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转译的昆山古城格局特征及演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基于空间转译的昆山古城格局特征及演化研究

郭佳蕾 王振宇 *

(苏州科技大学 江苏 苏州 215011)



摘要:昆山历史悠久,地处江南福地,素以“锦绣江南、鱼米之乡”而著称,为江苏省五座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昆山古城是昆山城市建设的“原点”,是昆山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空间保护层次。本文从昆山古城文化探源出发,引入空间转译分析方法,对昆山古城格局要素的历史原型与现状遗存进行古今对比分析,揭示昆山古城的历史格局特征及当下的演化规律,从而为昆山古城整体保护及国土空间规划下的城市风貌管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空间转译,昆山古城,历史格局,特征,演化



昆山是苏州代管县级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经济实力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十九大后,随着全国城市文化建设力度的加强,昆山市在全力推进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同时,全面实施“文化昆山”战略,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为抓手,开展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昆山古城,自春秋设娄邑开始,两千余年城址基本未变;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与演化,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建设性破坏,昆山古城遗存较少,呈现破碎化、零散化状态,使得昆山古城并不为人所知。但经调研发现,昆山古城护城河保存完整,“六城门五水关”的边界系统和“双丁字”的轴线体系尚存,古城(历史城区)的整体性依然存在。因此,基于空间转译方法,研究昆山古城的历史格局特征及当下演化规律,对“保持和延续着城市文脉,留住了城市记忆”意义重大。

1.昆山古城历史文化探源

昆山,“因县有昆山(今马鞍山),故名”,春秋时期建城,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百戏之祖”之昆曲的发源地;其选址于太湖东北岸水网平原的马鞍山南。今昆山古城,元代筑城,格局定型并一直延续至今。

1)历史沿革:春秋设邑,建制悠久

昆山,古名“娄邑”,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国和越国。秦代行政建制,置疁县(娄县),属会稽郡(后称吴郡,今苏州);南朝-梁代,更名昆山县;元代升昆山为散州,属于平江路;明代恢复为昆山县,清雍正年间分置新阳县而“同城分治”,民国昆、新两县又合为昆山县。1949年5月,昆山解放,仍未昆山县;1989年,昆山升为苏州市代管县级市,至今[1]

2)山水环境:水网平原,山水形胜

昆山,地处于“河网密布”的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其地势平坦,偶有山丘。昆山古城选址于吴淞江北岸,众水环绕,其北部为马鞍山,乃“山水形胜”之地。南朝刘澄在《扬州记》中记载:“娄县有马鞍山,县境接连湖海,而孤峰特秀,四望皆百里无所蔽”[2]。昆山古城建于水乡,水网纵横,其周边良田万顷,为昆山提供了良好的经济腹地。

3)城池营建:元代筑城,格局定型

今昆山古城建于元代,为避免海寇侵扰,知州费复初将州治从太仓迁回昆山,据清乾隆《昆山新阳合志》记载,“元至正十七年,始筑土城,周二千二百九十九丈,高一丈八尺;城外壕沟长二千三百五十九丈,深五丈,宽六丈;设六门”。其东起绣衣桥,西起仓基河,南起正阳桥,北至马鞍山北麓,古城格局定型并延续至今。明嘉靖时易土以砖,改筑完固,得保聚无患;清顺治二年,因兵燹后,重加修筑。清雍正三年,析置新阳,自朝阳门,西历丽泽留晖,东至拱辰门,属昆山具;自朝阳门,东历迎薰宾曦,北近拱辰门属新阳县[2]

2.昆山古城历史格局特征

江南地区经济发展,人口众多。因此,清初昆山析置新阳,共同管理周边腹地。其古城在围绕马鞍山布局的同时,城池被南北向水系一分为二,西为昆山,东为新阳,昆山新阳共享一城,城有六门,东西对称,昆山县署居于城中偏西,新阳县署居于城东南。两县以水为界,自然区分,既相互联系,又分区治理,体现出古人经营治理城市的策略与智慧。其古城历史格局特征如下:

1)城池边界:城不规则、北弧南直

明清时期的昆山古城为“东北缺一角、北弧南直”的不规则城池形态,基于四周护城河而建,城池南侧较为规整,北侧因有马鞍山而收缩。其四周设置“六城门五水关”,六门上各有城楼,东西对称;除南侧正阳门外,其余五门皆为水陆城门;既考虑到城池的防御功能又考虑到人民的生活便利,旱城门供车马等出入,水城门则供船只进出。

2)水陆轴线:双丁水轴,陆轴叠之

古城建于江南水乡,河流承担着主要交通功能,形成南北东西水轴:其中山塘泾为北向轴线,玉带河(筛谷浜、东城河)则是南向轴线,至和塘则是东西向轴线,形成了“双丁字”水网轴线。其山塘泾西侧、至和塘北侧、玉带河两侧皆有轴街,此外昆山县衙前东西延伸,南至朝阳门,“小丁字”陆地轴线,构成水陆叠合的轴线系统。

3)治所中心:双县同城,东西二置

古城内设昆山县署和新阳县署两处县级治所权力中心。从清·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中的昆山新阳县城图[3]可见,昆山县治在城中偏西,位于南北“小丁字”陆地轴线上新阳县治在城东南,位于城南水轴-玉带河东侧;衙署正对轴线或轴线附近,符合中国礼制形制。

4)历史标志:北聚南散,双城体系

城北的马鞍山为昆山古城的重要制高点,居高临下,汇聚着文笔塔、昆山城隍庙、崇功祠等古城内众多标志。城南部标志较为分散,主要位于水陆交叉口处:昆山学宫位于城之西南隅;阳新城隍庙位于县署东北,学宫则位于至和塘东段南侧,试院则位于城之东南隅。

总之,昆山古城为“同城分治”的典型产物。双县同城,东西二置;城池形态不规则,四水环城、多水穿城,形成双子字水轴;双城标志体系,北聚南散,为我国古代江南古城的布局模式之一。

60dd651cc729c_html_8d76ee040c82e7e1.png

图1 民国初期昆山古城历史地图

3.昆山古城历史格局转译

民国元年,昆、新两县并为昆山县,属江苏省上海道。民国11年(1922年),因开辟城厢马路,拆除正阳、丽泽两门及城墙10余丈;为解决交通问题,修建环城路,至60年代,城墙已荡然无存。改革开放后,1984年昆山被列为对外开放县,1989年撤县建市。历史演变过程中,昆山市区在不断扩大,新区大量建设,而老城开始改造,古城风貌肌理已发生巨大变化。通过对昆山古城历史地图和今现状图进行古今转译叠加分析,发现昆山古城历史格局尚在,其格局要素演化为不同形式的客观存在:

1)城池边界:城河保存,边界清晰

由于水网地区水系发达,四周有护城河依然存在,古城形态清晰可见。古城的六座城门如今得到了不同方式的演化,拱辰门得以重建,留晖门、东门宾曦门替换为道路及街头绿地,正阳门消失而正阳桥成为正阳门的象征。古城南北城墙分别替换为震川西路和环山小路;而东西城墙拆除后,被单位大院或民居所替换,墙基难以找寻。

2)水陆轴线:水轴保存,陆轴转移

古城内水系有一定程度的消失,但山塘泾、至和塘、玉带河三条重要的水系轴线依然存在,滨水的道路局部保留,局部得以拓宽,古城水轴依然清晰。原昆山县衙前大街拓宽人民路;而新增中山路、柏庐路、先进路等道路,形成了古城新的道路交通轴线。

3)治所中心:建筑替换,昆县可循

昆山县署在民国时昆山、新阳合并后依然作为县署,解放后更名为人民政府,成为唯一的行政中心;直到90年代,人民政府搬到新区,替换老干部活动中心,而政府前玉山广场依然存在。而阳新县署替换为居住小区,位置较为模糊。

4)历史标志:北聚南失,体系转变

马鞍山依然是城内历史标志集聚区,文笔塔、崇功祠等历史标志依然保存。昆山学宫转换为县一中,仍为教育功能。城南的其他历史标志均消失,而现代公共建筑图书馆、电影院、大型商场等构成了新的标志系统。

总之,今天的昆山古城传统民居较少,建筑肌理遭到破坏;但“坊市棋立,桥梁栉比”,其古城格局尚在。江南水网体系的护城河凝固了古城的空间形态,水陆轴线依然是古城重要的骨架体系,昆山县署替换的玉山广场、马鞍山历史标志集聚区依然城市重要节点空间。这些历史格局要素延伸着昆山文化脉络,成为昆山古城永恒的社会记忆。


参考文献

[1]昆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昆山县志[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清•乾隆十六年(1975年),昆山新阳合志[M].

[3]清•光绪六年(1880年),昆新两县续修合志[M].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SJA1277)

2020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苏州市域州县历史城池空间特色识别及整合研究)

作者简介:

郭佳蕾,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本科生

王振宇*,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