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

李晓瑜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第一运营有限公司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在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优化城市结构布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的交通网络也变得愈加的复杂,这样对于整个交通网络的管理来说给我们制造了很多的难题,在城市轨道运输运行的过程中极为容易发生一些安全问题,从而让整个交通网络不能等到很好的运转。因此,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安全管理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关系到全行业和社会的稳定

城市轨道运输对于各行业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作用因素,而因为城市轨道运输问题频发导致人们的生产生活进度停滞,甚至带来了人员伤亡的事故,因为这些所造成的损失是不能用经济来估量的,公众开始对城市轨道运输工程的安全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技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得到极大的发展,许多城市轨道运输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形成了严格的管理环节,为我国交通网络安全管理的工作的发展和改进的过程中做出了贡献。而城市轨道运输安全性的保障很大一部分要依靠管理和建设环节。

1.2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运输行业本身

交通网络的安全检修是一个必须进行的环节,但在这方面的技术障碍和水平受限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城市轨道运输行业对立安全的要求标准是更高的,一旦发生城市轨道运输事故将对城市轨道运输行业部门之间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于技术的不断的发展是特别的重要的,它对于整个城市安全稳定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做好对于城市轨道的运营与管理,杜绝出现一些事故,从而做到对于交通网络安全的维护。

2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2.1管理因素

安全管理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控制活动,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原理和方法,分析项目中所存在不安全因素,从技术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以达到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对于地铁等轨道交通项目,影响车站安全的因素有多种多样,突发性强,如果没有及时的对细小的安全问题加以控制,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如果管理质量不能够有效的管控,必然会出现操作不符合规范,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的现象,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

2.2设备因素

轨道交通系统的基础是设备,设备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因此,首先需要有效管理设备和定期维护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使轨道交通安全,持续,稳定的运营下去。若是设备管理不认真,不彻底,则会导致细小的安全隐患被忽略。细节问题长期忽略,会导致运营风险增加,最终会导致整个轨道交通系统不能安全稳定运行。例如地铁在日常运行中,通信系统,调度系统,安全系统都需要电气设备的支持,如果在平时的安全管理中,没有做到按时定期检修和维护,或者没有在设备的全面系统性检测中对其中细节进行检测进而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隐藏问题,或者是设备的检测不全面效果较差,这些都会使得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隐患的出现和增加,为乘客和地铁员工带来危险。

2.3人员因素

地铁从业人员是保障地铁稳定安全运行的最重要组成因素,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十分重要。由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从业人员尚未及时与轨道交通规模相匹配,其从业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与轨交通安全运营需求之间存在脱节,这使得轨道交通运行中常常发生安全性的问题。日常工作中,部分车站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其存在安全运行规范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强、工作中对安全预防的内容较少,只是在安全问题发生之后才会对其进行事后的处理,这使得安全管理中存在缺乏风险控制、缺乏动态管理等缺陷,尤其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对于不规范操作可能存在风险,其会抱着侥幸心理,即“不规范操作也很大几率不会导致安全事故”,进而没有严格遵照作业标准和安全生产规范,同样会使得地铁不能稳定运行,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加强管理的力度

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给实际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撑。在城市轨道运营之前,要建立涵盖各个专业的管理制度以及操作流程,从而使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凭借完善的管理制度来对自身的行为性有效的约束以及管理,实现规范化的管理效果。另外还需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且落实到各个环节中,从而使得每个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职责,当安全事故发生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范围,进行有效的约束以及管理,从而使得安全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为了使每个工作人员能够按部就班完成自身的工作,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全面落实考核制度和评比制度,通过奖惩制度来确定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从而促进每个工作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最后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先进设施的投入力度,可以融入远程实时动态监控系统,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状态进行多方位的检查,当发生安全事故时,那么这一报警系统就可以进行及时的预警,方便工作人员深入到现场中进行及时的处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3.2提高轨道设备的安全性能

轨道交通的设备安全了那么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成功了一大半,轨道交通设备主要包括车辆设备和机电设备等。轨道交通设备专业性强,因此应专业负责运行维护,在进行操作时一定要按相关步骤进行。轨道交通的维护要定期进行,并且要交叉进行,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妥善处理,一定让病车不出库,出库必安全。同时轨道交通设备维护人员要不忘学习,善于总结,以扎实的水平、过硬的技术确保轨道交通设备的正常运行。

3.3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进行管理时,相关工作要加强对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从而使这部分工作人员问题的重要性和对安全风险进行防范的必要性,从而最大程度的规避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为这部分工作人员讲述有关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方面的内容,开展多样化的形式和模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并且在培训工作中要将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的落实,从而使得每个工作人可以更加一丝不苟和安全地开展日常的工作。另外对于行车值班员等关键岗位的员工来说,在日常工作之前,要对这部分工作人员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进行有效的检测,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对身体情况进行有效的辨识,从而规避在人为因素方面所产生的安全隐患。最后,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乘客进行安全应急知识的讲述,可以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进行安全知识宣传视频的播放,将安全乘车和文明乘车等常用知识进行广泛的宣传,从而使得乘客在使用城市轨道交通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规避一些安全问题,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进行乘车,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要从城市实际情况入手,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来进行安全文化教育,保证安全管理理论设计的合理性,通过落实一系列的方针与对策,以此来满足运营管理的要求,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陈冠翱,肖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策略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6):177-178.

[2]贾文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探究[J].科技风,2020(16):204.

[3]于国伟.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J].人民交通,2020(0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