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腰椎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3

针灸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腰椎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雪松

武警云南省总队机动第三支队卫生队 理疗科 678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腰椎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32例,均开展本病常规治疗,研究组同时开展针灸理疗,就两组患者腰椎功能、凝血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aPTT、PT长于对照组,SF-36量表评定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开展针灸理疗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腰椎功能与凝血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理疗;腰椎功能;生活质量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以腰腿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点的脊柱疾病,本病的发生与纤维环破裂、腰椎退行性改变相关,近年来时代发展导致的人们工作行为模式转变也是导致本病呈高发趋势的主要原因[1-2]。目前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药物干预缓解疼痛症状,康复治疗改善腰背肌功能,促进腰椎功能的改善,病情严重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解除神经根、椎管受压情况[3-4]。我院近年来对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了针灸理疗干预,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4例,纳入标准:符合本病诊断标准[5];符合本研究治疗相关适应症;入院前2个月内未接受过针对性治疗者;既往史、病程等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合并腰背部外伤史者;合并脊柱手术史者;合并慢性疼痛者;合并严重躯体疾病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32例,组间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开展本病常规治疗,疼痛剧烈者视情况开展消炎镇痛药物干预,同时开展康复治疗,患者保持俯卧位后为其进行腰背部肌肉的放松按摩,时间约10min,放松后指导患者开展桥式运动、仰卧直腿抬高锻炼、腰部活动训练等,训练时间控制在15min左右,每日一次。研究组同时开展针灸理疗,于理疗床上保持俯卧位,取委中、后溪、悬钟、肾俞、秩边、太溪等穴位,定位后局部消毒,采用一次性毫针直刺进针,手法得气后于针柄固定一段2cm左右的艾条,做好放烫工作后点燃艾条进行艾灸。同时采用红外线照射仪进行照射,留针时间为30min,每日一次,起针后为患者进行皮肤清洁并穿戴好衣物。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1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腰椎功能评定:于治疗前后采用JOA量表评定患者腰椎功能,总分29分,评分与腰椎功能呈正相关。

1.3.2、凝血功能评定:于治疗前后采集每位患者外周空腹静脉血5ml,采用TECO血凝仪进行凝血指标的测定,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

1.3.3、生活质量评定:于治疗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从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等方面评定生活质量,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610b9bf4e9f39_html_40a4b0ee1f355f0e.gif )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与凝血功能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与凝血功能比较(610b9bf4e9f39_html_40a4b0ee1f355f0e.gif

组别

JOA(分)

aPTT(s)

PT(s)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32

13.48±2.37

22.17±1.24

29.75±0.93

36.20±1.23

10.29±0.74

15.01±1.15

对照组/32

14.01±2.44

18.94±2.30

30.17±0.86

32.06±0.90

10.56±0.81

12.03±0.97

t

0.881

6.993

1.876

10.347

1.392

11.205

P

0.382

<0.001

0.065

<0.001

0.169

<0.001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610b9bf4e9f39_html_40a4b0ee1f355f0e.gif ,分)

组别

躯体疼痛

生理功能

总体健康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32

66.29±5.39

82.37±1.29

68.72±6.12

85.23±1.84

67.12±4.58

84.85±1.72

对照组/32

67.81±5.74

77.29±2.35

67.74±5.87

80.19±2.65

67.04±5.03

79.46±2.70

t

1.092

10.720

0.654

8.837

0.067

9.524

P

0.279

<0.001

0.516

<0.001

0.947

<0.001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神经根受压会出现腰背部疼痛、腰腿功能活动受限等症状,正常生活受到较大的影响,部分病情严重者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仍以保守干预为主[6-7]。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本病属于“腰腿痛”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发生与外邪内侵、肾精不固、经络瘀滞等相关,针灸理疗是传统外治疗法,将针法、灸法联合,具有较好的疏经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接受针灸理疗干预,选择委中、后溪、肾俞等穴位。针灸委中具有较好的调节太阳经气、止痛活血的功效,后溪可温阳益肾、祛湿健脾,肾俞可补益肾气、散寒祛湿,秩边可舒筋通络、缓急止痛,各腧穴配伍具有较好的行气活血、益肾健脾、温阳通络等功效。辅以红外线照射能够发挥较好的促进血液循环与炎性物质吸收等作用,协同促进患者疼痛状况的改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腰椎功能与凝血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突出。

综上所述,针灸理疗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在改善凝血功能、腰椎功能与生活质量方面价值突出,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吴润锋.补肾除痹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和腰椎功能的影响[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0,34(6):134-136.

[2]何进勤,郭良芳,查沁圆,等.关于无痛快速康复外科及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探讨[J].系统医学,2020,5(22):195-198.

[3]周谋望,岳寿伟,何成奇,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2):129-135.

[4]MAKRIS U E,EDWARDS T C,LAVALLEE D C,et al. Patient priority weighting of the roland 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 does not change results of the lumbar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s for spinal stenosis trial[J].SPINE,2017,42(1):42-48.

[5]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8.

[6]李颖,谢兆林,谭海涛,等.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腰痛VAS评分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6):90-93.

[7]张巍,吴永东,李祎,等.脊柱微创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TXB

2、PGE2、IL-6水平及腰椎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20,6(5):279-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