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诺肝素对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5
/ 2

依诺肝素对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治疗

李莹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150010



【摘 要】目的:研究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治疗措施,分析了依诺肝素在该类病症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了某医院40例符合WH0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试验,分析了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中依诺肝素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其发作时间、分布次数和规律。结果:依诺肝素在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中的疗效较好、稳定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依诺肝素;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心绞痛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当前冠心病临床中常见的问题,也是冠心病恶性事件的主要发生因素,在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这种病症逐渐被业界重视,尤其是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更是需要重视。依诺肝素是母代肝素通过β苯甲酯消除化学键裂解制成低分子肝素的药物,其活性作用位点独特,在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治疗中效果良好,下面我们结合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了某医院40例符合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78岁,最小的60岁,平均年龄67.8±4.6岁,合并高血压患者I期、II期患者7例,糖尿病患者9例,脑梗死患者2例,其他患者均为引起无症状心肌缺血以及其他因素的患者。

1.2、方法

无症状心肌缺血主要指的是有心肌缺血客观证据,但缺乏胸痛、心肌缺血等主管症状的患者,此类患者经过冠脉造影或者死亡尸检之后,发现存在冠状动脉主分支有明显狭窄的病变现象。为了更好的重视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治疗,改善患者预后以及恢复,本次试验中对40例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详细记录了患者心电图检测时间段内的活动情况和生活状况。心肌缺血采用了国际通用标准:首先,ST阶段呈现出水平或者下斜现象,J点后持续80ms,ST呈下降状态;其次ST连续1分钟发生变动;最后:患者下次发病的时候ST呈现出下段恢复至基线且时间超过1分钟。

1.3、用药情况

本试验患者检测出32例患者有无症状心肌缺血现象,按照冠心病治疗方案对其中22例患者进行了用药,未经系统治疗的患者10开,其中多为单纯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

1.4、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情况

在本次实验的40例患者中,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32例(80%),其中心肌缺血完全无症状9例(28%),心绞痛伴无症状心肌缺血2]例(65.6%),心肌梗死后伴无症状心肌缺血2例(6%)。

15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时间与次数分布规律

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ST段下移最长时间均以6:0一12:0为多,约占24小时发作次数的41.2%,而0:0一6:0时发作频率最低,占24小时缺血发作次数的6.7%。1.6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时ST段下移情况与日常活动的关系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时ST段下移幅度>2.5mm,约占467%,且ST段下移越严重,持续时间越长。其中有19例(59%)发生于休息及日常轻度活动时,13例(40.6%)发生于较剧烈活动时。

2结果

关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机理有不同学说,多数学者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心肌缺血程度轻和持续时间短;②心绞痛警报系统缺陷;③痛觉感受系统异常。也有人提出缺血心肌代偿调节作用的“心肌顿抑”和“冬眠心肌”概念。有资料显示,大多数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可同时伴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约占缺血发作的70%一80%,本组结果与之相近:’.2:本资料在检出有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中,约31%未系统用药物治疗,且多为单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多与患者无心绞痛等主观症状有关。而对无症状心肌缺血预后,目前认为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同样存在严重程度的冠脉病变,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有同等重要的预后意义,甚至更为不良,可以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碎死。因患者无心绞痛发作,主观重视程度不够,容易造成漏诊和延误治疗。有学者指出,无症状心肌缺血呈预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死率的一个独立预报因子。

因此,患者一旦被确诊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时,就应当积极予以治疗,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3、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多出现于6:0一12:0点时,占24小时内的41.2%,符合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明显的生理节奏性。这可能与该时间段血中皮质醇、儿茶酚胺水平升高,血小板聚集能力强,纤溶系统活性较低,冠脉张力较高有关’。因此,临床应强调用药时间,给患者以相应的健康指导,并加强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监测及治疗,同时为预防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对冠心病危险因素必须进行积极防治。

4、结论

依诺肝素是母代肝素通过苯甲酯B消除化学键裂解制成的低分子肝素,其活性作用位点为独特的1,6-脱水环状(二环)结构,使其具有区别于其他低分子肝素的药理学特性,故此半衰期比其他低分子肝素长,为275min,生物利用度比其他低分子肝素高,约为100%,分子量为3.8~5.5KD,达峰时间为2.35h,抗Xa/抗IIa比为3:1~4:1,高于其他低分子肝素,因此依诺肝素具有优于UFH的药效学特性:①抗凝作用稳定,抗凝效果呈明显的剂效关系,不需要定期监测抗凝强度;②抗凝作用具有可预测性;③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低;④对血小板激活为主形成的血栓抗凝作用优于HFH。就其在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临床中的应用而言,主要有以下优势。

首先,选用依诺肝素,Q12h腹部皮下注射剂量为1mg,疗程7d,治疗后结果显示: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发作间隔时间延长,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也明显改善。依诺肝素能够显著改善UAP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其次,近年来,依诺肝素应用于PIC治疗,依诺肝素在PCI治疗中,较普通肝素显著降低死亡和心梗再发生的风险达23%,术中可显著降低出血风险,连续治疗可显著降低30d死亡和心梗风险达17.9%。

再次,由于进展性脑梗死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不但增加了患者和社会的医疗负担,由此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居高不下,怎样寻找一条阻断进展性脑梗死继续进展的有效途径成为较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依诺肝素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脑梗死病灶的进展程度明显低于常规治疗方法,其依诺肝素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纤溶酶原活性和凝血因子X活性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由此可知,依诺肝素治疗能降低进展性脑梗死发病率,有利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李效丽,李效娟,林杰.磺达肝癸钠延长期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1):7-10.

[2]常学伟,魏经汉,张菲斐.依诺肝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高敏C反应蛋白、可溶性Fas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影响[C]//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2009.

[3]ElliottM.Antan,MDMarc,Cohen,MD.评价依诺肝素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TIMI-11B和ESSENCE临床试验结果荟萃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01,3(5):355-360.

[4]纪磊,贡郡利,宋刚,等.利伐沙班治疗高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28期):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