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静脉输液港并发港体外露的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8
/ 2

肿瘤患者静脉输液港并发港体外露的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

徐爱萍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 江苏省 214400

【摘要】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静脉输液港港体外露的原因,总结相应护理对策,以提高对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方法 对我科3例静脉输液港港体外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输液港港体外露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举措。结果 3例静脉输液港港体外露患者经过积极干预、妥善处理,2例保留静脉输液港继续使用至治疗结束,1例经清创缝合处理后无改善至手术室取出。结论 通过对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港体外露并发症原因分析,医护人员应加强合作,注意提高操作技术,护理人员严格遵守输液港的操作护理规程,并认真观察和及时处理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实施个性化健康宣教,让输液港安全有效的长期使用,减轻患者血管穿刺的痛苦,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关键词:植入式输液港;维护;港体外露;护理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s),是一种埋置在皮下组织中的植入式、可长期留置的中心静脉装置[1]。具有留置时间长、维护周期长、导管相关感染低、不影响生活质量等优势,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重要的静脉输液通路。但在留置期间存在有导管相关性血栓、感染、导管脱落破裂甚至断裂、港体外露、翻转、导管夹闭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其中港体外露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文献报道静脉输液港的并发症中,港体外露的发生率为0.55%-2%,位列第三,仅次于血栓及感染[2] 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我科有205位肿瘤患者置入静脉输液港,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港体外露,发生率为1.5%,经过积极干预、妥善处理和护理,2例保留至治疗结束,1例取出输液港。现将静脉输液港港体外露这一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港体外露的积极处理和护理,总结经验,探讨在规范护理和严密监测的基础上继续使用输液港的方法。

1、临床资料:

本科有3例患者,1例为食管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化疗后骨髓抑制、营养极度不良,1例为肺癌患者合并穿刺点感染,1例为乳腺癌患者行局部放疗。2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为55-70岁。静脉输液港置入到港体外露时间为1月-10月。平均为5个月。 2例经积极处理和干预保留至治疗结束,1例因食管癌糖尿病患者合并营养极度不良,输液港港体外露,经清创缝合处理后无改善,最后只能取除输液港[3]

  1. 原因分析:

2.1 护士因素。在输液港使用期间,年轻护士维护输液港经验不足,对于港体外露并发症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判断和处理不正确,观察不够仔细,对穿刺点的细微变化未能及时发现。护士插针时未避开原针眼,拔针消毒不严格,护士因各种原因没有用无菌敷料覆盖,增加感染的机会。

2.2 医生因素。经验不足:选择输液港型号不适合,导致输液座皮肤突出过多,输液座皮肤过薄,局部皮肤张力过大,供血不足。术中制作囊袋的大小、皮瓣厚度、放置位置、缝合技术的选择也与切口愈合关系密切。

2.3 患者因素。输液港囊袋张力过高或者感染[4]是港体外露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患者因反复化疗后免疫力低下,自身抵抗力下降、而容易并发感染,如并发囊袋感染,则可能局部皮肤破溃导致港体外露。部分患者消瘦,营养状况差、 皮下脂肪层薄弱,港体隆起处皮肤与衣服的反复摩擦、反复穿刺时固定绷紧皮肤导致皮肤和港体直接摩擦,形成皮肤完整性受损导致港体外露。乳腺癌患者有胸部放射治疗史[3],局部皮肤质量下降,角质层变薄,未及时正确佩戴文胸,切口皮肤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导致切口裂开,发生港体外露。另外:术后切口缝线发生排异反应、切口拆线过早均可导致切口裂开而发生港体外露。

2.4 制度因素。相关科室对护士关于并发症处理的规范化培训组织较少,部门领导未足够重视,没有及时组织护士进行总结讨论,提出改进与应对措施。护士对出现港体外露并发症认识不到位,未做到环节监控,监督不到位。

  1. 护理与预防

3.1 规范提升临床实践,加强静脉通路专业管理

院部设有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组,科内对高低年资护士设有护理操作技术权限,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考试合格后才能独立临床操作。定期加强及更新输液港护理知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培训,组织护士交流操作经验,共同探讨应对并发症的对策。对于疑难案例提出护理会诊,组织案例讨论,由静疗专业学组指导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

3.2医护的正确操作与维护

医护在操作前应充分全面评估患者情况,严格执行植入式输液港的禁忌症,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胖瘦、局部组织情况以及病情选择合适的植入方式。锁骨下窝是输液港注射座位置的良好选择,同时埋置注射座的皮下组织厚度为0.5-1.0cm最适宜。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建议采用上臂港[5]。输液港维护时,应由经培训的护士进行,必须严格无菌操作,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在原针眼穿刺,拔针后无菌敷料覆盖,蝶翼无损伤针必须每7天更换一次。

3.3密切观察伤口与妥善处理[6]

护士每次维护时应充分评估患者港体周围皮肤情况,严密观察植入部位有无肿胀、压痛、渗血、渗液、感染等症状,有无化脓、皮肤破溃等;如有破溃,要关注大小、深度,有无窦道形成;有渗液时应关注其颜色、量、气味、性质等,告知医生查找原因,动态评估伤口,加强换药,科学选择伤口敷料,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合理封闭伤口。而暴露程度严重者予以拔除输液港。

3.4保护切口,减轻皮肤张力

输液港置入术后采用组织胶体黏合切口皮肤,形成薄膜,保护创面,防止细菌入侵引起伤口感染。乳腺癌术后切口未愈合时不穿内衣,给予绷带加压包扎减少健侧乳房自身重力,减轻局部皮肤张力。切口愈合者可选用单肩带压力性运动文胸。外穿宽松柔软棉质衣服,避免港体高出皮肤与衣物直接摩擦。指导患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3.5个性化健康教育7】

加强出院指导,提高患者治疗间隙期输液港的自我管理能力。指导患者应选择宽松款式的棉质衣服;洗澡时不可用力擦洗囊袋周围的皮肤;指导患者合理的功能锻炼。为患者提供多样的健康教育平台,包括维护手册、PPT、微信平台等。教会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征象,如有异常及时和医务人员联系。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认知力。

4、小结:

 输液港港体外露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是一旦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还增加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甚至可能导致医疗纠纷。所以重在预防。在输液港的植入和维护中,医护人员应加强合作,充分评估,严格遵守输液港维护的操作规程,注意提高操作技术,认真观察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做好环节监控。对患者和家属系统规范的健康指导,提高自护能力,保证输液港安全使用,最大限度地保证输液港的使用期限,使肿瘤患者更好地完成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Singh KR, Agarwal G, Nanda G, et al, Morbidity of chemotherapy administration and satisfaction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ia comparative study of 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device(TTVAD)versus peripheral venous access usage[J].World J Surg,2014,38(5);1084-1092

【2】孙玉巧,周涛,李云涛,王建新,焦俊琴,王昊绮,耿翠芝.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2014,52(8):608-611

【3】乙苏北,常程,林林,等.乳腺癌患者植入式输液港局部排异反应的原因分析[J].军事医学,2016,40(10):823

【4】陈锦,陈秀敏.植入式输液港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福建医药杂志,2016,38(2):153-155

【5】徐海萍,周琴,韩伟,等.手臂输液港与胸壁输液港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8,053(3):352-354

【6】吴友凤,罗鑫荣,张玲.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注射座外露的临床处理方法探讨[J],z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9,13(2):127-128

【7】张圆圆.5例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港港体外露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电子杂志,2018,3(25):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