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实训教学研究及教学评价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机械加工实训教学研究及教学评价的探索

覃宁

广西第一工业学校 南宁市 530012

摘要:中职机械专业本身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体系,其教学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应用型、技能型和实践型的机械领域人才,这就需要中职院校在开展机械加工实训教学中,强化实训教学研究,并对实训教学评价方式予以完善。对此,文章从多个视角出发,对基于机械加工实训教学研究及教学评价进行系统性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加工;实训教学;教学研究;教学评价

前言

针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实训教学是其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深化中职办学宗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为了推进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训环节占据重要比例。高质量的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对实践内容的理解,还能够推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提升。

1机械加工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机械加工制造实训课程在职业院校中占据重要位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因为这门学科涉及到较多实践环节,这也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此外,针对于机械加工而言,这门学科也涉及到较多的理论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师生都提出了较为严苛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师生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深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机制,意在推进学生理论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目前来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机械加工实训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

1.1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还不够完善

为了推进机械加工实训教学高质量实施和开展,就需要制定一套具有较强针对性、完善性和可靠性的实训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在此过程中,通过将质量监控有效地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来对实训教学予以及时、客观地评价,以此来推进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这就要求机械加工教学部门能够有效地监督各个教学部门的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实训制度予以完善,切实地落实质量监督控制体系。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依然呈现出极大的不完善性,不仅体现在实训制度的不健全,还表现教师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滞后性和局限性,这也极大程度上遏制了机械加工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

1.2与企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还需加强在实际生产中组织实训教学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实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更好地完成生产工作,实训教学的目的也是为后续生产环节提供服务的。所以,学校需要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可以让企业专家参与到机械加工教学大纲制定中,结合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来科学地优化实训教学课程设计,让专业教师深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来,让机械加工专业教师能够实现对企业新工艺和企业需求的有效跟踪和了解,意在推进实训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于社会,为企业提供服务。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还需要注重完善企业车间配置,让企业技师参与到学生实践技能培训中,为学生机械加工实训学习提供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指导建议,以此来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对学校实训教学设备设施予以进一步完善,也能够推进学生实训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这也为企业后续人才的培养和跟进提供完善的教学基础。

2机械加工实训教学的完善对策

2.1完善实训教学内容

为了推进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实训教学的完善,中职院校需要加快院校机械设备的更新力度,可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强化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来推进仿真实训室进一步完善,以此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开展实训教学内容过程中,可以将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等方式融入于教学中,制定出一套切合中职办学宗旨、动态化的实训项目教学体系,同时通过对阶段性的项目予以完善,来引导学生自主研发和设计毕业作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高效地融入于学习过程中,以此来推进实训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2.2建立校外车间教室

在机械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中,车间教室是最为重要的组成内容,同时也是机械企业真实场景的有效反馈。此种模式主要是以真实生产环境为主,学生的实际学习内容脱离了课本,更多是以工程过程为导向,着重于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的训练,从而推进学生岗位职业素养的进一步完善和形成。

3完善机械加工实训教学评价的相关举措

3.1让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到实训评价中

机械加工制造工作是一项具有较强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体系,为了统筹推进机械加工制造工作的实施和落实,需要中职院校对教学评价工作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来优化制定实训教学评价机制。具体言之,中职院校可以深化校企合作的落实,引入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参与到学生实训教学评价中,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建议。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了解机械加工的积极意义,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使得学生能够接受和学习机械加工行业前沿动态,同时也帮助企业考察种职机械加工实训教学的具体情况,有助于推进后续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

3.2构建集教师评价、生生互评的评价机制

以往中职机械加工实训教学评价机制多是呈现单一化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学生难以切实地掌握机械操作流程,同时也不利于教师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和提升。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制定出一套集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相统筹的教学机制。具体言之,在开展机械加工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科学地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各个小组学生去参与评价其他小组的实训学习内容,同时也让各个小组之间展开自评,最后由教师结合各个小组实训作业完成情况、实训表现情况以及实训课堂态度等等综合因素来加以综合点评。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各个小组学生都能够高效、积极地参与到实训学习过程中来,同时也使得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科学地调整和改进,从而为推进后续机械实训加工教学高质量实施和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机械加工实训教学问题展开研究时,需要学校始终围绕着改良和优化实训教学模式来加以分析和实施,在此过程中,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来探究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的实训教学模式,深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统筹融合的教学机制,意在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进程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孙大康.浅析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20(08):91.

[2]马婷.浅谈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实训教学中的现状和对策[J].科技风,2019(28):42.

[3]李新鑫.浅析机械加工教学实训改革探讨[J].高考,2019(33):188.

[4]王启颜.全面加强机械加工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5):155-156.