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现状与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9
/ 2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现状与问题研究

武斌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31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在工厂进行构件生产,运送到现场安装形成建筑结构的一种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施工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较小,出厂构件均经过严格检查,施工质量有保障,可降低建设成本,现已成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 施工技术现状 问题研究

引言

进入工业化时代后,由于传统建筑物的高耗能、节能性较差,因此建筑节能市场空间变大,社会公众对优质的建筑物需求量增大,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改善居住品质的要求也变得更高。国内的地产行业发展预制装配建筑,提高建筑物的品质,大幅度缩短项目建设周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过程比较慢,但近年国家政府部门大力提倡装配式建筑业发展,鼓励发展绿色节能的建筑。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1. 容易破损的构件的质量问题和安装问题

预制装配式建筑都是采用不同的构件连接组合成整体建筑。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构件容易破损的质量问题,以及安装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比如,预制装配式建筑需要使用转角板,因为其体积大而厚度较薄,在安装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转角板破裂的情况,从而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同时,转角板的面积大,非常不便于运输,如果运输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到位的防护,就会有破裂、折断等质量问题的出现。建设过程中,在使用浇筑泥浆对装配式建筑构件进行巩固的时候,衔接的角度、力度、位置、方式等都会对构件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像转角板这类容易破损的构件。构件本身的问题和安装中出现的问题,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质量问题,是影响整体建筑质量的关键环节。

  1. 构件存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建设都是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选购构件的种类、数量和配比。构件生产企业会根据计划按一定数量分批次配送构件,施工方收到构件后是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建筑建设。此时,工地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对暂时不用的构件进行保存。构件的堆放方式、堆放高度、不同构件的存放方式、抗压能力、防护措施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构件的质量。若施工方对构件的基础性能不了解,在构件防护措施上准备不足,往往会出现构件存放疏漏情况,尽管施工现场会有专业人员对构件的质量进行监管,但监管通常只能采用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难以对所有构件进行排查。对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构件材料的临时存放和防护是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尤其是特殊的构件,比如转角板、叠合板等易出现破损的构件;还有对储存环境,如湿度、空气接触面、pH等有特殊要求的构件,在存放的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风险非常大。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与所有构件和构件之间衔接的质量有关,一旦构件本身出现了质量问题,将会对建筑的整体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也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

  1. 构件连接和构件错位的质量问题

建筑施工都是由工人统一进行,工人对建筑的设计、构件使用和建筑建设中相应的应用原理都极为陌生。建设指挥人员的现场工作稍微不到位,就有可能出现构件衔接和使用上的问题。比如,大块构件之间的连接,其灌浆的饱满度,凭借肉眼和工人的施工经验很难进行准确的判断,在灌浆的过程中,连接的细缝和灌浆孔容易因为灌浆不均匀出现堵塞情况,一旦出现堵塞,就会造成构件衔接内部出现中空,从而出现构件衔接质量问题。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构件错位也是其中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构件错位常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构件生产的尺寸和规格存在偏差,致使构件上的孔洞不在同一个位置,而实际安装的过程中出现错位甚至是无法安装的问题。另一方面,构件浇灌后,未等灌浆完全凝固、构件之间完全融合稳定便开始进行构件安装,这种情况往往会造成之前安装好的构件发生错位、变形、损坏,对建筑的安全有严重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控研究

  1. 构件制作

在混凝土浆液浇筑时,还要对预制构件的模具质量做好分类检查,以确保模具能够根据设计要求来安装。要对模板构件内部钢筋部件做好严格检查,还要在模板上涂抹脱模剂。在钢筋浇筑工作中,要使得混凝土浆液浇筑更加均匀,在混凝土的振捣中,对钢筋钉板的物件做好保护,在建筑中,严格观察构件有没有变形的问题,一旦有变形问题,要及时解决。混凝土浇筑以后还要做好建筑结构体养护,在上道工序质量检查时,如果出现检查结果不合格,这样不得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生产。在构件生产期间,对原料、半成品、合成品标记出来,已经对不合格的半成品做好标识、记录、询价及做好隔离的处置

  1. 构件的存放

在存放构件期间,要安放专门场所,对场所规划,在存放构件的平地上,要浇筑混凝土,增强硬度。安排排水管道时,要使构件更加牢靠,预制构件都要根据按照各材料类型来合理存放,还要设置专门仓库。在堆放构件期间,还要结合各个构件强度硬度,来合理存放预制构建,可使构件要朝上方摆放,并在构件表面要写出标签,标签朝外,容易被观察。堆放构件的货架有更强的承载力,稳定性好。工程设计人员做好构建的力学测算,以增加货架承载能力,保持构件竖向摆放构件为叠合板,保温板外墙挂板都要合理地摆放。在构件下部,铺设海绵橡胶圈,避免产生损坏,还要选择合理摆设方式,使得构件摆设与地面倾斜度要超过80°,还要在构件摆设下方安装防护垫和套件来加固,并且对强力转弯连接位置,使用防水条来保护。

  1. 安装阶段质量控制

当预制件运送到建筑现场后,工作人员就会开始实施对预制件的安装。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对于预制件的安装要求越来越高,复杂程度也逐渐增大,因此,为了满足安装需求,参与施工者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但就当前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建筑工程企业施工人员流动性很大,其明显存在技能不强的情况,这也会使预制件安装受到影响。为此,加强对构建的检查工作,严格审查结构质量的验收工作十分重要。

  1. 根据建设标准要求增大构件对位孔径

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钢筋和现场钢筋结合的过程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重点工作,也是施工的难点。预制钢筋和现场钢筋结合通常是通过钢筋对孔位进行有效的连接,对孔位大,施工的难度就会降低;反之,对孔位小,施工的难度就会增加。为了减少施工难度,提高整体施工的效率,负责人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可以按标准适当加大钢筋的对位孔径,以此来降低因孔径小而带来的施工困难、效率低的问题,减少因钢筋衔接不精准而带来的质量问题,从而提高钢筋衔接的精准度、效率和质量。预制钢筋和现场钢筋结合几乎贯穿了预制装配式建筑建设的全过程,其操作的便利度和准确度对工程推进的进度和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负责人应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修改设计以满足施工的具体需求。

结束语

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在当前建筑项目施工中被大范围使用,由此可以预见,预制施工技术在未来建筑施工中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对于未来建筑施工效率提升,质量提高,都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值得建筑公司技术人员学习。在当前建筑业发展规模、政策、标准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只有引入新型的技术,使用哪些绿色环保节能建筑材料,才能够使建筑业持续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勉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1,12(06):120-121.

[2]张玉程.基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与预算,2021(01):77-79.

[3]国秀英.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0,18(16):84-85.

[4]余增涛.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现状与问题研究[J].居舍,2019(30):11+53.

[5]席金虎.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现状与问题研究[J].建筑施工,2018,40(06):89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