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张富庆

泰安市正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 泰安市 271000

摘 要:建设项目管理的质量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建筑工程的管理是繁重而复杂的,涉及的领域很广。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可以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工程的进度,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对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效益和社会形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长期发展,有必要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

前言:就建筑工程的现状而言,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一直延续,导致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下降,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发展。因此,有必要不断分析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策略,以保证建筑工程管理的顺利开展,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和效率。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的重要性

1.1提倡科学管理

建设项目管理是保证有序施工的重要基础,管理模式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可以运用现代先进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管理改革。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不仅是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是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发展。施工企业的管理者转变了思维,学会了管理技巧,理论联系实际,使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满足了项目发展的要求。创新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提高企业竞争力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在逐步发展和变化。当前的企业要想处于有利地位,就需要整体提升关键实力。在建筑工程监理中,创新形式的进步和应用是建筑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传统的企业监管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企业应实施监管体系创新,应用所有信息化、科学化、智能化的监管体系,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在新的监理制度的支持下,提高工程监理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挑战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1.3是企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是每个企业增加品牌力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加强企业建设质量的同时,注重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服务水平和管控体系,是建筑企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因此,从源头入手,改革创新整个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总结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工艺体系,实现以施工效率为导向,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这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发展成为行业标杆,从而带动整个建筑行业的改革创新,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2.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原则

第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原则。在我国建筑行业,生产力水平会影响建筑企业管理模式的构建。企业生产力与企业管理模式的关系是一种长期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要注重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优化,为企业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保障。在建筑企业中,实际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施工企业的生产力,通过保证施工企业各要素的相互配合,保证施工企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其次,要注意满足市场化的要求。中国目前的建筑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市场会随时动态变化。为了提高建筑市场的整体效率,有必要提高建筑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建筑市场,效益包括建筑行业为社会创造的效益和给建筑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目前,中国的建筑企业如果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就会在市场上占据较高的地位,为建筑市场的发展提供保障。如果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就会影响施工企业的社会形象,甚至影响施工企业在实际市场环境中的发展。因此,施工企业应重视建设项目管理体系的创新和优化,以体现建设项目的影响范围,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3.1's理念的创新

有些人参与建设项目,人们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观念在变化,工程项目的建设也在不断变化。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也是如此,要从管理理念入手。人们只有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新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才能得到有效实施。因此,企业决策者有必要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并逐步影响施工和管理人员接受新的管理理念。一方面,企业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时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另一方面,借助企业文化,向相关人员传授新思想、新概念,进行培训。例如,当前的绿色施工管理理念是顺应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需求,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产生的先进管理理念。


3.2技术管理创新

为了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技术手段,必须在制度管理上进行创新。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连贯性。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施工技术越来越接近现代技术的要求,对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充分掌握这些技术手段,施工管理人员才能确保相关管理工作不出错。此外,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如果建筑行业管理者对工程测量、钢筋混凝土等问题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后续管理会有一定的难度。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技术力量解决问题,总结工作经验,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培养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施工管理人才。同时,为建筑企业员工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和平台,让他们通过先进技术的运用,学习现代技术模式,增强工作实力,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增加经济价值。

3.3制定绿色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也要充分体现绿色施工的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第一,以节能降耗为核心的施工方案,节能降耗可以给施工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建筑材料的应用。此外,整个施工方案应突出材料利用率的提高,有效减少或转化部分建筑垃圾。

二、就施工总体规划而言,要合理规划施工场地,防止施工用地过度侵占其他土地资源,总体布局要科学合理,根据各项用地指标进行实际施工,增强安全卫生意识,从施工项目和周边环境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利用施工资源。

3.4改进现有的管理模式

目前,管理模式有许多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组织形式和经营理念上。目前,现有的建筑产品具有体积大、时间长等一系列特点。在这一特征的影响下,在特定的生产时期,他们逐渐表现出阶段性、生产能力不平衡和流动性的发展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建筑产品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明确规定管理模式必须改进。在选择建设项目管理模式时,我们可以参考国外优秀的管理模式,并根据项目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调整项目管理模式,使其发挥重要作用,最终更好地应用于建设项目。

4、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建筑工程已成为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促进郭明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之一。建筑数量的增加和建筑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然而,工程建设技术水平与资金实力之间存在差距,阻碍了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基于此,在建筑工程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趋势向信息化、电子化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时收集和整理工程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增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管理模式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建筑企业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束语:创新已经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且已融入各行各业,创造了生机和活力。通过实践应用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确立了创新性的管理模式,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厉广飞 . 试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改进策略 [J]. 居舍 . 2019(30)

  2. 胡康华.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1):197.

  3. 陈国树.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J].城市建筑,2019,16(36):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