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0
/ 2

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的渗透

张弋 1 周婷婷 2

1身份证号: 44011219870620**** 2身份证号: 32060219870928*****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各行各业对于生态化模式的关注也越来越高,都希望能够实现绿色低碳环保。建筑设计的发展也需要涉及到各类资源、影响到周边的环境问题,而生态化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出要求在建筑过程中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更符合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生态建筑学;高层建筑设计;渗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进步,高层建筑的应用十分广泛,为了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进行满足和促进,高层建筑必须对绿色生态理念进行相应的应用和发展。在城市高层建筑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对建筑的空间、结构、外观进行设计和改良,同时加强生态和自然对于建筑的促进作用,积极使用新能源进行相应的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活动,从而推进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的长久发展。

1生态建筑观的含义

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学作为研究环境与建筑的一门学科占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生态系统,然后通过对系统内的各种环节进行合理设计,形成一个良好的能源物质循环,这个过程叫做生态建筑学,同时,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遵循出生态建筑观理念的原则。生态建筑观理念在建筑设计的应用过程中,为了使建筑物与周边环境和谐发展,需要对建筑物的选址、空间结构体系等环节要进行合理设计和规划,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选择绿色生态的建筑材料,加强对自然植被的有效利用,从而减少在建筑过程中能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物给人们带来的舒适度,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高层建筑的生态设计原则

2.1节能环保

要尽可能多地使用可再生资源来代替消耗量较大,且会产生有毒有害废气的能源,注重材料的绿色性和节能性,避免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其次降低对一次性材料的使用,充分利用环境和资源所提供的条件,合理使用风能、太阳能代替原有的煤炭、石油等一次性能源;最后要注重节能技术、节能材料、节能化装置等的应用,尽可能采用可循环回收利用、储热、蓄能、存能等方式来降低能源消耗,在满足日常消耗情况下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2经济性原则

建筑工程中涉及到多种资源的调用,如钢筋水泥、水、电等。生态化模式中既要考虑到材料的环保性,还要考虑材料的高利用率,对此,在控制好建设成本的前提下可以引入先进的材料、先进的技术,提升材料的高利用率以及提升建设技术,进而实现材料、人工各方面支出更具有科学合理化,实现建筑设计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2.3因地制宜

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就是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气息和气候条件,生态建筑设计切不可忽视这些基本要素,即生态建筑应有明显的本土和地域化特征,要综合考虑地质学、建筑学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合理融入生态设计理念,实现建筑场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因此在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例如根据当地常用的建筑材料设计建筑的维护结构和构造,根据当地日照、通风等气候条件设计采光照明和通风系统,根据当地地势特性设计便捷流畅的排水系统,根据当地人文景观、生活习惯等生态元素设计符合当地人审美的建筑物外观和实用的功能空间形式,通过各种科学化、环保化和绿色化的设计,既满足当地实际建筑需求,又能缓解其资源紧张、生态破坏情况,还能促进当地相关建筑产业的发展。

3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渗透措施

3.1生态化示范

生态高层建筑反映了科技的创新程度,受到人们需求的驱使,是人们的集众智慧的结晶,展现了人们利用自然与改造的能力。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生态高层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需要在设计过程中逐步落实。因此,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层建筑的在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自然环境因素,还需要在综合分析各项建筑指标的同时,构建一个与外部生态环境协调的环境系统,体现其使用性、环境协调性等优势,推动高层建筑设计技术的进步,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物特性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高层建筑的设计中,需要进一步强化材料选择的重要性,务必选择绿色材料,避免使用有毒、易挥发的化学合成制品,还要考虑对有害辐射进行严格管控,通过设计使建筑物具备自动调节功能,使人们的居住条件的品质得到提升。还应当注重隔音效果,减轻早已能对人们的正常休息、生活造成影响。

3.2保温材料选择

住宅建筑设计中,材料的科学选择对于提高建筑稳定性、生态性和耐久性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保温材料的科学选择,是实现室内温湿度调节、降低能源损耗的关键。在生态建筑理论影响下,外墙保温材料的选择除要注重各项性能外,节能效果也是重点考察对象。加强外墙保温节能效果,也就等于降低建筑的能源损耗。外墙保温材料在选择中,一方面要做到针对性,根据建筑结构形状、类型及所处位置确定外墙保温材料的种类、规格、型号,充分发挥保温材料的性能。一方面要对保温材料的性能实行细致检测,确保其保温隔热、耐腐蚀、耐久性、经济性等均符合住宅建筑要求,做到能源的科学管控,从而加强建筑的舒适性,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通过外墙保温结构的合理运用,能有效调节建筑物内部的环境温度,达到节能目标。

3.3被动式照明及通风系统

传统节能设计方法为:高层建筑的设计人员通过将幕墙与高层建筑设计成封闭微型结构,使得建筑的耗电量达到最低,减缓热辐射。但是,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由于密闭性导致空调的依赖,而使得空气质量变差,需要耗费更多的电能。目前,针对上述问题,高层建筑设计师所研究的重要问题为如何才能在炎热的条件下为建筑物提供自然通风。如一些建筑物使用天窗、百叶窗等办法,实现自然通风。通过生态建筑学的研究,利用生态建筑理念对建筑物进行绿化包装,一方面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显著改善空气质量,充分利用地上空间,改善高层建筑的环境特性。

3.4节能设计

生态建筑理论下的节能设计,要求住宅建筑增加新能源使用率,以新型清洁型能源替换传统能源,达到节能目标。目前常见的新能源技术以太阳能发电和地热能技术为主,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新型环保性能源、材料应运而生,为住宅建筑生态设计提供了坚实保障。

3.5场地设计

建筑物和场地的结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且场地上良好的植被可以改善场地的微气候。适当的地形可以在阳光明媚的夏天和冬天的阳光下提供良好的阴影。维护并尊重原始场地及其原始外观,并减少对原始场地的手动干预。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应充分规划和使用该区域,前提是该区域应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平衡场地内各区域的现有条件,综合考量后,这样可以为原始场地的各个组成部分实现全面而平衡的设置。

参考文献

[1]王娟.高层建筑的生态设计[J].建筑结构,2020,50(17):166.

[2]沙二冬.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地产,2019(24):21+136.

[3]刘嘉斐.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73.

[4]潘翠花.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要点探析[J].四川水泥,2019(0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