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型领导管理模式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9
/ 2

教练型领导管理模式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申豫鄂

襄阳市急救中心 441000

【摘要】目的:探讨将教练型领导管理应用于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管理价值。方法:选择2020.01-2021.12在本中心轮转就职的100名护理人员为例,将2020.01-2020.12未实施教练型领导管理作为管理前,将2021.01-2021.12实施教练型领导管理作为管理后,统计并分析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专业成就感评分为(86.17±5.84)分、理论考核评分为(89.73±6.42)分、操作考核评分为(86.28±6.77)分、急救能力考核成绩为(85.94±4.25)分,高于管理前(79.82±4.20)分、(78.26±3.08)分、(76.20±3.47)分、(77.45±4.01)分,统计学结果显示P<0.05(t1=8.827、t2=16.108、t3=13.250、t4=14.530)。结论:通过以教练型领导管理模式对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展开管理,可有效提高其急救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增强护理人员专业成就感,适宜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

【关键词】院前急救;教练型领导管理;管理效果;专业成就感;考核成绩;急救能力


基于医疗事业不断发展背景下,院前急救工作也发生较大变化。对于急救中心而言,急救抢救护理质量是评判急救中心急救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而患者急救成功抢救率则与急救护理设备、工作人员护理技能等因素有着密切关联[1-2]。院前急救效果不仅仅与急救医生专业技术水平有关,同时也与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有密切关联,故而急救中心需重视对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管理,强化护理人员急救能力,进一步提升整体护理效果,对于患者病情导向与预后康复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以教练型领导管理模式实施管理的价值,现展开具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组对象为本中心轮转就职的100例护理人员,年龄范围与平均年龄在20-35(29.7±2.5)岁,男性与女性护理人员占比28例与72例,其中专科学历有54例,本科及本科以上有46例;护士32人、护师47人、主管护士21人。

1.2方法

实施教练型领导管理模式,主要管理内容为:(1)明确核心管理内容:对于科室总带教而言,若想成为合格、优秀的一名教练,首先应掌握核心管理内容,即每位护士都有着一些待挖掘潜能,应当具备发掘护士潜能的能力与眼光;相信护士有着较高上进心;明确教练型领导内容,并掌握相关专业技巧;经有效训练教练领导,能够起到改善护士工作表现的作用;(2)掌握管理基本原则:①在适当情况下可采取袖手旁观态度,即在面对自身所存在问题时,由护士提出可行、有效的改进措施,并制订出与其目标,尽量对逆反心理进行控制,而科室总带教则只需要关注改进效果即可;当遇到护士求助的时候,可在场外予以指导,但是必须由护士本人完成所有工作;②合理选择时机:对于教练型护理管理的开展,需合理选择时机,如果在护士存在严重个人问题或休假后未完全恢复工作状态、缺乏认同感等时机开展,所取得的成效并不显著;③增强双向之间的沟通:在管理期间,科室总带教应使用开放术提问方式,尊重护士、理解护士,并鼓励其打开心扉,进一步扩大信息的来源;对于护士的倾述应用心聆听,明确对方的盲点,并挖掘出干扰源,及时将护士需做好内容对其进行反馈,以此来得到护士配合;④改变护士行为:此项管理开展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护士行为,最大程度上降低护士负面行为,发扬并赞赏其积极行为,进而有效转变其工作态度与行为。

1.3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统计实施前后管理效果,观察指标包括护理人员专业成就感、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与急救能力考核成绩,总得分是100分,分越高表明管理效果越好。

1.4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应用SPSS18.0,对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数,检验方法为x2;对计量资料表示用t值,检验方法为(x±s),若结果显示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表1可知,管理后护理人员各项管理指标评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

1 对比管理效果(x±s,分)

组别

例数

专业成就感

理论考核

操作考核

急救能力考核成绩

管理前

100

79.82±4.20

78.26±3.08

76.20±3.47

77.45±4.01

管理后

100

86.17±5.84

89.73±6.42

86.28±6.77

85.94±4.25

t值

-

8.827

16.108

13.250

14.530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教练型领导是通过有效运用教练技术,采取启发、诱导等方法,深度挖掘员工需求,为其树立其明确工作目标的同时,在其为目标努力期间给予全面性、有效性支持与资源,以此来改善员工心智,充分激发出其潜能,从而实现员工和组织双赢的领导行为[3-4]。在护理领域中,对于教练型领导定义为:护士与护理管理者之间维持互动的关系,促使护士自身操作水平与知识水平能够达到双方期待值[5]。本研究中,通过分析在院前急救护理中实施教练型领导护理模式,结果发现经实施管理后,护理人员专业成就感、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与急救能力考核成绩评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通过实施教练型领导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士自我认知能力,增强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充分调动出护士积极性,进而有效增强其专业成就感,应用意义较高。

综上所述,以将教练型领导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展开护理管理,可取得显著管理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静. 教练型领导力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 17(03):132-134.

[2] 言丽萍, 柯永娟, 伍瑞荣. 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三维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013(014):218-220.

[3] 李静梅. 基于风险管控的院前急救护理模式在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17(04):239-241.

[4] 张翠娟. 过程管理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 024(006):847-849.

[5] 赵艳萍, 纳沙鸿, 马福彬,等. 4R危机管理模式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018(001):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