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

陆菁菁

兴化市人民医院产科 护士 225700

摘要:目的:寻找科学全面的护理方式,帮助产妇排解消极情绪,促进产妇恢复健康成为科研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迫切解决的问题。方法:本文以2019年9月在我院入院的一例产妇为例,采用科学全面的护理方式对产妇进行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产妇心理状态的差异。结果:产妇在护理前SDS和SAS评分分别为64分、53分,表明产妇在有一定的产后抑郁症倾向,对患者实行护理措施之后,两项评分为51分和40分,说明患者的产后抑郁症情况得到好转,病情消失。结论: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有助于产妇排解消极情绪,改善抑郁症症状,缓解压抑的心情,从而更好的照顾婴儿。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产妇;心理状态

一、前言

产后抑郁症是目前产科非常常见的症状,其不仅能够影响产妇的情绪,干扰产妇的正常恢复,同时还能够对产妇的家庭造成一定的影响。轻度的产后抑郁症可能会导致产妇的情绪受到影响,表现出焦虑、急躁等,而重度的产后抑郁症则会引起患者出现幻觉、神志模糊以及自杀等危险行为。本文以2019年9月到我院成功分勉的一名产妇为例,对其产后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同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现报告如下。

二、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产妇,26岁,身体健康,无其他疾病。于2019年9月17日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成功分娩一名男性婴儿,产后患者身体健康,无明显抑郁症症状,三日后出现轻微的抑郁症症状。

(二)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文的研究采用Zung评定抑郁量表(SDS),主要评定依据为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率,将其分为四个等级,以53分作为及格分,评分高于53则判定为抑郁症;Zung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其评定标准则为项目中给出的症状发生的频率,并将其分为四个等级,及格分数定为50分,评分高于50分则判定为焦虑症。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产妇是否出现产后抑郁症。

2.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1)环境护理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通常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同时也会大量出汗,导致身体的电解质平衡被打破,身体极度虚弱。因此,产妇在完成分娩之后应该及时的补充足够的食物,维持身体的各项生理平衡,同时也要保证产妇获得足够的休息时间,帮助产妇护理体力。

(2)心理护理

产妇在住院期间比较出非常明显的焦躁、疑虑、担忧的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向产妇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帮助产妇掌握婴儿的喂养技巧,同时告知产妇尽量采用母乳喂养,通过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的心情。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耐心的指导产妇及时的与婴儿进行接触,增加母子之间感情。鼓励产妇家属多与产妇进行沟通,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帮助产妇释放压力。

(3)引导产妇家属配合

护理人员应该告诫产妇的家属,多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并对产妇进行鼓励,帮助其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避免因新生儿的出生而冷落产妇。产妇家属也要随时关注产妇的情绪,一旦发现有抑郁症的倾向,应该立即与产妇进行沟通,打消产妇的消极情绪。同时护理人员也可以以专题讲座、播放影像资料等方式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宣传教育,帮助产妇的家属对产后抑郁症形成一定的了解,从而促进产妇家属配合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积极的护理。

(4)饮食护理

产妇分娩过程需要消耗较多的体力和精力,产后应该补充较多的营养。产妇家属应该为产妇准备富有营养的食物,帮助产妇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促进产妇快速恢复。可以在产妇的饮食中适当添加牛奶、瘦肉、新鲜水果和蔬菜,同时可以摄入一些低脂肪的汤类,避免产妇的食物中含有太多的糖分。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表3-1 产妇在护理前后SDS评分以及SAS评分情况


SDS评分

SAS评分

护理前

64

53

护理后

51

40

由表3-1可以得知,产妇在护理前SDS和SAS评分分别为64、53,表明产妇在有一定的产后抑郁症倾向,对患者实行护理措施之后,两项评分为51分和40分,说明患者的产后抑郁症情况得到好转,抑郁症病情消失。

四、讨论

通常情况下,产妇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畏惧、急躁症状,如果不能妥善的进行处理,将会对产妇的心理健康和婴儿的养育问题造成影响。在孕期,妇幼保健工作者可以邀请丈夫和孕妇一起参加孕期培训,让他们了解女性妊娠分娩当中的一系列的生理与心理变化,进而,能够对于孕妇进行悉心照料,正确认识孕期的变化,了解妊娠分娩中的一些问题。护理人员也应该及时的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帮助产妇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本文研究发现,通过产后护理、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心理护理、引导产妇家属配合以及饮食护理能够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从而保证产妇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闫丰珠.心理护理对心肌梗塞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1):108-109.

[2]于静.产后抑郁患者妊娠期自主神经功能及心理状态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

[3]王芬梅.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4):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