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工生产企业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6
/ 3

浅析化工生产企业 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万军

山东泰汶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 271024


摘要:安全管理是化工生产企业的重要工作。而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深化,是实现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精准监管、科学预防的重要工作。文章以化工生产企业山东泰汶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浅析“双重预防体系”实施的背景、思路、过程及效果等。通过“双重预防体系”运行,企业了加大软件提升和硬件投入力度,生产系统稳定健康运行得到了保障。

关键词:双重预防体系 建设

正文:

山东泰汶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公司,是集化工生产、产品研发、火力发电为一体的国有独资的化工生产企业。主要产品为烧碱、聚氯乙烯、高纯盐酸等,拥有自备发电厂一座。近年来一直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执行,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背景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作出了决策部署,明确要求“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治理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党的全会上提出了安全生产体系化管理的思想,明确要构建隐患治理和安全预控“双体系”。

山东省组织专家和遴选出的标杆企业制定完成并发布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通则、细则、实施指南三个层次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地方标准,为全省各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供了标准化技术支撑和依据。

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思路

把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通过管控措施联系起来,风险分级管控阶段辨识危险源,辨识现有管控措施,评价现有管控措施是否能够控制企业的危险源,如果评价出的风险相对不可接受,则需要增加补充建议措施,将风险降低为相对可接受,然后进行管控,如果评价出的风险可接受,自然而然进行管控。那么风险分级管控这个阶段解决的问题就是把措施健全。对这些可变的措施进行定期排查,一旦发现失效及时整改,保证所有的管控措施持续有效,关口前移,保证了危险源持续可控。全员参与,人人有责,每个层级、每个岗位都负有管控职责,责任到人,确保实现安全生产。

三、“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过程

(一)科学定位,建立工作机构和方案

泰汶盐化主要领导将此项工作作为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管理层次的重点工作,确立了“积极推进,率先开展,树立标杆,常抓不懈,争取成为“泰安市双体系建设标杆企业”工作目标。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公司安监处牵头、各专业各生产单位参与的体系推进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方案从组织领导、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步骤、工作进度、实施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整章建制,构建双体系工作运行机制

先后下发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指南》、《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奖惩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奖惩制度》、《双重预防体系标准汇编》等文件保证了双体系建设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为实现管控措施的可靠有效性,公司购进了各种法律、法规,技术规范400余册供各类技术人员学习,为双体系开展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创新模式,确保培训学习全覆盖

一是主动要求参加各级培训。公司先后派人参加了全省化工行业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师资培训会,全省氯碱行业双体系培训会,省双体系视频点评会等,并将会议要点传达培训。又派人先后到双体系建设先进企业交流学习,并组织开展了泰安市化工行业的双体系建设现场交流会。通过交流学习,及时调整工作中出现的偏差。

二是聘请专家到公司培训指导。公司先后邀请市安监局樊祥东科长和山东省体系主要起草专家潘国军教授到公司进行了培训指导。提高了公司领导和员工对双体系的认知,加快了体系的推进工作。

三是从骨干开始逐级全员培训。公司先从管理人员入手开展培训,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辐射作用,之后对各单位工段长以上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各分厂(公司)后续自行组织了学习培训、考试及点评。现在公司以安全大课的形式,每周选出一名单位负责人主讲其部门体系建设及开展实施情况,逐级培训至全员。

四是利用多媒体开展培训。为做好双体系培训工作,公司购置了五十台电脑,建立了专门的电教室,建立了公共题库和专业题库,实施随机抽题上机考试的模式,实现了培训考试工作创新。现正将双体系考试内容扩充到公共题库中,进一步完善全员上机考试考核模式。

五是采用公示学习进行培训。公司对风险总况及各级风险点进行了三级公示,并组织全员学习,让每名员工都学习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熟知掌握本岗位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引起的后果、事故预防及其应急措施,对可能危及相邻企业的危险亦及时告知。

六是印制书卡进行培训学习。公司针对化工装置常见的一些隐患,印制了《化工装置常见安全隐患300项》、《双体系基础知识问答》等,以口袋书的形式发放给全体职工学习应用。公司根据操作规程,编印了《岗位员工操作卡片》,便于职工掌握操作工艺指标、有害因素个体防护、应急处置措施等安全知识。

(四)选树标杆,以点带面确保全推进

以聚氯乙烯转化工段作为标杆示范工段。实现部分工段先行,以点带面,进而全面展开。根据要求,每个工段都建立健全了工段分级管控台帐、工段分级管控清单、工段设备设施清单、工段SCL分析评价表、工段设备设施管控措施、工段设备设施隐患排查表、工段作业活动清单、工段JHA分析评价表、工段作业活动管控措施、工段作业活动隐患排查表。现公司基层员工在作业活动中已能熟练掌握工作危害分析法,并实际应用。

(五)上下结合,分层分专业双向进行

一分专业自上而下指导。公司业务部室根据分工分条块指导基层,安监处、机电部、生产技术部从专业角度对工段进行指导,提供相应的安全、机电、技术等规范标准,制定规范的排查表格。

二是抓基层自下而上开展。公司层层明确责任,分层级自下而上开展工作,先后明确了主要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各部门负责人是建立本部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的第一责任人。各层级员工对其所在岗位风险点进行排查。从所在岗位的动设备、静设备到巡检、检维修等作用活动,逐项进行了梳理。

(六)科学定点,全面梳理排查危险源

公司对设备设施、作业活动逐项进行了梳理。按照相对独立的工艺单元装置及作业活动共排查出227处风险点。对这些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有害因素进行了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了风险等级。

公司对于双体系建设先后进行了三次版本修订。一开始的风险点划分过细,操作性差。随后风险点划分过大无法上传省局电子信息系统。之后根据化工行业实施导则重新进行了风险点的划分,现信息系统已录入完毕。

为了便于所有员工对本公司风险点有更直观的认识,特请消防二中队用无人机为公司做了全景航拍,把重点风险点分级标注在地图上,只要扫描二维码登陆,就会使人一目了然。

(七)反复修订,力求管控措施重实际

一是明确抓好管控措施的切入点。公司从工程技术、生产管理、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五个方面抓好管控措施,其中工程技术是重点,对制定措施不符合实际、走形式的车间、工段,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修订。针对风险的等级,我们将风险点逐一明确公司级、车间级、工段级、班组级风险管控责任。风险越大的,管控级别越高。公司管理层负责管控的公司级风险,部室、车间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二是反复修订管控措施的可行性。管控措施实施前组织专业人员从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风险的可容许水平;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产生;最佳的解决方案;实际工作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评审,以确保管控措施“接地气”,具备可运行,易落实。

(八)规范表格,确保排查治理全覆盖

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上,公司根据排查出的227处风险点管控措施,制定了每个风险点的隐患排查表。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对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的排查范围和标准,实现了风险点从公司总经理到基层普通员工的全覆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公司基层员工下载隐患排查治理手机版APP,积极执行公司制定的双体系隐患排查任务,截止到目前,安全排查任务400余天,共发现整改一般隐患1743条,逾期隐患为0。

(九)严格考核,确保体系运行实效性

在考核方面,公司将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运行情况纳入月度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与安全工资挂钩,并对重点隐患的整改情况每周五召开隐患整改调度会,对应该按时整改而没有整改的隐患,实行车间主任追责,除扣罚车间主任安全工资外,每条隐患对车间主任罚款。

公司从领导带班值班、领导包保盯守、车间隐患整改考核等方面,实施了严考核、强约束、零容忍的工作机制,对领导带班值班实施错时检查、早例会通报考核模式;对领导包保盯守重点区域工作实行周考核、周一早例会通报模式;对车间隐患闭环整改实行图片化管理、重处罚模式;针对检修作业活动开展了“安全5分钟”活动,作业前通过停下来,缕一缕,想一想,准备准备等措施,使员工准确辨识出第一类危险源,严格管控好第二类危险源,确保了检修作业安全。

(十)加大硬件投入,为“双重预防体系”提供经济保障

近两年,公司投资建立了液氯储槽全封闭和事故氯吸收系统、乙炔渣浆回收系统、84万元优化升级改造可燃有毒报警系统等五个系统,目前正常投入运行,经济效益突出。

四、体系运行效果及总结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促进了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改革,把各种体系相融合,使工作更简洁明了,工人更易于操作;使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同时落实了各层级的安全主体责任,层层压实安全责任的工作模式,为及时验证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强化隐患闭合整改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生产系统安全、健康、稳定运行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值得在化工行业推广。

参考文献: 

  1. 邱有富.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若干问题之探讨[J].安全与健康,2018(04):44-47

  2. 黄典剑.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2017,12(07):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