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瓣膜成形术(MVP)治疗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MR)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MVP)治疗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MR)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影响

常飞虎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分析二尖瓣瓣膜成形术(MVP)治疗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MR)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确诊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MR)患者共71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临床研究,患者均在2019年1月~2021年3月期间于本院接受二尖瓣瓣膜成形术(MVP)治疗。经收集患者临床手术治疗及预后随访资料后,分析MVP术式治疗MR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结果(1)临床效果:患者MVP术式治疗1年后复查所得心腔内径(LAD、LVEDD)、肺动脉内径(MPA)指标数据均降低,射血分数(FVEF)指标数据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预后:患者术后1年时心功能NYHA分级中Ⅰ级患者占比提升,Ⅳ级患者占比显著下降,差异显著,P<0.05。(3)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8%。结论:二尖瓣瓣膜成形术(MVP)治疗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MR)效果显著,可在积极改善患者二尖瓣反流程度后,积极改善心功能,为其临床安全预后的实现提供基础。

关键词:二尖瓣瓣膜成形术;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临床疗效;并发症


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一类少见先天性心脏瓣膜疾病,多与其他类型心脏畸形合并发生,可间接或直接引发患者心功能异常,导致临床不良预后风险增加,特别是对于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者而言,心脏不良事件预后发生率更高,需及时接受治疗予以改善。二尖瓣形成术治疗是现阶段二尖瓣关闭不全首选治疗方案,可在最大程度保留患者二尖瓣原始结构同时,积极维护二尖瓣及左心功能,降低患者不良预后风险,但对部分患者而言,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认识尚不足,仍存在较多质疑,亟待解决[1] 。因此,为分析二尖瓣瓣膜成形术(MVP)治疗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MR)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影响,特设本次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确诊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MR)患者共71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临床研究,患者均在2019年1月~2021年3月期间于本院接受二尖瓣瓣膜成形术(MVP)治疗。

71例患者中,男47例,女24例,年龄最大者71岁、最小者49岁,平均年龄(60.24±3.95)岁。

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二尖瓣关闭不全者,且均为中重度患者;(2)符合MVP手术治疗指征,且均成功手术。排除标准:(1)明确手术治疗禁忌症者;(2)临床资料不全者;(3)术前合并恶性肿瘤或术后继发恶性肿瘤者。

1.2方法

MVP术式:经全身气管插管麻醉后,连接低温体外循环机后,取仰卧位实施治疗。以术前专科检查结果中二尖瓣瓣膜结构形态及活动度后准确定位手术部位,确认是否符合腱索断裂治疗指征,其后于胸部正中位置做切口,经纵劈胸骨后行主动脉、上下腔静脉套管插管后建立体外循环,于主动脉根部插入高钾冷血灌注管、放置左心引流管,其后切除左心耳,予主动脉降温、阻断处理,切开右心房后打开房间隔,经注水试验民警去接二尖瓣位置后,酌情开展不同二尖瓣修补成形术[2]

1.3观察指标

经收集患者临床手术治疗及预后随访资料后,分析MVP术式治疗MR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

1.4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数据资料经SPSS25.0统计学软包对比分析后,若结果为P<0.05且差异显著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效果对比

患者MVP术式治疗1年后复查所得心腔内径(LAD、LVEDD)、肺动脉内径(MPA)指标数据均降低,射血分数(FVEF)指标数据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临床效果对比(60ecfbe18ab4f_html_27f28ec49f68deb9.gif ±s)

时间

n

LAD(mm)

LVEDD(mm)

MPA(mm)

FVEF(%)

术前

71

49.45±12.36

50.95±7.85

17.29±3.65

51.65±9.72

术后

71

38.15±9.85

44.26±7.41

14.35±2.61

62.58±8.74

t


6.025

5.222

5.521

7.046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临床预后对比

患者术后1年时心功能NYHA分级中Ⅰ级患者占比提升,Ⅳ级患者占比显著下降,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临床预后对比(n,%)

时间

n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术前

71

5(7.04)

28(39.44)

25(35.211)

13(18.31)

术后

71

25(35.21)

27(38.03)

15(35.21)

4(5.63)

z


4.298

P


0.000


2.3术后并发症分析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8%(10/71)。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1)临床效果:患者MVP术式治疗1年后复查所得心腔内径(LAD、LVEDD)、肺动脉内径(MPA)指标数据均降低,射血分数(FVEF)指标数据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预后:患者术后1年时心功能NYHA分级中Ⅰ级患者占比提升,Ⅳ级患者占比显著下降,差异显著,P<0.05。(3)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8%。

临床研究指出,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临床预后期间患者可由心脏结构问题引发心力衰竭风险增加,故临床中针对此类患者即使在无症状作用下也建议接受手术治疗,以降低患者心力衰竭风险。二尖瓣瓣膜成形术作为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治疗首选术式,手术技术发展呈显著螺旋式趋势进展,且技术发展逐渐趋于成熟,相较传统MVR治疗术式对患者二尖瓣结构损伤较小,并发症风险降低,可保障患者临床预后安全性[3]

综上所述,二尖瓣瓣膜成形术(MVP)治疗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MR)效果显著,可在积极改善患者二尖瓣反流程度后,积极改善心功能,为其临床安全预后的实现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 崔晓征,沈冬炎,邹鹏,等. CD16+单核细胞对中重度慢性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成形术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J]. 中国心血管杂志,2021,26(1):32-36.

[2] 何思毅,张近宝,辛东,等. 瓣膜成形术在婴幼儿二尖瓣关闭不全中的应用[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9,34(22):1725-1727.

[3] 汤井双,戚晓通,蒋浩,等.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分析[J].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20,6(5):27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