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干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2



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干预效果观察

沈易 (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安徽芜湖 241000 )

   摘要:目的 研究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7.1月-2018.2月间在我科接受健康体检明确为糖尿病的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49例,护士为观察组患者提供综合健康管理干预,为常规组提供一般健康指导措施,评价两组患者血糖值。结果 体检时,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605、0.890、1.207,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值均优于常规组,(t=3.097、11.246、8.658,P<0.05)。结论 体检中心为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关键词:体检中心;健康管理;糖尿病;血糖

  糖尿病特点为高血糖,可划分为1型及2型,以2型糖尿病多见,发生机制指机体胰岛素分泌缺陷导致高血糖表现,且目前临床针对该病缺乏根治手段,患病后需终生服药控制血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且糖尿病发展至后期,机体合并其他心脑血管并发症出现的几率相较于健康人群高,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因此为了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加强早期防治措施十分必要,也成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文章选择2017.1月-2018.2月间在我科接受健康体检明确为糖尿病的患者98例,分析体检中心健康管理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1月-2018.2月间在我科接受健康体检明确为糖尿病的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49例,观察组:男性34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33-72岁,平均为(51.8±4.4)岁,文化水平:文盲5例、小学15例、初中10例、高中11例、大专8例。常规组:男性36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在32-73岁,平均为(52.6±4.3)岁,文化水平:文盲6例、小学16例、初中10例、高中10例、大专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⑴知识宣教:首先体检中心成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小组,小组成员为4-5人,每个护士负责8-15例患者,整理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新建健康管理档案,取得所有患者的家庭、个人、家属的联系方式,制定出院后健康管理计划,为期3个月。首先每周与患者保持电话随访1次,交换邮箱,护士每日整理糖尿病知识点资料,包括病因、危险因素、服药知识、相关并发症、合理生活行为、饮食要点等。每日发送邮件,后短信提醒患者查阅邮件,需保证每日发送的邮件内容不同,坚持循序渐进的教育步骤,及时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度,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及意识。⑵心理护理:患者出院后需坚持服药,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护士及时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加强心理疏导干预,保持联系,提高患者遵医意识。重点加强生活、饮食、行为指导,强调糖尿病饮食应坚持清淡易消化的原则,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内。护士为患者制定运动计划,告知坚持有氧运动的优势;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要求家属联合监督患者服药,告知患者血糖仪使用方法,强调家庭血糖监测的必要性,定期电话通知患者返院进行血糖监测。常规组:做好出院指导,发放疾病知识宣教手册[3]。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

               体检时,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值均优于常规组,P<0.05。   

               讨论

               部分糖尿病患者在长期治疗期间,可能因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对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知识掌握度低下,患者缺乏疾病自我管理意识,遵医意识较差,导致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因此为了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临床应为患者加强健康教育,重视健康管理。

               文章结果表明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结果均优于常规组,P<0.05;分析原因发现,体检中心护士为观察组患者加强健康管理,通过为患者建立健康管理档案,综合掌握患者病情,出院后每日为患者提供疾病相关知识宣教,要求家属协助进行管理。护士在健康管理干预期间,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遵医意识,建立和谐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根据患者文化水平提供个性化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知识掌握度,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疾病自我管理意识。积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改善其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通过定期电话随访,督促患者改善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加强用药指导,联合家属共同监督患者服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4]。

  综上所述,体检中心为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丽芹,徐乃伟,郭闯等.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干预策略架构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6,31(3):17-21.

               [2]陈志雄,罗来邦,宋薇等.手机微信管理模式对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0):1245-1250,1255.

               [3]陶齐渊,张晓鹏,乌昕薇等.家庭医生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评价[J].广东医学,2017,38(14):2209-2211.

               [4]王丽敏,王临虹.加强慢性病健康管理 有效改善血压和血糖控制效果[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9):1187-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