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中老年病人风险护理要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6
/ 1

心血管内科中老年病人风险护理要点研究

林敏红

成都市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10100


大家对高血压、高脂血、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症并不陌生,这些病症在人群中的病发率是比较高的,这些与心脏及相关血管有关的疾病都属于心血管内科的疾病,而这些病症在中老年人身上发病的概率是比较高的,这种病不仅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而且严重的时候还会危及生命,那么面对这些心血管疾病,怎样预防疾病的发生?中老年人应该怎样做好风险护理呢?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与心脏和血管有关的疾病,心脏病、中风都属于急症,病发突然,由于血液堵塞不能流入心脏或者大脑而引发的疾病,供血血管内壁上有厚厚的脂肪层也会引起脑血管、血栓出血。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有:

1、冠心病:心肌供血血管的疾病;

2、先天性心脏病:在病人一出生的时候就存在心脏结构的畸形;

3、风湿性心脏病:由于体内的链球菌引起的风湿热对心脏瓣膜和心肌的损害;

4、脑血管疾病:大脑供血血管的疾病;

5、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由于人体的腿部静脉出现了血块,可能会出现脱落移动到心脏或者肺部,出现血管堵塞的情况。

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什么?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会引发身体出现各种疾病,对于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一些高危因素要有一定的了解,在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进行适当的进行运动,保持身心的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那么引发心血管疾病有七个危险因素:
1、吸烟。一个人长期吸烟,那么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心肌耗氧量增加,血压升高,并且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就会使得血液的运送氧气的能力降低,降低脂肪的代谢,同时还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引发冠心病。

2、长期饮酒。一个人如果长期无规律的饮酒就可能会导致心脏脂肪出现变性,心肌的收缩力就会降低,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引发酒精性心肌病和心力衰竭。
3、不良的饮食。一个人如果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就会产生肥胖,胆固醇过高、脂肪过饱和会引起血脂紊乱,引发心血管疾病。
4、高血压。中老年人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俗称“三高”,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长期高血压流的冲击下,血管扩张,引起动脉血管内膜机械性的损伤,造成血管壁上附着沉积的血脂,造成血管粘稠硬化,引发冠心病。

5、糖尿病。患有糖尿病的人,内皮细胞的的复制作用、血管修复能力都会降低,导致动脉硬化,而且患者脂肪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等症状,就会引起人体内糖的代谢紊乱、血脂异常,引发冠心病。

6、高脂血症。中老年人的血脂升高,体内脂蛋白也会异常,引起总胆固醇的浓度升高,导致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引发心血管疾病。
7、肥胖。人体内的脂肪过多就会引起肥胖,造成血管内皮慢性炎症,内皮功能出现失调和血管损伤,引发心血管疾病。

中老年人护理风险预防方法

人们在生活中,对于中老年人护理风险的预防方法要有所了解,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了解学习心脑血管疾病的知识,能够有效的预防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面对中老年人护理风险的预防方法有:第一,适度的锻炼,中老年人应该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体质,能够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出现;第二,调整心态,中老年人在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碰到任何事情都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避免出现焦虑、急躁、抑郁等不良情绪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第三,合理饮食,中老年人在饮食上也要均衡,减少高糖高盐等食物的摄入,多吃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水果和蔬菜;第四,生活规律,中老年人的生活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早睡早起,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的行为发生,三餐定时定量,保持血压稳定。

由于血压不稳定就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养成每天定时测量血压的习惯。在出现血压过高的情况后,应当及时的服用降血压的药物或是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因此,大家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