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维修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民航维修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王斌

身份证号 : 34080219870804**** 山东 青岛 276000

摘要:安全是民航发展的重要基础,飞机维修是保障航空安全的关键。民航企业必须着力提升自身维修质量,才能将安全事故的发生降到最低。越来越多的国际航空事故要求航空公司重视维护的重要性。通过提高维修质量和实施安全管理,可以保证飞机的安全系数,从而为民航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民航;维修质量;安全管理

前言:随着技术的进步,其民用航空飞机的安全性、方便性和成本效益不断提高,据相关组织估计,2018年选择民用航空的用户数量为6亿人次。这些快速增长的数据也对民用航空的发展构成挑战,由于航迹中各种因素的影响,飞机失事的可能性增加,部分阻碍了民用航空的发展。因此,研究飞机的故障分析和质量改进方法是有益的。

1、对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的意义

怎么正确的了解民用航空器的维修管理意义,第一首先要知道维修工作需要航空器满足持续适航的要求,也是保证航空器在取得适航批准投入使用之后,在其运行的固有安全性与适航当局批准的设计制造的基本安全标准的符合性,并且,要了解民航作为较先进的出行工具它能够缩短人们出行的时间,在运输紧急物资时能够缩短很多的时间。航空器作为现阶段的社会来说是较为先进的运输工具,在任何交通工具行驶的过程中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而民航作为在这其中有着不确定的极大危险就更应该充分的意识到其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要明白安全对于民航运作过程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对于这种精密度较高的航空器的保养和维修需要财力和人力的大量投入。当然还要考虑到对每一次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事故进行预防和紧急措施。必须要实施科学系统的管理,来进一步加强对航空器故障问题的解决力度使飞机能够安全运行,环保可靠和经济的完成各种飞行任务,从而达到广大人民群众对民航的满意程度。

  1. 民航飞机故障原因

2.1飞机自动化对接装配系统故障目标

在进行系统故障维修决策制定时,管理人员需要确定维修目标,以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相应依据。根据飞机产品特点,结合自动化系统综合情况,认为故障维修应满足以下几部分内容:能够实现对各类故障的综合分析与处理,故障维修决策能够满足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目标;设置统一、精准故障管理方案,做好故障成因、后果以及潜在隐患分析;运用规范化逻辑完成决断制定,应按照故障分析情况,对计算机仿真以及定量化建模等技术展开合理运用,对故障风险等级做出精准判断。

2.2航空机务的机场维修难度

对航空公司来讲机务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人员。机场的工作人员通常都是需要熬夜,他们分为早班,中班,晚班,而一个班次的跨时间度较长通常都需要整个机场的来回跑。如果飞机晚点或是遇到恶劣天气无法准时落地时,他们要一直呆在岗位上不能够离开,相关人员并不只是负责一架飞机的飞行前的工作,他们要一直待在飞机所处的位置要随时随地的应对可能会发生的突发情况,这对于机务的应变能力也很有要求。机务们的夜班工作常常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夏天还好但冬天的时候在零下几度的夜晚,工作人员都要带着厚厚的手套这对维修来说有着很大的困难。国内的大型民航机场那么多的工作人员对他们来说恶劣自然气候的考验会比技术维修上的要求更加难,这是对身体素质以及技术的高度要求。

2.3缺乏充足的维修器材储备

对于民用飞机,所有需要更换的部件和系统都可能出现问题。为此,航空公司需要用相应的备件或系统设备进行维护,以应对各种类型的事故。但是,由于飞机零部件或系统费用高昂,许多航空设备没有建立相应的维修储备。但是,如果有维修不在基地,则必须在当地购买设备或暂时转移到其他地点,这可能会严重影响正常飞行。此外,由于功能失调,航空公司无法为少数只需在其他地点借用的常用昂贵维修工具办理登记手续。

  1. 基于民航维修质量与安全管理提出优化措施

3.1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培训强化基础、机型培训拔高人才

维修人才培养采用递进式,实现理论和实践交替提高。维修人员通过机型培训和必要的实践提高复杂航空器的维修能力。维修单位通过授权培养放行人员,通过专项培训和维修实践培养工程师,通过管理培训、维修实践等培养维修管理人员。培训机构日常教学和学员练习使用的消耗器材可以是非航空器材,但必须保证达到同样的培训效果。培训机构的航空器及其维修手册应与培训执照类别对应,航空器可以是处于非适航状态的报废品,但应满足开展航空器及其发动机维修实践的要求,维修手册允许使用非现行有效的版本,保持其完整可用。培训机构应具备足够的理论考试和实作评估的场地及设备设施,实作评估必须使用真实的航空器材。

3.2强化飞机质量安全监督力度

即便行业规范再合理、再严谨,具体执行期间依旧会有纰漏存在,个别维修人员在维修飞机时也并不会结合操作要求进行,甚至还有极少数人员是依据自身主观判断进行的,与操作规范背离,以致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务维修工作。飞机本身拥有极为复杂的构造,机务维修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每个员工在其负责的工作环节中都必须以相关要求、规定为依据严格进行,特别是机务维修工作人员自身工作的严谨性更是极其关键,一旦有丝毫的马虎大意都会导致飞机飞行中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机务维修部门必须将飞机质量安全监督力度增大,通过对每个环节的严格把控、各部门相互监督关系的努力协调,推动机务整体维修质量的提升,为飞机提供安全运行保障。

3.3树立高度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

民航飞机运行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航空市场的拓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航企业的发展前程,而机务维修质量,又是决定民航飞机运行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维修人员应当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具备前瞻思想,充分认识到维修质量的重要性和关键价值,尽可能避免操作过程中的失误,积极接受安全意识教育工作和培训,提高自身的安全维修素养和职业道德。同时,民航企业也应当在培训的过程中,明确维修人员的责任和职权范围,激发出队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维修人员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要认真对待各类操作,把安全第一作为工作的首要理念,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也应当秉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另外,民航企业也应当逐渐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要保证安全意识和安全措施能够上行下效。

3.4构建动态信息系统

相关企业为了提高故障检修成功几率,降低飞机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具有多源性、多元化特点的动态信息系统。首先,收集民航飞机的生产商、运营方、专家系统、资源保障、飞行技术、维修经验、维修技能等多项内容信息,将上述信息输入到动态信息系统中,提高系统的可应用性,保证动态信息系统为民航飞机维修提供科学合理且准确的参考数据。其次,为了确保动态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有序、高效,相关企业在构建系统时,需要科学应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对系统所涉及到的各种与故障检修、质量改进有关的数据信息进行搜集、过滤、分析、整合、传输,促使系统向智能化、自动化与信息化发展。

结束语: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民航也逐渐进行发展。同时,这也要求民航的质量维修与安全管理更需要完善。针对现阶段民航维修质量不足的实际情况,应及时引发足够的重视,同时也需认真分析出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维修与安全管理体系。除此之外,也需将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入到工作中,并及时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 彭建磊.民航飞机故障原因及维修质量改进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12):99-100

  2. 李思达.民航维修质量与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5):249.

  3. 李廷军,徐永汉,栾春光,等.神经网络应用于航空维修质量评估专家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01, (03): 4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