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6
/ 2

钢铁冶金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刘国强

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品牌营销部 陕西 韩城 715405

摘要:钢铁冶金设备的管理与维护,需要企业制定完善制度,对设备管理维护行为进行规范与纠正,并实现零部件的回收再利用,能够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创建多元化的管理体系,保证在企业发展中提高设备的应用质量与经济效益。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钢铁冶金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关键词:钢铁冶金设备;管理;维护

1 引言
钢铁企业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而在近年来,其整体行业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情况。其具体体现在:第一,环保要求提升。近年来,我国社会整体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在新环保法实施的情况下,对于钢铁企业在排放标准以及生产模式方面都具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对新要求进行满足,企业即需要进行巨额的环保投资,并因此为企业带来较大的成本负担;第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我国要建设资源环保型社会,将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要逐步理顺石油、电力等能源产品定价机制,提高对煤炭、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成本性支出。这些都将进一步提高或推动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从而推动钢铁生产成本上升。目前,国家在狠抓淘汰落后和节能减排工作,也需要企业增加投入,以采用新技术、改进设备来节能降耗,减少废气排放肯定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和费用,成本和费用的不断上升,必将影响企业效益的提高,可以说,这部分情况的存在,都将对钢铁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即需要能够在生产中做好设备管理,通过成本的降低在市场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2 钢铁冶金设备管理与维护的现状分析
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对于安全生产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往往会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会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2.1设备维护管理制度不完善
        针对企业的设备管理与维护通常会有专门的制度保障,这样才能够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但是在许多的钢铁企业中,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制度往往不够完善,因此在进行设备的管理过程中,企业所做的相关工作往往没有规律性,但是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和规范的,必须按照设备的老化规律进行设备的安全检测,按照相关的操作程序进行合理的维护,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这些流程都是打乱的,对于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2.2机械设备运行超量问题
        在钢铁冶金行业工作中,生产管理工作只重视产量,但是忽视机械设备的承受力,不能更好的针对钢铁机械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与协调,严重影响各方面工作效果。且在利益驱使的情况下,钢铁冶金企业过于重视生产产量与质量,在机械设备超负荷状态之下,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不能更好的实施管理工作,在机械设备高负荷运行期间,影响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且在机械设备超负荷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机械设备的故障问题,导致设备维护的费用有所增加,且生产成本提升,导致在长期发展中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
        2.3工作人员操作规范性不够严谨
        如果设备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生产,还会严重影响设备的熔化。因此,对于设备的维护和搬运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的维护过程中经常存在很多问题,维护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就是其中之一。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合理地进行设备的维护和处理。如果发生非法操作,它们可能会有设备操作的隐患。因此,必须在维护过程中消除不正确的操作。

3 钢铁冶金设备的管理维护措施
         3.1制定完善的制度
         在完善机器设备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对特定的生产环节和内容进行严格的控制,明确机器设备的运行条件和特点,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完善管理制度,以确保机器设备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系统科学地运行在特殊重要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中,有必要制定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计划,明确定期维护和处理特殊重要设备的要求,提高机械操作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
         3.2钢铁企业机电设备检修的过程控制
         钢铁企业机电设备检修的过程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检修过程中,要以标准化作业为准绳,以自主管理为基础,以“计划值”为目标。其中标准化作业主要包括“四大标准”即维修作业标准、维修技术标淮、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三化”即管理程序化、作业标准化、监督规范化;过程控制以控制安全、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为重点。通过编制检修组织管理手册,进一步规范设备检修管理,编制层级管理计划及检修计划,确定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检修过程具体要求等,做到检修前未雨绸缪,准备充分。绘制针对各类型检修(大修、中修、定修、日修)的流程图,并严格按着流程图执行。
         3.3提升设备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机械设备的操作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缺乏科学合理的操作导致设备故障的概率较高。目前,机械设备专业操作人员的数量较少,远低于冶金业对人员的需求量,导致部分冶金企业安排的操作人员水平低下,素质和能力的缺乏使得不合理操作设备的状况较为普遍。因此,冶金企业应重视设备操作的专业性,着力引进和培养专业人员,一方面通过对操作者进行集中的专业化培训,提升其操作水平,强化对设备的维护意识,从而提高冶金机械设备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培训专业维护人员,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对设备的磨损组件进行及时更换,同时合理存放保证设备的非正常损耗,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3.4信息化管理
         在钢铁冶金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有必要通过提高设备管理和维护水平,提高管理工作各个方面的效率,来做好信息管理,以促进钢铁企业对机械设备的良好利用。首先,在信息管理过程中,有必要弄清钢铁和冶金设备的范围和实际使用,并建立专门的信息系统,以自动评估设备运行风险,避免设备运行风险。在此期间,可以创建特殊的检查系统以阐明设备的处理和维护要求;其次,公司必须制定长期的管理机制,明确设备管理过程中成本控制的要求,并建立一个基于信息的控制和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总结在实际开发和改善设备控制质量方面的丰富经验。
         3.5建立机械设备检查与评比机制
         为了加强企业基层管理部门对管理工作的认识,提升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确保相关机械设备的得到适当的维护与管理,还应建立相应的设备检查与评比机制,并定期开展机械设备的常规检查,以及不定期的机械设备抽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两种方式进行设备的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加强相关人员对设备的维护意识,制约相关人员的管理行为。测评的最终结果应形成报告,上报给企业,并将结果的好坏与实际的工作奖罚制度相结合,将能提升设备生产效率而未造成设备损坏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奖励,而对恶意损坏设备导致企业成本不利支出的责任人进行惩罚。

4 结束语
在钢铁冶金设备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应做好管理与维护工作,制定完善的管控方案,全面提升钢铁冶金设备的管理水平,保证在管理维护期间,全面提升钢铁冶金设备的应用水平,为生产工作提供良好依据。

参考文献
[1]黄成永,仇龙,张建平.钢铁冶金设备的防腐与维护问题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7(12):27+26.

  [2]霍景荣.简议钢铁冶金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中国科技纵横,2018,(20):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