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在特种设备检验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2


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在特种设备检验中的应用

徐全 杜明俊

遂宁市检验检测有限公司四川省 629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压力容器的数量逐年递增。压力容器顾名思义是能够承受一定压力的一种密闭容器,它的用途比较广泛是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压力容器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在对经济发展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民生安全,压力容器的运行环境都是出于各种复杂的运行环境,经常与其他设备连接配合使用,压力容器在制造、安装、运行中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容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各种缺陷,这些缺陷在压力等操作因素反复变化下使得压力容器达到使用极限最终引起压力容器产生韧性破裂、疲劳、腐蚀、蠕变等破坏,这些缺陷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威胁着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必须防止压力容器产生缺陷。另外,压力容器在制造过程中,会涉及焊接问题,一旦压力容器焊接工艺、焊接人员操作出现问题,都会产生缺陷影响压力容器的使用,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针对上述压力容器缺陷情况,必须熟悉压力容器各个部位的运行情况,及时检查压力容器本体质量,还需要对压力容器常见的焊接缺陷进行识别,并且了解缺陷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预防和控制缺陷,降低压力容器使用的安全事故,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风险检验技术;压力容器;检验应用

引言

压力容器检验业务信息化管理是对检验业务传统管理模式升级革新的重要手段。信息化管理是特检技术机构发展的必要支撑。信息化技术在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保障检验质量的同时,大大提升了机构业务处理能力和服务效率,是技术机构应对事业单位改革、提升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1管理现状

压力容器从出厂到投入使用会经过设计、制造、运输、安装等多环节的把控,但是压力容器的缺陷是很难避免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对容器造成损伤。例如,压力容器主要采用焊接的形式进行制造,不同的焊接环境会影响到容器的最终评级;按照规范进行容器监督检验后可能存在遗留问题;受到环境限制出现的压力容器故障等。在压力容器的使用过程中,通常采取全覆盖的定期检验方式对容器进行评估。根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定期检验的方法包括宏观检验、表面缺陷检验、埋藏缺陷检验、泄露检验等。对于正常使用的压力容器,上述检验方法一般可以满足评价要求,可以确定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和检验周期,但这种常规的检验方式不具备针对性,管理过程中也会出现容器无法停机进行检验、其他因素造成的“检验不足”或“检验过度”情况。

2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应用

2.1压力容器检测现场的安全管理

(1)对检测人员的安全管理。在开展压力容器检测检验工作之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压力容器检验方案,并组织和压力容器检测检验相关的人员开展工作前期培训,通过培训全面地了解和熟悉压力容器的检验流程,为优化压力容器运行检验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在进行压力容器检测检验操作的时候还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压力容器运行实际情况和检验设施设备的拥有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检验方式。在压力容器检测检验过程中如果发现了危害检测人员的检测现象,需要及时停止手头的压力容器检测检验工作,避免压力容器检测检验工作对压力容器检测人员生命安全的威胁。(2)对压力容器企业的安全管理。企业在压力容器检测检验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整个压力容器运行检测检验的桥梁力量。为了能够确保压力容器检测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装配企业在开展检测工作的时候需要充分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秉承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开展压力容器检测检验工作。

2.2安全标志的材质与现场环境

安全标志的材质可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综合考虑其耐久性和安全性。根据不同使用环境考虑其耐腐蚀、耐光、耐磨、耐水、耐燃烧。安全标志在所设置的环境内要足够醒目、易于发现。安全标志的设置顺序尽量按照先左后右、由上而下顺序附着禁止标志、警告(示)标志、指令标志、提(指)示标志(安全状况标志)等。要对标志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褪色、破损、变形、缺失、模糊不清、障碍物遮挡等情况时,要及时更换、设置正确规范的安全标志。保证压力容器的整个寿命期内安全标志图形内容和文字要清晰可见、色彩久不褪色、预期环境内永久存在、耐受磨损、尺寸不变等。建议将乘用安全标志视同压力容器的安全部件,并纳入压力容器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范内,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场合使用压力容器的必要设置内容、图形标志样式、规格、设置位置、材质等进行统一规范。

2.3做好实施前培训与宣传

依托压力容器检验信息平台推进传统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需要提前做好相关业务的培训及宣传工作。一是对检验人员的培训。着重对维护、报告录入审核等操作环节的培训,减少因操作不熟练导致的错误。二是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在熟练掌握平台功能使用基础上,加强业务审核环节的培训。重新梳理办理流程、核审重点、核审依据等,形成文字材料以供窗口人员随时掌握操作。定期召开窗口业务工作交流会议,解决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精简办事材料、提升审核效率,推动窗口服务模式的顺利过渡。三是在对外宣传上下功夫。通过制作平面设计、宣传彩页、小视频等宣传方式,利用单位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办事大厅等进行宣传,让客户及时掌握信息服务平台的使用方法。开通技术服务专线,随时为客户解决各类信息化技术问题。

2.4明确质量检验程序,严抓原材料和各零件检验环节

原材料检验环节非常重要,直接制约着锅炉压力容器的生产质量,有助于从源头上有效防止裂缝问题的出现。对原材料选择、运输、存储以及加工等环节进行严格检验,在确保原材料达到应用标准的基础上做好各零件检验工作,每个零件都需要严格的检验,因为某个小零件存在的问题往往会严重破坏了整体功能。因此,就零件生产和加工环节而言,既要明确质量检验程序,以生产标准为基本依据,也要规范操作程序,避免操作问题影响锅炉质量。除此之外,为了确保检验质量,可以申请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再次检验,以防出现检验漏洞,多重检验更能够排除存在的隐患。

2.5形成规范的质量检验及维护体系,加强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是确保锅炉压力容器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形成规范的检验及维护体系至关重要:(1)规范生产环节质量检验,构建具有指导和约束效力的管理体系,不断优化锅炉制作流程,尤其是增强对压力管道裂缝问题的预防意识。(2)压力管道在处于工作状态时,难免会出现裂缝问题,应从每次出现的裂缝问题中吸取经验,锻炼对应急情况的处理能力。当锅炉处于停炉状态时,可以适当释放应力,并做好维修检查。(3)在日常维护中,应制定定期检查计划,定期更换各零件,检查过程应严格、仔细,关注到每个小零件;(4)在锅炉长时间运转的过程中,内壁容易积累残渣,残渣遗留会导致锅炉整体出现受热不均情况,应定期做好相关清理工作。同时,压力管道存在老化现象,耐用性会不断降低,在检验过程中应尤为关注其力学性能以及冲击韧性。

结语

综上所述,压力容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压力容器风险管控工作尤为重要,基于风险的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突出,可以提升设备风险评估水平,利于设备运行风险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庞鑫.海上压力容器基于风险的检验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6.

[2]郭方文,杨海堂.压力容器检验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14(2):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