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护理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1

压疮护理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张丽

德阳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 四川省德阳市 618000


既往研究发现,人体的表皮组织、真皮组织及内部的皮下组织共同组成皮肤,上述组织是免疫系统的防线、所具备的免疫功能也较强,具体分析作用机制有吸收、分泌、调节体温及代谢等。研究表明,目前常见病、多发性病症为压疮,是指:身体长期受压局部组织,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导局部组织缺氧缺血,最终引起软组织破损、坏死,具体分析致病因素尚未明确,可能与长期营养不良、长期处在潮湿、卫生欠佳的环境有关,上述因素损害皮肤组织,导致机体丧失原有免疫、屏障,多在活动少、疾病危重群体中常见,若未及时处理、易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增加全身感染、代谢紊乱等发生风险,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尽早分析引起压疮的诱因,提供对症预防措施很重要。常规宣讲、用药均是传统要点,效果欠佳,鉴于此,本文提出“压疮护理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分析如下:

一、分析压疮诱因

①患者因素:入院后患者缺乏疾病理解、也未能掌握翻身技巧,长期卧床静养阻碍局部血液循环、最终引起压疮;②疾病因素:部分群体因出汗多、分泌物多及大小便失禁等诱因,未及时清理则感染皮肤、引起压疮,若机体营养不良、伴有低蛋白血症,导致患者免疫力减退、引起压疮发生;③医护人员因素:因病区病人多、治疗多,管床护士对多个病人护理,未能定期协助患者翻身,长期受压同部位、未及时对皮肤情况观察,部分排便者未能及时清理,增加压疮几率。

二、护理对策

①压疮预防:结合患者实际,间隔2h定期协助翻身、按摩肢体受压处,对皮肤减压起到缓冲作用,可按仰卧、左侧卧及右侧卧方式进行,将水胶体敷贴张贴在易发生压疮处,且机械通气者,适度将床头抬高、摇高到膝下高度,确保患者屈膝、达到预防压疮作用,也可借助气垫床预防,因此定期协助翻身可对受压皮肤起到缓冲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回流,达到良好的预防机制,且借助气垫床可避免剪切力,缓解局部皮肤压迫、预防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现象,交替进行可降低压疮风险。

②压疮清理: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持患者皮肤、床单清洁干燥,避免发生压疮,及时清理、更换大小便及分泌物,保证清洁卫生,将适量皮肤保护粉涂抹于肛周处,因此保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可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感染风险、避免发生压疮。其次,已经发生压疮者,有效清理是控制病情的关键,对压疮病灶处提供对症清理及引流,利于促进压疮面尽早愈合,利于达到远期疗效机制,若压疮处出现水疱者,需及时抽取大小不一的水疱渗液,完成相关操作后,及时在创面覆盖好敷料,避免自行破裂水疱、引起溃烂面积扩大现象,若患者压疮现象较严重,建议及时采用手术刀清除干燥病灶,湿润性压疮则提供间隙引流措施,完成引流后,仍需将敷料及时覆盖,注意定期更换敷料、及时有效清理病灶,避免压疮恶化、促进创面愈合,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③膳食调理:研究发现,压疮患者的创口长期久治不愈,与营养供给不充足有关,因此以饮食爱好、实际需求为基点,合理制定营养计划,叮嘱平时多吃优质蛋白、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等,切实满足机体所需营养,若患者已经发生压疮,建议以清淡、易消化及少食多餐为主,多吃高营养、低脂肪食物,严格控制钠盐摄入,食欲欠佳者,建议多喝水、多吃新鲜蔬果,少吃辛辣刺激、生冷等食物,避免外界因素影响身体恢复。

④药物外用:近年来研究表明,药物外用是控制压疮的重要措施,首选用药为止血、抗感染及富含营养物质的用药,必要时与生长因子等药物联合,对促进创口愈合有积极作用,目前临床较常见用药为生肌玉红膏,其富含生长因子,用药后可充分发挥抗感染、抗炎及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机制,也可选择中医治疗促进疾病恢复,常见药为压疮散,其属中药外敷的针对性用药,用药后可避免出现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性及合理性,效果较理想。其次,予以患者对症护理时,敷料选择、更换时间均与压疮愈合呈正相关,因此以压疮分级为基点,对不同敷料需分别选取,合理制定换药方案,选取创面内富含内源性生长因子的药物,可将细胞分裂速度明显提高,促进细胞迁移、创面愈合。

⑤专业培训:定期对医护人员行专科培训,加强压疮预防知识的培训,增强预防意识、提高护理技能,待考核成功后上岗、优化护理质量,提高其专业技能及实践操作能力,增强预防压疮意识、全面服务于患者,可避免发生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效果,具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根据引起压疮的诱因、切实为患者提供对症护理,利于预防压疮、达到远期疗效机制,患者、医护人员及操作不当等因素均会引起压疮,因此尽早提供综合护理可增强护理效果,涉及预防压疮、压疮清理、药物外用及专业培训等,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利于改善护患关系,降低压疮风险、对改善预后有积极重要的意义,效果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