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就业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新疆农业就业情况分析

何杉 周思君 侯凯莉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省唐山市 063210)

摘要:近期的“新疆棉”事件让大家关注到了新疆的农业发展情况,新疆棉花是当今世界最好的棉花,作为农产品既不是其质量出了问题,也不是其生产技术有问题,而是外国所谓的“强迫劳动”问题。就此事件,本文浅析新疆农业就业情况。

关键词:新疆农业;农村就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当中最根本的物质生产部门,例如新疆棉花,目前全球有20%至30%的原棉都来自中国,中国80%的原棉都来自新疆。我国致力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把促进农民就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保证农业产出的有效供给当作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

  1. 新疆农业促进当地人民就业现状

由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当地有关部门的认真落实,新疆农业的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产出更多数量的农产品外,新疆地区的农业生产率也大幅提高,农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根据有关资料,新疆地区的产业产值分析中,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但是第一产业的涉及人口的绝对量是最大的。

随着新疆地区农业生产率的大幅提高,新疆人民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的选择。即农民采用新的生产耕作技术,更多的土地被开发和有效利用,生产力的稳步提升导致农民的福利不断增加,而其他不适合或不善于经营农业方面工作的农民则会退出农业市场,在其他的地方寻找新的求职机会。

二、新疆农业隐形失业问题分析

新疆农业中的隐形失业可以理解为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民但因某些原因导致工作量不足,虽有从事农业工作的机会但不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能力。隐形失业人口的增加,会导致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幅度减缓,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新疆,特别是人多地少的南疆三地州,农业的隐形失业问题应得到应有的关注。

新疆地区的特点是: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俗喻“三山夹两盆”。介于之前人们对土地资源不够重视,乱砍乱伐,过量使用农药等行为导致土地等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明显的缩减,加上先天的地理条件问题——土地沙漠化,导致农业用地面积减少,再加上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农村有大量农民处于无业状态,导致产生了大量的农业隐性失业人口。

同时,随着科技化农业工具的发明和逐步的投入使用,农业工作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新疆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导致一些年龄偏大,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差的老农民无法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被迫退出了种植,采摘,加工等一系列的工作,只能做一些十分基础的工作,很难创造更高的价值。

另外,相关部门对农业的开发程度不够,没有创造充分的途径,如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等产业链的建造,这一方面导致了农民的收入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没能继续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没能有效的缓解农民的就业困难与压力。

三、新疆农业隐形失业问题对策研究

新疆农业的发展和农耕机器的不断更新换代,更离不开辛勤劳作的农业人员,在推动农业发展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减轻农民劳动量的同时,要做到根据农业具体项目的实际人员需要去及时的调整从业人员,要做到在保证农业活动稳定进行的前提下,不浪费人力资源。以加快农业事业发展、保障农作物为目标,多方面的持续改进。

首先明确科技能减少的劳动量和提升的农作物产量,不断完善各种耕作设施,保证农业活动稳定、高效的进行,研发改良新品种,促进农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吸纳就业。 大力深度开发农业,农业隐形失业的问题在第一产业内部得到有效缓解,充分利用新疆地区待开发的农业资源,多方位的探索新的农业项目。

在保证农业生产之后,采取多种方式分配农业生产中富裕出的劳动力。根据新疆各地区的具体发展情况,通过政府的干预与帮助和各基层组织的规划宣传,将劳动力合理的安排到新的岗位。定期对安排到新岗位的劳动力进行访谈考察,了解他们的适应程度,尽可能促使他们最大化的创造价值。

鼓励各方面的人才支援新疆的建设工作,从多方面支援新疆的基础和发展性的建设,以农业为基础,从多种行业共同入手,加快新疆整体经济的发展进程,同时鼓励人才进行农业研究,深入到农村当中,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新疆的农业发展之路。

最后,要建立健全农业工作者的档案统计机制,定期进行失业情况的统计,明确失业的程度,现在的失业统计内容一般只是简单的失业的人数和失业比率这中没有实际帮助意义,主要适合理论研究的统计数据,应在在不同的农业类型、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学历中等不同人群中进行失业统计,确定失业的类型、分析失业的原因,及时的对失业人员进行新的安排和管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失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帮助其找到新的工作岗位。

四、总结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事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农业隐性失业是一项周期长,任务重但又十分必要的工作,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因地制宜,进一步提高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萌.新时期改进我国农业隐性失业统计的思路[J].统计与管理,2012(03):86-87.

[2]王晨. 陕北黄土高原农户生计恢复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9.

[3]王健. 我国农业隐性失业的统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6.

[4]孙仁杰. 工业反哺农业对环境、失业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