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电设备维修技术反馈的研究与实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2
/ 2

基于核电设备维修技术反馈的研究与实现

李运动 张玥

海盐秦山淮电检修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海盐 3143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核电事业迅速的发展,在能源供应过程中,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消耗的同时,也不断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在核电站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保养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核电站运行的整体安全,还要通过良好的管理,增强各种设施设备的系统优化和稳定性,更好地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核电站设备;核电运行;安全;维修

引言:保障人民群众日常用电需求的重要条件就是核电站安全良好的运行,这也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的重要保障。在核电站设备的日常维护过程中,可主要分为内外设备两个方面。在维修工作过程中,不同地区对设备采用的维修方法也不同。而在核电设备维修工作中必然会出现很多技术问题,而维修工作的反馈则是对问题进行跟踪记录,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因此,需要不断提高相关维修工作的管理效率,有效开展相关维修反馈工作,提高核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在本文中,分析介绍了核电站维修过程的相关特点,并就如何切实加强维修工作、提高设备维修水平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1核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对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根本影响

核能为21世纪带来长期而显着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核电设备维修技术是保持核设备良好运行状态的重要措施。核电设备必须及时维修,使损坏的设备在更短的时间内得以正常恢复,保证电厂各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提高核电事业经济效益的目的。而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对机器设备的机械部件进行各种维护和清洗,可以达到降低机器在日常使用中的磨损率,最终延长核机械设备寿命的目的。

但是,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核电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优化核设备管理,首先要做好核设备的科学使用,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倡导维修人员明确核电的重要性。树立电力设备管理的安全意识帮助员工做好日常工作。同时,企业必须对设备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从专业的角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帮助员工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中保持安全为本的工作态度。长期使用造成的磨损问题会导致重大安全问题,降低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核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中,需要我们对核设备进行严格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和保养。并将维修过程及结果进行记录反馈。因此,核运营公司的管理人员应该有正确的态度,定期检查损坏的设备。第一时间了解设备基本运行情况,及时更新设备,做好核设备管理工作。关注被维护设备的安全,同时关注技术安全,让员工有核安全意识,实现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

2核电设备维修的重要意义

核能作为当前重要的供电方式之一,不仅关系到中国人的日常用电需求,而且关系到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因此加强核电厂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十分重要。维护优化可以通过进一步提高相关设施的使用寿命和降低未来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后续维护所需的成本和时间。其次,加强核电站设备的维护保养,可以使相关设备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更加稳定,有利于促进我国核电事业健康发展。最后,加强维修优化将使相关人员在日常管理和维修过程中不断探索核电技术内容,实现提升我国核技术能力,为未来的创新发展铺平道路的目标。

3核电设备维修技术反馈的含义

核电站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技术问题,这些技术问题基本上是由几个部门协调和跟踪的。例如阀门、容器、水泵等都可能会出现故障或性能下降问题,因此专业的系统人员会记录这些设备的技术问题,记录并存储具体设计决策的过程和依据,及时反馈并积累宝贵的技术经验。要建立和优化规范、有序、高效、快速的内部业务运行机制,使公司纵向指挥、横向沟通体系有效运行。没有有效的技术跟踪管理平台会出现有很多问题。口头的方式沟通会使问题很容易被忽视或遗忘。多发问题重复严重,岗位描述难度大,导致处理人员理解不一。间接导致通信成本增加,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基于以上现象,技术反馈系统完全可以解决。它为每种类型的技术问题创建一个表单,确保包含清晰准确的描述。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该平台获得完整一致的内容,提供了一个集中的协作平台。

4 核电站维修基本特点的介绍

在核电厂设施设备维修过程中,应建立对维修绩效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维修工作。其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核电站设备设施维修对涉及人员的专业性要求高

在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尽量减少初期损失。这就要求相关维修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在维修工作过程中,可以按照适用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进行维修,使工作更好的开展。

4.2设施设备多,维修规模较大

由于核电站分为核电内和核电外两部分,在对设施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的过程中,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大量设备进行维修。在进行任何维修工作之前,还需要通过相应的设备检查设施部件的整体状况,从而确定维修的方向。这需要相关工人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修理大量设备。

4.3维护工作需要高度的严谨性

由于核能是高科技产品,所使用的设施和设备具有较高的科学水平。在设备维护过程中,如果不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和维护,极有可能发生更大的事故,导致人身安全事故。因此,在操作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有严谨的态度,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

5优化核电设备维修技术的建议

5.1强化控制原则,采用标准化维护作业

在核电站设备维修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以良好的维修原则控制,以更好地保证维修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在维修过程中,建议加强各项维修任务之间的联系,尽可能缩短维修间隔时间,最大限度地对各类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相关维修管理人员应完善相关维修制度建设,采用更加科学严谨的标准化维修方式,降低未来安全隐患。

5.2完善设备管理制度,系统开展维修工作

在核电站设备检修过程中,良好的设备管理不仅可以提高设施日常运行的稳定性,而且可以使检修工作更加顺利。因此,要持续进行系统化管理,全面监控各类设备,使相关管理任务切实落实到日常设备管理操作中。此外,相关维修技术团队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明确职责,不断完善自己的经验和总结。我们还定期召开相关维修技能经验总结会,加强对整个团队的综合能力培训,通过鼓励使相关维修工作做得更好。相关设备管理制度应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根据核电厂设备的实际情况、使用寿命、故障信息等进行综合记录,并及时汇总保存。

5.3 创新维护方式,优化工作效率

在开展维修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维修人员必须采取积极、创新的态度,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海外各类核工业工作者的积极沟通,以低调的研究态度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积累。此外,要以历史为鉴,通过分析相关国际社会的实际案例,了解和分析核电厂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原因,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建议加强与当前信息技术的融合,加强日常维护工作过程中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对各种设备的日常监控。这样,可以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收到报警信息,从而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故障位置,实现高效的解决方案,最终优化维护作业的整体效率。

5.4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维修人员工作能力

核电厂维修相关队伍要不断完善自身队伍的构成和建设,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提高人员意识和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在检修队伍日常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模拟演练提高实际运行能力,了解国内外各类核电站重大事故信息内容,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责任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目前重要的供电来源方式,针对核电站的各类设施设备加强日常的维修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相关从业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培养,加强专业能力,提高责任意识,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维修作业的效率以及质量,从而为保障我国居民的安居乐业做出良好贡献。

参考文献:

[1]黄东山,于林洋,王军民,等.核电厂空气净化系统设计研究[J].暖通空调,2019,49(2).

[2]李喆,陈佳宁,张林鍹.核电站设备维修中混合现实技术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8,35(5):340-345.

[3]尤姗姗,杨洋,王业沐,等.基于组态课件的可视化教材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J].软件,2019(2):94-99.

[4]罗立群.数字射线技术在核电站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测试,2019,408(Z1):7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