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供电企业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技术分析

赵国宪

国网青海电力公司果洛供电公司


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农村配电网的快速普及。从这种发展形态来看,供电企业的发展不仅要考虑供电问题,更要以提升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为目标,切实为农村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优质电力。目前,我国农村电网中仍有一些传统的配电网设备没有优化。很多配电网设备老化严重,线路复杂,受外界环境影响,容易发生短路、断路等事故。但最严重的问题是传统配电网网络能耗严重,供电企业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维护资金。农村配电网结构布局不合理、员工工作失误、存在窃电等问题,导致农村配电网运行中出现严重线损问题,给供电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供电企业必须提高认识,做好农村配电网网络中的降损工作,实施有效的降损节能技术,促进电力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供电企业;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

引言

高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各行业的不断进步,为我国各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在线损深度控制的大背景下,如何节约时间、高效控制农村配电网节能的用电成为各地电力企业的首要目标,高线损能有效反映配电网结构或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供电企业农村配电网的现状

1.1 变压器的使用效果不够合理

在农村配电网管理机制上,农配电网管理模式的使用和管控措施不稳定,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资源浪费严重,需要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治理。特别是对于一些容量较小的变压器,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防止过热或过载,并以提高处理效果为前提,减少其对变压器运行的影响,从而提高管理效果和制度,其中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非常突出。

1.2 营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过去电力企业的营销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但新的方式还在研究中。因此,由于管理不当,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也会造成电力的严重损失。比如近几年,大部分用户都采用了一户一费的方式,也采用了提前收取电费的方式,虽然目前的收费管理还没有明确规定。此外,由于抄表人数少,大部分电表在装车后一段时间内不会查表或抄表,导致电表到时间不送电,第一时间不纠正的情况。如果缺乏对窃电行为进行查处的科技和手段,在窃电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阻力,使得窃电现象非常罕见,最终损失非常严重。在市场环境下,由于电力公司营销方式和形式的不一致,线损越来越高。除此之外,还会出现严重的员工误报或窃电。不仅单位成本增加,而且影响经济效益,严重影响居民收入。

1.3 农村配电网布局规划不符合标准

农网配电网布局规划不规范也是造成配电网线路损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配电网管理机制缺陷的体现。在我国很多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环境条件等都很差,配网设备缺乏,建设前缺乏科学的规划,电力需求预测不准,成为供电企业配电网工程的薄弱环节。配电网布局规划不科学、不符合标准,造成电力系统配电网降损严重,管理机制、管理工作无法落实。

1.4 变压器的使用效果不合理

配电网络管理机制存在着利用模式和控制措施不稳定、资源浪费、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处理。尤其对于容量较小的变压器,技术员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综合分析,确保不会超载或过热。通过对变压器三相负荷的不平衡管理,在改善其治理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对变压器正常运行的威胁,实现系统的完整性。

1.5 不能正确认识线损计算问题

线损理论计算是实现线损节能和加强线损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由于缺乏深入的理解,很容易被人们忽略。但不单如此,计算方法还是很落后,是需要借助人工来完成的,即使用电脑制作了相应的软件,能帮助的忙也是很少的,而且在没有线路变更的情况下,几乎每一年、每两年才算一次,同时设计的深度不深。线损控制要在平时的正常工作中进行,这样才能把配电网的真实工作情况体现出来,然后再利用相关方法进行节能降损。

2 供电企业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技术

2.1 调整好用电负荷和用户的用电时间

在农村配电网的线损理论计算结果基础上,计算出各线路的负荷电流值,再根据负荷值进行用户用电负荷的统计和调整,最后进行负荷估算。当实际负荷电流接近或达到经济负荷电流时,从线路出口电流表观察实际负荷,以改进和完善下一步的负荷调整工作,使线路空载、轻负荷运行时间或超负荷运行时间最小。对小负荷线路而言,线路负荷相对较小,采用集中供电时间可有效避免线路轻载运行。当分配用户用电时间时,保证在用电时间范围内,进线即保证供电的运行,同时线路在其他时间停止,或者通过定时供电可以控制线路的运行。在重载线路上,通过分散用户的用电时间,在线路负荷过大的情况下,可有效避免线路超负荷运行。用户可预先安排用电。线路通过高峰负荷后可及时调整。峰载完成后,恢复供电功能。建议在受限制电力和不适合用电的地区使用调容变压器。在峰谷负荷期间对配电变压器进行调峰填谷,可以达到线损最小化。

2.2 科学、合理选择与使用配电变压器

农村配电网负荷存在峰谷差大、年利用小时数低、季节性强、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一是,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配电变压器。变压器的一种类型是低损耗变压器,国内大部分农村地区使用3亿千伏安容量,少数地区使用的部分高损耗变压器被国家禁止淘汰。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用低损耗变压器代替一些高损耗变压器,使损耗降低节能。二是,适当提高配电变压器的负荷率。正常情况下,农村配电网的负荷率不高,铁损功率往往大于铜损。降低变压器容量可以有效提高负荷率,降低电力负荷;三是,电力负荷中心的设置。电力负荷中心可安装在农业配电变压器上,缩短供电线路,降低线损。

2.3 提高功率因数

提高功率因数是降低供电线路损耗的有效方法,也可以控制线路的电压损耗和电压波动,最大限度地保证电能的利用率,达到节能的目的,降低损耗,提高供电的质量。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设备的容量与功率因数密切相关,功率因数是保证设备最佳利用率的关键因素。一是提高自然功率因数,规范异步电动机的型号和容量,在选择变压器容量时避免变压器空载和轻载的情况,负载率控制在50%以上。无功补偿运行时,在电机和焊机处安装补偿电容器,在补偿电容器的作用下实现局部平衡。配电网补偿配电变压器侧低压并联电容器,其补偿方式包括自动补偿和分组补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4 科学选择线路截面

农村配电网中配电网阻抗值越大,损耗越大,线路阻抗的大小往往与其截面和材料有关。阻抗值是电阻和感抗。一般来说,导体的横截面越小,电阻越大。因此,在电压等级不变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较大的导体截面。虽然这可能会增加线路的成本,但根据未来的发展,对于电力需求大的地区来说应该是经济的。线路限制也限制了电缆横截面的增加。有必要在线路限制和线路阻抗降低之间找到平衡。

结束语

总的来说,农村配电网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虽然当前科技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我国的配电网管理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应建立健全农村配电网的规章制度,有关部门应加强农村电网降低能耗的建设,并从技术和管理上对农村配电网进行科学的改进。对农区供电、配电网进行降损节能管理是一项非常困难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因此,要不断探索各种方法和措施,以达到节能降损最大化,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 王涛. 供电企业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技术分析[J]. 城镇建设,2020(4):388.

[2] 冯海宾. 供电企业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技术分析[J]. 技术与市场,2019,26(10):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