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肝内胆管扩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2
/ 1

如何治疗肝内胆管扩张

杨霖

康定市人民医院 四川 康定 626000

肝内胆管起自毛细胆管,其约为1毫米左右。机体运作中,受先天或后天等因素的影响,有的人会出现肝内胆管扩张表现。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胆道疾病,肝内胆管扩张对于人体有较大危害。与正常人相比,肝内胆管扩张患者的胆管直径会有所增宽,这个会对患者运作及功能控制造成一定阻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此,还应注重肝内胆管扩张的有效治疗。

1、肝内胆管扩张的症状表现

患有肝内胆管扩张时,患者最为典型的症状为腹痛、腹上区有包块,有的患者还有黄疸等表现。通常这些症状单独或多个出现,三种症状同时出现的概率约为20%~30%。有研究显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肝内胆管扩张患者的症状表现具有一定差异,就婴幼儿、儿童而言,他们出现腹部包块的概率较高,有的孩子有梗阻性黄疸表现,而在成年人中,患者多有腹痛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肝内胆管扩张往往伴随有胆道结石、胰腺炎、胆道癌变等其他并发症;在所有肝内胆管扩张中,20%~60%的患者伴随有并发症,这些及症状表现不仅给患者造成较大的身体伤害,而且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其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肝内胆管扩张的诊断

肝内胆管扩张的病因较为复杂,现代医学认为,除遗传学因素、胰胆管合流异常外,肝内胆管扩张还和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胆管上皮异常增殖等因素有关。要实现该疾病的有效治疗,在临床中,应做好疾病的诊断。实际诊断中,出临床表现为,采用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式,均可实现该疾病的有效诊断。在诊断中,医生不仅要分析胆囊、肝外胆管等组织器官的病变范围,而且需要对其扩张程度进行评估,此外,需考虑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这样能为后期的治疗提供有效支撑。

3、肝内胆管扩张的治疗

在肝内胆管扩张治疗中,手术治疗是最主要、最有效地治疗方式,采用手术治疗,不仅彻底清除病变的胆管,而且能实现继发性病变的有效处理,此外,其在重建胆肠通路上具有重要左旭。需要注意的是,肝内胆管扩张容易发生癌变,其整体的癌变率约为2.5%~30%,这使得在确诊为肝内胆管扩张疾病后,一定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

3.1胆汁引流术治疗

对于肝内胆管扩张患者而言,如果其存在较为严重的化脓性炎症,并且炎症发展较快,病情较急,可采用胆汁引流术进行治疗;此外,对于严重阻塞性黄疸患者,或者胆管穿孔患者,同样可采用引流术治疗,这种治疗方式能有效地预防感染性休克等问题的发生。经胆汁治疗后,患者病情会得到初步改善,随后在通过胆管切除和胆道重建术清除病变组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3.2胆囊及病变肝外胆管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在肝内胆管扩张合并胆囊肿大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较多,采用该手术治疗方式,能通过切除胆囊的方式,防治胆囊癌变问题发生。临床实践中,有的肝内胆管扩张患者的胆管壁薄,同时炎症并不明显,观察患者门静脉,能发现门静脉周围的炎症较强,且患者组织粘连不明显,对此可通过病变肝外胆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从正常肝管与扩张胆管连接部进行切除,或者从汇合部远端汇合部远端2~5mm处切除,这样能在疾病治疗的基础上,避免手术治疗对近端管径细小的正常肝管造成伤害。

3.3肝切除术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当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且病灶已经累及肝内胆管时,可采用肝切除术进行治疗。在具体治疗中,应注重肝切除术方式的有效选择,通常,其选择方式受扩张肝胆管分布部位、范围的影响,同时医生还需要考虑并发肝脏病变、剩余肝脏功能等因素,这样可保证手术治疗的规范性、有效性。对于胆总管下段癌变的患者,建议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肝内胆管扩张患者有肿块性慢性胰腺炎问题,且患者因炎症已经出现了梗阻性黄疸症状,对此,同样需要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治疗。

3.4腹腔镜手术

作为肝内胆管扩张微创治疗的主要方式,腹腔镜手术对于患者的创伤较小,其能有效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治疗质量。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胆管扩张时,应注重收拾适用性的问题;即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心、肺疾病,或者患者为中晚期妊娠患者,则不能使用腹腔镜手术,另外,通过影像学检查,患者存在高度癌变可能,有并发肝硬化问题时,应避免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

总而言之,肝内胆管扩张对于患者的身心具有较大危害,当该疾病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时,患者癌变的概率较高。对此,在临床中,应注重该疾病的检查、诊断和筛查,然后针对确诊患者尽早实施收拾治疗,这样能有效地控制疾病对患者的影响,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