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冠心病的细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预防冠心病的细节

肖体强

宜宾市翠屏区大观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宜宾, 644000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1]。冠心病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心脏病,死亡率很高。《中国心血管与健康报告2018》显示,目前,中国有2.9亿人患有心血管疾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很多患者认为自己没有任何不适,不会发生意外,但这样的心情对预防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不利的[2]

预防冠心病,首先要了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诱发的因素,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心脏血管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从而引起冠心病无法控制的一系列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风险也变高。40岁以上的中老年和绝经后的女性发病率高,60岁以后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引起冠心病的诱发因素很多,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等,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冠心病至关重要,因此,每年定期进行体检,可以早期发现诱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干预治疗。另外,平时要注意血糖、血脂、血压等,如果有异常,最好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生活中也要注意健康饮食,合理锻炼,将体重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不要过度饮酒、吸烟等,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冠心病的病情变化是很不稳定的,往往到了晚期会呈现加速状态,有时会因为一些高危因素的刺激而突然加速冠心病的发展,所以要从小预防冠心病。注重生活细节,防止冷空气刺激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多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清淡食品,坚持服用疗效好以及副作用小的药物,保护自己的健康[3]

一、预防冠心病的六大细节

1、注意防寒保暖

冬季室温不宜低于18℃,老年人和冠心病患者宜升高2℃~ 3℃。冠心病患者在冬天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加衣服。外出时最好戴上口罩避风。在室内的时候,不要过度打开门窗,以免冷气的刺激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当室内需要通风时,可以通过门窗打开一条缝隙,让一些新鲜空气进入,但不能让室内温度突然下降。

2、午睡预防

  1. 午睡1小时左右比较好,太长或太短都不好。起床后在床上轻轻活动一下,然后慢慢坐起,对心房和胸部进行5 ~ 10分钟的按摩,然后下床喝水。

  2. 睡姿应采取头高脚低,右侧卧位,以减轻对心脏的压力,从而防止打鼾,应注意坐着或者趴在桌上睡觉是有害的,会加重大脑缺氧。

  3. 睡前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也不要吃得太饱。吃得过饱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和放松;油腻的食物会增加血液粘度,加重冠状动脉疾病。

  4. 午饭后不要马上躺下睡觉,因为此时大量血液流向胃,血压降低,大脑的氧气和营养显著下降,容易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一般饭后休息20分钟。

  5. 高血压患者睡前避免服用降压药,因为睡觉时血压降低,会使心、脑、肾等主要器官供血不足,而凝结的血小板附着在血管壁上引起血栓形成,导致缺血性中风。

3、适当按需进补

在进补问题上,冠心病患者应遵循“可补可不补者,一般不补;能食补者,不药补”的原则[4]。对于一些体质虚弱、大病初愈的冠心病患者可适当选用党参、黄芪、附子、桂枝、人参、何首乌、枸杞子、天麻、冬虫夏草等中药进补,除此之外还可以选取核桃、羊肉、银耳、鹌鹑蛋、山药等食物来进补。心肌梗死患者的体温比普通人低1℃~ 2℃,一到冬天就会出现畏寒、四肢不温、精神萎缩等症状。用红参、附子、肉桂、当归、干姜、桂圆、核桃肉等温阳补品来补充。

4、保持大便通畅

排便过度用力,腹部压力、心血流量增大,加重心脏负荷,以至于诱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须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平时应自觉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特别是粗纤维)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全麦等。一旦出现便秘,千万不要强行排便,应通过饮食或药物改善。另外,很多人在排便的时候喜欢看书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这样容易造成习惯性便秘,尤其是冠心病患者更应该避免。

5、调整饮食结构

冬季天气寒冷,人们一般饮水少,容易使血液集中,造成心脏负担加重。冠心病患者应在寒冷季节多喝开水,多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鱼、瘦肉等。避免吃得太饱,禁食肥肉,少吃动物的内脏,不要喝太多的酒,尤其是烈性酒,以抵御寒冷,以免增加心脏的负担。当然,逢年过节适量饮酒还是可以的。

  1. 服药预防

  1. 坚持服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治疗是长期的,短期的症状缓解并不能完全治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狭窄依然存在。一旦疏忽大意停止服药,动脉粥样硬化就会加重,病情复发,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心脏疾病。

  2. 按时服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指动脉狭窄到一定程度,心肌处于缺血状态时,会出现气闷、气短等症状,如果不进行药物治疗,就会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

  3. 用药选择。冠心病患者需要坚持服用疗效好、副作用小的药物,例如麝香保心丸,一天三次,两片,连续服用三个月以上,能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同时能迅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麝香保心丸见效时间最快30秒,大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患者5分钟内心绞痛症状等得到缓解);此外,它还具有促进缺血性心肌血管生成、建立心脏侧枝循环的独特作用,从而减少心肌坏死面积,更全面的保护心脏。

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冠心病患者也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和做有氧运动,以此来增强体质、心脏功能等。但是特别要注意的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每天上午6 ~ 12时容易引起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因此下午要进行运动,避免发生意外。

参考文献

[1]吴资波.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20,26(36):95-97.

[2]陈颖.氯吡格雷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4):109-111.

[3]杨柳.综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及高危因素的预防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6):279.

[4]韩会香,赵振凯,陈爱莲.老年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规范化治疗对左心室重构及生活质量和再入院的影响[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38(12):1213-1216+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