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发展对我国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国外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发展对我国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李景廷

广西柳钢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柳州市, 545002

摘要:目前多式联运的研究多集中在运输层中实现运输线路的最短路径研究、算法研究、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化研究、实现区域物流基地、中转节点的选址研究,多式联运仅仅是几种运输方式的简单组合,在整条供应链的前端和末端未能进行有效的资源及信息的整合匹配,在多种运输方式转换时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常常出现长时间的等待及运力不匹配现象,同时由于承运商间标准的不统一,出现多种运输单据的交接转换,大大延长了运输的时间,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人力、物力及运输成本。因此,在多式联运的运输模式中,如何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高效转换衔接,降低整个运输过程的时间,成为制约多式联运发展的难题。

关键词:国外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发展;我国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现代物流业也开始朝着高科技、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到物流管理领域。集装箱多式联运一体化信息系统就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物流管理系统,在该系统的作用下能够实现一站式的物流管理服务,在保障物流管理顺利进行的同时降低物流管理的成本消耗。

1多式联运概念

多式联运是多种运输方式参与的联合运输组织形式。集装箱多式联运,是利用集装箱装载货物进行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方式,也就是说将集装箱视为基础运输单位,然后从整体角度出发,根据所需将各种运输方式进行组合,以此构成一体化货物运输,由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共同努力予以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显然,这是一种将实现货物整体运输最优化效益作为目标的新型联运组织形式,为客户提供了兼具经济、快捷、便利的运输服务。

2国外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发展经验

在欧洲,物流园区得到普遍认同和广泛发展,很多国家都成立了物流园区协会,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欧洲物流园区联合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园区发展模式是德国和荷兰。德国货运村模式。德国境内只有不到40家货运村(即物流园区),构成了一个快速、有效的物流运输网络。社会物流活动集中在货运村内外部进行,呈现出如下主要特征:首先是集聚化,货运村在地域上分散分布,同时引入该地区内的多家物流企业,集聚效应显著,如不莱梅、纽伦堡均集聚了200多家物流企业进驻,并实现园区—港口的联动发展;其次是网络化,德国货运村协会协调管理所有货运村,各货运村按照统一标准,协同运作,物流企业以独立投资或组建联盟形式入驻,依托各货运村实行网络化运作,使各货运村之间形成紧密整体;第三是高度协同化,提供发达的多式联运服务,强调在运输方式上不少于两种,选址应位于不同运输方式的交叉点上,通过创新运用甩挂运输、驮背运输等形式来实现集货运输和转运系统高效便捷,注重园区内外企业协同合作。

3对策建议

3.1加速发展多式联运物流大数据生态链

互联网时代,产业集群向信息型、资本型快速转变,相应的生产导向、交通形态、物流节点形式都在发生变化,物流节点的广度、密度也在不断延伸,多式联运物流园+大数据已成为传统物流园转型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随着我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不断深入,打造多式联运物流大数据产业正当其时,可以充分围绕车、货、资金、人等要素,集聚各类物流业态的数据资源,加快互联互通技术标准化建设,打造大数据物流产业生态体系,实现多式联运物流产业的互联互通。

3.2多式联运信息的协调

为了确保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系统的有效运作需要借助信息资源规划办法来做好信息协调管理工作,加快打造完善的基础数据平台,在平台的作用下整合资源力量,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并以客户为中心、货物为对象、港口建设为线索引入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和供应链管理理念,优化内部和外部的管理流程,打造出一个区域统一的多式联运协同服务电子平台。整个平台信息协调系统建设的内容如下:第一,采取多源异构信息集来整个各个节点的信息,制定出多式联运数据代码,开发多源头的异构接口、打造出多式联运关键数据信息集合系统。第二,多式联动运动协同作业。要借由对技术系统整体作用的协调干预,清晰全面认识了解运输管理业务活动推进过程中涉及的上游组成部分,以及下游组成部分的作业动态表现特征,控制减短不同作业活动环节的相互衔接时间,支持改善提升多式联运活动推进过程中的整体效率,实现对多式联运相关性数据信息资源要素的全面恰当合理配置。

3.3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

在集装箱多式联运过程中,由于参与主体数量众多,受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影响,国内大型运输企业独立性较强,彼此之间的合作有限,且内部分割严重,为联运协调工作的推进增添了一定难度,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相悖,制约了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有序发展。对于铁路运输环节,集装箱运输仍需要办理提报计划、请车、配车等一系列环节,在这种情况下,中铁联集公司应从整体角度出发,本着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管理部门和物流安全管理机构的构建,加强多式联运物流的统一领导,统一制定标准,以此促进联运物流业标准化建设及安全管理方面规章制度建设,实现联运物流链企业综合实力与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4建立适应多式联运的安全保障体系

围绕国际联运、多式联运、场站经营等深化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综合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严格落实集装箱托运人的装箱安全责任,对代理公司、物流大客户的集装箱要指导其选用合格箱体,防止出现货物移动或倒塌、偏载、偏重、液体渗漏、匿报品名、夹带危险品等问题,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甚至造成铁路事故。对代理的集装箱物流经营业务,严格与托运方签订安全运输协议,严格审查货物品名,做到关口前移、超前防范,为建设多式联运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3.5推动智能化发展

港口企业、航运企业、铁路运输企业、公路运输企业、船货代理企业各方信息互联互通是提高多式联运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将全球有多式联运物流需求的企业与提供相应服务的物流公司联系起来,促进服务供需双方进行高效合作,是推动多式联运行业更加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我国多式联运服务朝向以综合运输服务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延伸提供技术保障。

结束语

运用互联网、智能化技术解决多式联运多种运输方式转换中信息流流动不畅通的难题,从根源上找原因,降低了“牛鞭效应”的影响,实现了多式联运无缝链接能力,创新了多式联运物流模式。同时在总成本和总运输时间最小的原则下,建立了求解模型,并设计改进自适应算法针对具体算例进行求解,对解决当前多式联运无缝链接的难题具有良好的借鉴意,本研究考虑约束条件有限,带有装载约束、兼具解决逆向运输返空率等问题将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范方玲子.贵州开磷物流公司集装箱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构建[D].贵州大学,2020.

[2]郭林英.多式联运物流企业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20.

[3]代燕,杨文秀.在综合交通发展趋势下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储运,2019(09):135-138.

[4]董雪乔.铁路商品汽车多式联运物流运作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2):168-169.

[5]戈泉智.多式联运物流综合管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