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供电+能效服务” 助力高质量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0
/ 2

实施“供电 +能效服务” 助力高质量发展

郑燕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德阳供电公司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加强传统供电业务和新兴能效服务融合,推出“供电+能效”综合能源整体“打包”服务,针对不同用电类别、行业特点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易落地能效服务产品组合方案,强化客户前端服务能力建设和后台技术支撑,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品质,全方位挖掘潜力、降本增效,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实施“供电+能效服务” 助力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供电+能效服务;质量发展

引言

通过市县公司的能效服务,能够为客户降本增效,提供更经济、更智慧化的用能解决方案,深度挖掘客户服务价值,打造新业态和新的效益增长极,是电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市县公司需要在能效服务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和实践,争取能开创出一番实现客户、市县公司、市场化能效服务机构、新能源管理部门“四赢”的新局面!

1、明确能效服务工作重点

为避免在能效公共服务中出现“劳而无功”的现象,市县公司在履行能效服务职责时,需明确相应的工作重点:(1)建立能效公共服务工作长效机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职责分工、业务流程、作业标准,明确市县公司能效公共服务内、外部工作对接方式,明确能效公共服务工作相应的绩效制度。(2)为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的深入应用提供支撑,推进客户用能信息接入、深化平台应用、优化平台功能等,将其作为客户资源管理和实施能效服务的依仗。(3)设定能效服务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客户能效诊断、能效咨询,出具对应客户的能效分析报告,给出客户降能降耗建议,引导客户按需选择能效市场服务。(4)联合能效市场化服务机构,将能效市场服务落到实处。

2、乡镇供电所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意义

乡镇供电所开展综合能源服务,是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四化”战略,实现“开门办电市场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一是有利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是有利于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对于电能需求多样化的客户,乡镇供电所可以提供从申请、报装、勘测、设计、安装、验收、入网、后期代维、能效监测等“一条龙”服务,使客户少走弯路,实现客户用电、用能等所有服务的一次到位。三是有利于电网企业增值提效。乡镇供电所员工主要由农电工组成,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农网维护费,现阶段仅靠农网维护费很难提升农电工收入。乡镇供电所通过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主动开拓市场、提升服务范围,其服务收入可以部分用于农电工资发放,从而提高农电工总体收入水平。四是有利于供电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通过综合能源业务收入产生的工资增量,在乡镇供电所内部通过“积分制”考核分配,可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促进供电服务质量的提升,实现央企社会责任担当。

3、能效服务工作方法

3.1政企合力,落实支持政策

为贯彻落实好《实施细则》,供电公司分批组织市县公司营业厅窗口服务人员进行综合能源业务培训,并编制《综合能源整体打包服务合作意向书》,全力推进“供电+能效服务”,助力客户由“用好电”向“用好能”转变。同时,该公司主动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及招商引资单位接洽,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在招商引资环节提前介入,了解招商引资项目进展和最新用能需求,确保《实施细则》高质量有效落地。

3.2能效服务

(1)确定能效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制定各类产品服务标准、形成标准化服务流程,将能效公共服务纳入供电服务业务流程。(2)联合省、市综合能源公司、省供电服务中心等机构,通过用能咨询和能效诊断,共同为客户量身定制多种综合能源及能效服务“套餐”组合方案。(3)为客户加装负荷监测终端和监控视频,及时掌握客户用电信息,依托智慧能源平台,为客户定期推送电能能效账单。(4)协助做好现场查勘、工程施工、手续办理等相关市场化能效服务配合工作。(5)将市县公司营销重点工作,与能效服务工作相结合,如:专变费控推广、有序用电及可调节负荷分析、用电策略优化、客户年度对账等。

3.3业务培训

组织能效服务团队全面开展业务培训,制定专业技能认证方案,明确上岗资格,打造专业化团队,适应市场拓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要求。培训内容包括:(1)培训国网公司、省公司能效服务政策、思路、理念、要求、目标等相关方面,明确市县公司能效服务工作方向。(2)培训涉及能效服务及综合能源的新系统、新技术、新设备等,包括:需求侧管理、节能改造、电能替代、能源综合利用分析、运行效益测算等技术,使市县公司能效服务团队能够熟练掌握,并能够支撑工作开展。(3)培训各类能效诊断(分析)报告、能效服务合同、能效服务方案的格式、条款、技术标准等内容,使市县公司能效服务团队能给客户进行详细解释说明。(4)培训能效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梳理、编写《能效服务工作手册》,对能效服务工作进行规范。(5)培训代运维服务人员及市场化能效服务各专业支撑人员,建立长期服务队伍。

3.4供电服务体系的完善

电力公司的目的是确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善服务产品和服务项目。集中的账务处理方式以方便管理和支付电费的电力公司,实现高效的市场营销模式的革新。在平台周围构建大的数据分析系统,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不断改进功率服务系统,以实现高效的管理。建立良好的运营和维护服务团队,智能电源系统和智能电源管家标准。依靠前端移动App,微信平台等,将推广三级电网电力服务系统,该系统将安排一个特殊的“电子保姆”。如果遇到电力问题,只需与App或微信联系,电子保姆将立即获得服务。通过引入通过一窗口接收和一站式服务标准化的“互联网+”电源服务,可以取消或简化通过在线平台进行的不必要的身份验证和复杂的过程,并且可以实现快速处理。

3.5完善综合能源服务基础条件

一是建设体验式综合能源服务窗口。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体系化、系统化、信息化、网络化服务,扩展营业厅功能设置,升级硬件设备设施,着力强化新型业务、线上渠道推广,新增节能服务、电能替代推广、分布式光伏电站等展示区,专人引导客户APP注册和“互联网+”服务体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建设智能型、市场型、体验型、线上线下一体化供电营业厅。二是打造高效率服务机制。依托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向乡镇供电所直派工单、对服务过程直接监管、对服务效果实时反馈,提高客户需求响应能力。以网格化微信平台为基础,深入了解客户,做到精准服务。三是建立线上线下能效服务新模式。推进“互联网+综合能源服务”系统建设,线上加强能耗大数据分析,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远程控制、能效分析等增值服务;线下积极实施能效诊断、节能改造等项目,为拓展节能服务市场奠定基础。深化节能业务与营销业务融合,推动节能业务与业扩报装、客户现场服务等营销传统业务深度融合,发掘节能潜力,储备节能项目。

结束语

“供电+能效服务”是电力供应企业开发电力供应服务的必然发展,是电力运营商变革和升级的中心征兆之一。能效服务的到来不仅给电力公司带来了新的课题,也给电力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开发机会。因此将继续增强供电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结合公司的实际发展,并建立供电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佳美.基于信息技术的供电营业服务优化策略[J].电子技术,2020,49(07):170-171.

  2. 王守凯,刘达.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电网公司供电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陕西电力,2016,44(08):47-50.

[3]章侃.互联网+背景下供电服务的发展创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