成燕.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J].人人健康,2019(12):187.

[4]陈红.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4):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