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5
/ 2

关于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

程江 张之燕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850000

拉萨市尼木县帕古乡完全小学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851300

摘要:电力通信系统是电网控制的核心部分,因此其可靠性非常的重要。我们在研究电力系统的时候,应该着重的研究电力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生产系统和运输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营质量。电力通信系统主要的任务是完成电力的销售和运营,因此保证其可靠性才能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对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一些有效参考。
关键词: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

1、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定义
  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指的是依照现今数据与质量标准有效适应客户电量,电力量度。因此,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测度要注重两个具体特征:充分性以及安全性。详细内容包含发电系统、供电系统以及输电系统可靠性。这种系统可以有效满足电力的运行与生产要求,同时具备通信系统与电力系统的双重特征。我们能够说这是在电力环境之中塑造的一种通信网络。从电力系统的角度考虑可靠性,了解到通信系統实际是电力系统的构成,其概念是电力的通信系统依照实际需求以及通信服务质量要求相电力系统供应持续服务量度。针对通信系统而言,其概念是在不间断运行过程之中,确保电力系统可以正常通信的一种能力。无论是从电力系统可靠性或者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结果是相统一的,因此,必须与电力系统的通信需求结合对系统可靠性作出研究分析。
2、影响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的因素
  (1)通信装置控制电路与主要构建全都是电子电路构成。电子电路自身在环境温度与卫生方面都有较高标准,若是现场环境要求没有过关,就会使电力通信系统可靠安全性受到很大影响。(2)在高频保护工作与电力产品生产之中引进的通信装置,从开始投入使用,便必须持续维持此运行状态,非计划性检修工作必须加强控制。检修维护与统调工作都必须尽可能安排到计划期限之内。由于人力资源、仪表设备以及检修期限的制约,所以结果会受到一定影响。在严重情况下还会有埋下故障隐患,装置还甚至会被破坏,这样可靠性与安全性就会降低。(3)高度集成化与集成技术广泛推广,让制造业普遍采取了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单片集成化电路,最终产品具有产品构件以及功能模块化的特征。微处理器中引入通信装置且采取数字化控制手段,电路复杂性就会大大提升。人们对于电路原理没有一个全方位认知,内部资料也不是非常了解,对于内部电路的构造以及特性就很难掌握,因此,若是通信装置出现故障问题,只能简单进行故障判断,不能做到深入性检修,必须通过厂商进行修理,这样通信系统安全水平以及运行效率就会降低非常多。

3、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
  3.1 控制技术
  通常,电力系统控制方式能够被划分成为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集中控制指的是对负荷与系统频率实施控制,不对邻区进行影响的基础上,保障控制区域的顺畅运转。分散控制指的是对发电机组进行控制,从而完成对电力系统以及有功功率的控制。自适应控制的主要目的是调整和控制未修改部分和相关参数。当系统改变了主要工作流程时,自动控制系统使用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想出良好的管理措施,并且必须实时控制相关参数来确保系统的正常操作。此外,通过保证正确的操作过程,也可以在系统中添加自适应系统,从而依据实际测算得出的数据容量来满足系统的自动化运行,且系统在自动化运行过程中,还能够自主的对部分故障进行处理和优化。例如,无线通信AGC控制技术的应用。AGC技术选择使用CPS标准来实现对控制目标的考核,这是整个行业的一种趋势。
  3.2 建立统一化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标准化的信息是建设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的基础。在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的作用下,在电力通信网络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整合,形成一个系统性较强的整体。要想使电力通信系统的效率得到保障,就应该建立统一化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在电力通信网络中应用信息技术,应该遵守标准化的制度,提高相关代码的规范性,比如,文件的格式、编码以及数据接口等。另外,应该重视提高信息系统的完善程度,實现在电力企业之间共享电力通信的资源。针对于信息交换接口以及信息管理模块建立健全和实用的标准,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电力企业和用户之间进行相互沟通的便利性。在信息传播渠道较为多元化,信息技术发展是有迅猛的时代背景下,要想使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中的资源得到共享,就应该重视信息网络系统的标准化,使得存在于电力通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在统一的标准下得到联系,使得电力通信的效率得到提高。
  3.3 资源平台建设情况
  综上,本文建设了数据质量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管理平台”),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建设内容:(1)改变原有的数据运维模式,通过对数据质量的在线全方位监测,实现对数据的主动监控、问题实时定位等。(2)建立通用问题库、典型经验库等各类规则库,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智能化运维及数据实时保鲜,全面提升通信数据整体质量,提升TMS功能的实用化水平。(3)通过监控平台实现通信方式的自动规划及智能化辅助分析决策,提升通信方式运维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通信方式的智能化管理。其中,数据质量监控台主要实现对数据质量的诊断,诊断程序进行周期性扫描,将扫描结果以指变化后应集中列出此类数据,呈现出ERP的资产编号等信息,以便在ERP中核对。(4)对于系统资源数据属性的大量修改变更,可利用批量导入导出工具进行批量导出导入并进行修改。(5)垃圾数据进行删除后应放置在回收站内,当用户发现该数据为有用数据后,可对该数据进行追回。


  3.4 提高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管理力度
  在电力通信行业中,电力通信网络发展和电力企业管理工作开展效果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保证电力通信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得到运行,电力企业就应该高度重视电力通信系统网络管理工作。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度作为这项工作的着手点,强化制度的约束和保障作用。在推动电力通信网络发展和进步的目标引导下,应该从优化电力企业内控管理开始相关工作,这是前提。首先,提高管理体制的完善程度。将责任体制作为基础,使每一项工作责任都能得到落实。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工作人员的行为形成约束作用,为电力通信网络运行夯实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其次,合理制定管理标准。这就要求从事电力通信工作的人员应该善于总结在工作中得到的经验,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能掌握更加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并将其作为一项工具,实际应用于提高通信管理质量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为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方面的推动力。
  3.5 在输电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通信技术有利于数据的实时传输,使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和氛围,防止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或者延迟现象,确保在对输电线路进行可视化巡检过程中能够对存在的隐患做出提前预警。特高压骨干网架的建设,需要结合最先进的电力通信技术来实现电力的远距离、大容量输送,并在传输过程中有效降低损耗。
结语:现代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通信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拥有了高水平的通信系统,才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才能够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电能。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对于通信体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电力通信系统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提升系统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同时,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要对各种影响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制定出合适的应对预案,以便在问题发生后能够快速进行解决,提升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丽萍,徐畅,孙露露.电力通信系统可靠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8(10):197-198.
  [2]邓建华.CPPS架构下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建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8.
  [3]李晓静.网络攻击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及后果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18.

[4]王浩,李疆生,金广祥,等.电力系统通信网可靠性管理体系的建立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0(1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